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讲义之十二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481351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69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讲义之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讲义之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讲义之十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讲义之十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讲义之十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讲义之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YKM知识管理安全技术台帐讲义之十二(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化 KM 知识管 理YKM 知识管理安全技 术台帐讲义之十二 管理信息化 KM 知识管 理YKM 知识管理安全技 术台帐讲义之十二 目录目录 一、脚手架一、脚手架 二、基坑支护二、基坑支护 三、模板工程三、模板工程 四、 “三宝” “四口”防护四、 “三宝” “四口”防护 五、施工用电五、施工用电 六、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六、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 七、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七、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 八、塔吊八、塔吊 九、起重吊装九、起重吊装 十、施工机具十、施工机具 说明: 1、 “验收结果”栏内尽量量化。 2、验收专业性较强的分项工程,先验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若

2、无方 案或针对性不强的,不予验收。 附 12-1-1附 12-1-1 脚手架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脚手架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 工程名称: (项目部盖章) 施工单位: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印制 一、脚手架一、脚手架 1、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1、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2、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2、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3、附着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或爬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3、附着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或爬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4、附着升降脚手架提升前检查表4、附着升降脚手架提升前检查表 说明:说明: 1、验收

3、前应验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及有关特殊脚手架的生产、使用证,建 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准用证及操作人员上岗证,负荷要求后再验收。 2、附着升降脚手架每次提升前应进行检查;每次提升后,使用前也应该按 验收表进行检查。 附附 12-1-2 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名称:验收部位: 序 号 验收项目技术要求验收结果 1、 立杆基础 基础平整夯实、硬化,落地杆垂直稳放在砼地坪、 砼预制块、金属底座上,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外 侧设置 2020 厘米的排水沟,并在外侧设 80 厘米 宽以上的混凝土路面。 基础平整夯实, 砼

4、硬化, 落地杆 垂直稳放在砼地坪上, 并设纵横 向扫地杆,外侧有排水沟。 2 加体与建 筑物拉结 脚手架与建筑物采用刚性拉结, 按水平方向不大于 7 米,垂直方向不大于 4 米设一拉结点,转角一米 以内和顶部 80 厘米内加密设置。 采用刚性拉结, 水平方向 4.5 米, 垂直方向层层拉结, 转角 0.9 和 顶部 75 厘米处进行拉结加密。 3 立杆间距 与剪刀撑 脚手架底部(排)高度不大于 2 米,其余不大于 1.8 米,立杆纵距不大于 1.8 米,横距不大于 1.5 米。如搭设高度超过 25 米须采用双立杆或缩小间 距;如超过 50 米应进行专门设计计算。脚手架外 侧从端头开始, 按水平

5、距离不大于 9 米、 角度在 45 60上下左右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延伸到顶部 大横杆以上。 脚手架底排 2 米,其余 1.8 米, 立杆纵距 1.6 米,横距 1.2 米, 脚手架外侧设角度为 60连续 剪刀撑,并延伸到顶部大横杆。 4 脚手板与 防护栏杆 25 米以下脚手架:顶层、底层、操作层及操作层 上下层必须满铺脚手片,中间至少满铺一层;25 米以上脚手架必须层层满铺脚手片 ; 脚手片应横向 铺设,用不细于 18 号铅丝双股并连在 4 点绑扎; 脚手架外侧应用标准密目网全封闭,用不细于 18 号铅丝双股并连绑扎在外立杆内侧。 脚手架从第二 步起须在 1.2 米和 30 厘米高设置同质材料

