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讲义1-4-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481808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地理讲义1-4-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高考地理讲义1-4-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高考地理讲义1-4-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3高考地理讲义1-4-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3高考地理讲义1-4-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地理讲义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地理讲义1-4-(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例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为R河流域及

2、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思路点拨第(1)题,读图可知,该峡谷是位于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是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

3、风向为西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植物稀少;北壁则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林木苍翠;谷底则由于气流下沉,气候干燥,呈现一派荒漠景观。第(2)题,材料显示,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建了很多水库和引水工程,它们大量拦截了流向河流下游的水,这是造成R河河口出现断流的重要原因。此外,随着美国西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使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增多,也截留了部分流向下游的水,加剧了断流现象。 第(3)题,回答本题时必须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即径流量减少导致下游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加剧,进而造成气候更加干旱,植被更加稀少等,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

4、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3)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1陆地自然带 (1)形成。,(2)分布。,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规律方法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布判断时必须掌

5、握的“三方面” 第一,明确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区别。 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主要比较自然带的类型、分布范围及延伸方向等,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第二,掌握判定地带性规律的方法。 判定地带性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而言,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一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

6、分异。,第三,掌握山地自然带的判断方法。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要结合其主要特点: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是其海拔高度和所处纬度。山体所在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山体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山体所在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另外,影响雪线的因素从本质上讲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还有坡向,阳坡雪线海拔

7、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例2(2012年高考山东卷)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风力 D光照,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组的关键:一是明确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包括水平地域分异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以及垂直地域分异的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原因, 二是读懂图示含义。第(1)题,由E到O的变化中已知的自然带变化是灌丛草甸草原荒漠,且是水平自然带变化,是水热状况变化,特别

8、是水分越来越少的结果;从“温带及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R温带荒漠带”的变化可以看出是水平自然带变化,由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可知,R是温带草原带。第(2)题,OF方向三组自然带体现“高山山地温带(山麓水平自然带)”的变化,是海拔越来越低、热量条件越来越好的结果。 答案(1)B(2)A,【典例】(2012年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思维过程】 【答案】(1)C(2)A,【方法技巧】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上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 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上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 3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