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3-2与尹师鲁第一书(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484661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3-2与尹师鲁第一书(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3-2与尹师鲁第一书(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3-2与尹师鲁第一书(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3-2与尹师鲁第一书(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3-2与尹师鲁第一书(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3-2与尹师鲁第一书(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3-2与尹师鲁第一书(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思短章 步步莲花 在我的心目中,莲花更像是一扇窗口,这扇窗口,让我们的灵魂通向物质世界,也让物质世界通向我们。 人何以爱莲?佛何以爱莲?我想这都与莲花所昭示的意义有关。莲花就是莲花,她是灵性的。而莲子的苦涩,也似乎为这份灵性增加了一道诠释。在所有美好的事物背后,都有一颗苦涩的心在默默地期待着,盼望着。正因为这苦涩,甜蜜才有了可以着落的港湾,梦想才得以启航。,“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看新荷,泛水学人愁,心常卷”。莲与人是多么的相通呀? 莲是一座桥,通向人,通向物,通向佛。对我们来说,莲可以意味着爱人,意味着美好。但是,当我们放眼更加辽阔的宇宙天地,你就会发觉,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

2、,哪一样又不是莲花? 在我的眼睛里,太阳是一朵莲花,月亮是一朵莲花,每颗星星,每盏明灯,每双眼睛,每个一闪而过的善意的念头,每句温暖的问候,每一丝些微的关怀都是一朵清新的、温馨的莲花。 纵使世界上所有的花朵都已经消逝,莲花不会。因为,莲花的根在我们的血液深处。,修身名句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赏读: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赏读: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 赏读: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

3、纵,纵欲成灾。 贞观政要 赏读:快乐不能到了极点,快乐到了极点就会变成悲哀;对欲望不能放纵,如果放纵欲望就会酿成灾难。,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书信。写于宋仁宗景禧三年(1036)秋。这一年因上书论救革新派人士范仲淹,先被贬至郢州。其后欧阳修因与高司谏书获罪,被贬夷陵县。这封信是到夷陵县后写的。尹师鲁,就是尹洙(10011047),宋代散文家,字师鲁,洛阳人,一生怀才不遇,郁郁以终。传说欧阳修学习古文,曾受尹师鲁的影响,他也是欧阳修在政治上、文学上的挚友。,一代宗师欧阳修 北宋诗文革新,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欧阳修就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他主张文章要

4、切合实用,反对空谈猎奇;文章应当反映现实生活,为政治服务。如醉翁亭记。他的诗也开创了北宋的诗风,特点是“以文为诗”,诗中抒发议论,很多诗反映了人民的痛苦,有现实意义,词风也清新。,2审美视窗,预习作业,办理文书及缮写工作的人员;,党、团等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书信;,书籍。,古人认为,子女犯罪,令父母蒙羞,是对 不起父母养育之恩,是不孝;,忘记亲人。,感动发愤;,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表转折,表顺承,表因果,表修饰,是这样(对),顺接,连词,可以,把,介词,然而,不过,名词作动词,写、记载。,名词作状语,从陆路。,使动用法,使诧异。,(1)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_ (2)然师鲁

5、又云暗于朋友:_ (3)其心欢戚无异庸人:_ (4)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_,4文言句式,被动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5文白对照,结构图示,主旨归纳 欧阳修的这封信是答复尹洙询问的,把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之情萦怀。在贬所勤官慎职,不作穷愁的文字,更凸现了泰然的心境。全文行文朴实,如同叙家常一般,充满着温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谪的朋友而言,这便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了。,重点突破 整封书信有几答几疑?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提示全信有三答三疑,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三疑欧阳修“非忘亲”“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

6、可尽其说也”。其核心内容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智冷静,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中,作者为什么运用了这么多问句?“渴”字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提示对朋友的关心之情溢于言表。由朋友本人问及家人、孩子,考虑多么周到,用心多么细致。一个“渴”字道出了作者极想知道朋友是否安好的心情。口语化的语言令人感到亲切、温暖。,欧阳修是怎样看待自己被贬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在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作者与尹师鲁之间怎样的感情? 提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欧阳修对待被贬的态度: 认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对史书记载义士事迹的

7、看法,“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虽被贬,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告诫朋友“慎勿作戚戚之文”。“自言益慎职,无饮酒”。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从作者对挚友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之中,不难看出其中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真情。,这是欧阳修被贬到夷陵县之后写给挚友尹师鲁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作者是怎样逐层表露自己心情的? 提示信的开始,写相送失约的原因,写没有见面的遗憾。第二段写没能给友人写信的原因,还有对尹洙及其家人的关切之问。第三段写自己行程平安的愉快心情。第四段主要回答尹师鲁的疑问。以此表明心志。在第五段表明自己既不屑做“戚戚怨嗟”之人,也不愿做“傲逸狂醉”之人

8、。无论是什么内容,作者都从容道来,文字没有一点悲怨之情。对此次被贬,作者没有抱怨,可见他对贬官一事不忧不惧,淡定从容,处之泰然。,文本审美 1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 一是表现为对贬官的态度。作者在信中对尹师鲁袒露了自己对被贬官一事的态度,他认为“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而好友说的“非忘亲”也是不了解他的内心,他的内心是“得罪虽死,不为忘亲”,虽被贬官,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且告诫他的志同道合者不要仿效那些“被贬者”,“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他自己已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不曾饮酒”,抱着既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的态度,不要像“前世有名人”那样,“当论事时,感激

9、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他勉励朋友“慎勿作戚戚之文”,要振作精神,“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文中的这一系列表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概,凝成一股气韵萦绕于字里行间,这正是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所致。,二是表现为对友情的珍重。作者于信的开头几段详尽地叙述了自己关切、思念师鲁的心情,他对未能如约相送而遗憾;行程中没有寄信之处不能与师鲁通信而牵挂;本人到荆南后又急于打听师鲁任所郢州的情况;他迫不及待地要“问候”师鲁,打听对方“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这些看似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却表现了作者对挚友的生活的关怀,

10、反复的慰藉,细腻、亲切,充满了人情味。,2笔调平易自然,亲切委婉。 此文中不见欧阳修一贯的豪壮磅礴的气势,不见了大开大合的曲折,而代之以反复亲切的慰藉、叮咛,细腻入微的表白、鼓励。作者在文中共用了12个“也”字,使行文非常自然、平易,语气格外舒缓从容,拉家常,叙衷肠,直抒胸臆,委婉动听。作者的措辞也非常注意亲切平易,选用了不少日常生活用词,如白头奴、家兄、家人、老母、米、面、鱼、梨、栗、桔柚、大笋、灶间老婢等,这些词语浅白、通俗,可想见作者在写此信时其神态是多么的松弛、自然。另外,作者多用松弛自由的散句,便于明白流畅地表情达意,也增添了行文的平易自然。,写作迁移 【角度】 直抒胸臆 题目:运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写一段对家人或友人的文字,约100字。,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示例】,见Word版活页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