6、的防护 栏杆和踢脚杆, 脚手架内侧如遇门窗洞也应设防护 栏杆和踢脚杆。 脚手架外立杆高于檐口 11.5 米。 脚手片层层满铺, 脚手片 4 点绑 扎, 脚手架外侧用标准密目式安 全网全封闭,用 18 号铅丝双股 并连绑扎在外立杆内侧, 设 1.2 米和 0.3 米高同质材料的防护 栏杆和踢脚杆。 5杆件搭接 立杆必须采用对接(顶排立杆可以搭接) ,大横杆 可以对接和搭接, 剪刀撑和其他杆件采用搭接, 搭 接长度不小于 100 厘米,并不少于 3 只扣件紧固; 相邻杆件的接头必须错开一个档距, 同一平面上的 接头不得超过总数的 50%,小横杆两端伸出立杆净 长度不小于 10 厘米。 立杆采用对接

7、, 剪刀撑采用搭接, 防护栏杆采用对接或搭接, 搭接 长度不小于 1 米, 用 3 只旋转扣 件紧固, 小横杆两端伸出扣件端 面净长度 10 厘米。 6 架体 内封闭 当内立杆距墙大于 20 厘米时应铺设站人片,施工 层及以下每隔三步和底排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用密 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 施工层、 底排及每隔 3 步的 架体内立杆与墙间距用脚 手片封闭。 7 脚手 架材质 钢管应选用外径 48 毫米、壁厚 3.5 毫米的 A3 钢 管,无锈蚀、裂纹、弯曲变形,扣件应符合标准要求。 钢管无锈蚀、 裂纹及弯曲变 形, 扣件材质完好均经检测 负荷要求。 8通道 脚手架外侧应设来回之字形斜道, 坡道

8、不大于 1: 3, 宽度不小于 1 米,转角处平台面积不小于 3 平方米, 立杆应单独设置,不能借用外立杆,并在 1.3 米和 30 厘米高分别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杆,外侧应设剪刀撑, 并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脚手板横向铺设,并 每隔 30 厘米左右设防滑条。外架与各楼层之间设置进 出通道。 脚手架采用来回之字形斜 道。坡度 1:3 转角处 3.5 平方米,单独设置,设 1.3 米和 30 厘米高防护栏杆和 踢脚杆,密目网全封闭,防 滑条已设置, 间距 30 厘米。 9卸料平台 吊物卸料平台和井架卸料平台应单独设计计算, 编制搭设方案,有单独的支撑系统,平台采用 4 厘米 以上木板铺设, 并设

9、防滑条, 临边设 1.2 米防护栏和 30 厘米踢脚杆,四周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卸料平台 应设置限载牌,吊物卸料平台必须用型钢制作。 卸料平台专项方案经审批 验证,单独支撑,平台有防 滑条, 平台四周设 1.2 米和 30 厘米高的防护栏杆和踢 脚杆密目网封闭, 限载 1 吨。 验 收 结 论 意 见 验 收 人 员 项目经理: 安全员: 架子搭设负责人: 有关人员: 验收日期:年月日 附附 12-1-3 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悬挑式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和验收 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名称: 序号验收项目技术要求验收结果 1 悬 挑 梁 及 架体稳定 悬挑梁或悬挑架制作

10、及安装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挑架立杆和悬挑型钢必须连 接牢固,防止滑移;架体与建筑物必须 刚性拉结,按水平不大于 7 米,垂直等 于层高设置, 在转角 1 米处增设拉结点。 型钢挑架搭设与施工方案一 致,水平 5.4 米,垂直每层 设置刚性拉结,转角处 0.9 米处增设拉结点 2脚手板 脚手板应层层满铺,用不细于 18 号铅 丝双股并联 4 点绑扎、不得破损、不得 留有空隙、不得有探头板。 脚手片层层满铺,用 18 号铅 丝双股并联 4 点绑扎,无探 头板。 3荷载施工荷载均匀。不得超过 3.0KN/m2小于 3.0KN/m2 4杆件间距 步距不得大于 1.8 米,横向立杆间距不 大于 1 米,

11、纵向间距不大于 1.5 米 步距 1.8 米,横距 1 米,纵 距 1.5 米 5架体防护 挑架外侧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围护,并用不细于 18 号铅丝绑扎牢固、 严密,挑架与建筑物间距大于 20 厘米 应铺设站人片,挑架外侧应设置 1.2 米 高栏杆和 30 厘米高踢脚杆,内侧遇门 窗洞也应设置防护栏杆和踢脚杆。 外侧用密目网全封闭,架体 与建筑物之间铺设脚手片, 外侧设 1.2 米和 30 厘米的 防护栏杆和踢脚杆。 6层间防护 挑架作业层与底层应用密目式安全网 或其他措施进行分段封闭式防护。 作业层用脚手片封闭,底层 用密目网封闭防护。 7 脚手架 材质 钢管、扣件、型钢、脚手板均应

12、符合要 求。 钢管、扣件经过检测符合要 求。 验 收 结 论 意 见 验 收 人 员 项目经理: 安全员: 架子搭设负责人: 有关人员: 验收日期:年月日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 工程名称: (项目部盖章) 施工单位: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印制 二、基坑支护二、基坑支护 1、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1、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2、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表2、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表 3、基坑毗邻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3、基坑毗邻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 说明: 1、验收前先验证基坑支护安全施工方案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书等,负荷要

13、求后 再验收。 2、基坑支护验收时应查阅“变形监测记录”和“沉降观测”记录。 附表 12-2-1附表 12-2-1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名称: 序号验收项目技术要求验收结果 1临边防护基坑深度不超过 2 米的可采用 1.2 米高栏杆 防护,深度超过 2 米的基坑施工必须采用密 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围护;临边防护栏杆离基 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 50 厘米。 基坑深度 3.8 米,临边 1.2 米高的栏杆,四周 用密目网封闭。 2坑壁支护坑槽开挖时设置的边坡应符合安全要求;坑 壁支护做法及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必须符合 施工方案

14、的要求;支护设施产生变形的应有 加固措施。 边坡负荷安全要求,坑 壁支护负荷方案要求, 有应急加固措施。 3排水措施基坑施工应按方案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 基坑施工采用坑外降水的,必须有防止临近 建筑物沉降的措施。 基坑内设置有效排水措 施。 4坑边荷载 基坑边堆土,料具堆放数量和距坑边距离等 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机械设备施工与坑边 距离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时,应有具体安全 基坑边荷载负荷方案要 求。 措施。 5上下通道基坑施工必须设置上下通道,通道的设置必 须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基坑施工设专用台阶式 上下通道。 6土方开挖应按施工方案和规程挖土,不得超挖。机械 作业位置应稳定、安全,挖土机作业

15、半径范 围内严禁人员进出。 按方案施工,无超挖现 象,机械作业半径设警 戒区。 7基坑支护 变形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应按方案进行变形监测;对毗 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道路应进行沉降观测, 并有记录。 定人每天做基坑变形监 测,有记录。 8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应有稳定、安全的立足处,垂直交 叉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隔离防护措施,夜间施 工应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具。 作业人员立足点稳定安 全, 交叉作业隔离防护, 夜间施工有足够照明 验 收 结 论 意 见 验收合格 (项目部盖章) 验 收 人 员 项目经理:(本人签名)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安全员: 验收日期:年月日 附 12-2-2附 12-2-2 基坑支护

16、变形监测记录表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支撑(护)方式 及简图 变形量()变形量()变形量() 监 测 点 编 号 相对距离 (米)本次累计 相对距离 (米)本次累计 相对距离 (米)本次累计 1#9.13009.880.750.759.990.110.86 2#13.570014.701.131.1315.751.052.18 3#17.520017.220.70.718.180.951.66 变 形 监 测 结 果 表 工程状况基坑开挖第三道锚杆西区挖土到基底标高 观测者(本人签名)(本人签名)(本人签名) 记录者(本人签名)(本人签名)(本人签名) 土钉墙支护 1 2 3 附 12-2-3附 12-2-3 基坑毗邻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基坑毗邻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三次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变 形 监沉降量()沉降量()沉降量()沉降量() 监 测 点 编 号 标高 (米)本次累计 标高 (米)本次累计 标高 (米)本次累计 标高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