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项脊轩志》最终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65470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12《项脊轩志》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12《项脊轩志》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12《项脊轩志》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12《项脊轩志》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12《项脊轩志》最终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脊轩志,归有光,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知识;结合语境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笔墨清谈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对文章写作背景的考察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体会借古讽今手法的妙用,探明文章主旨与现实针对性。 4、文化理解与传承:了解本文建筑、饮食等民俗文化对体会作者情感的作用;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归有光,明代古文家。字熙甫,号 震川 ,世称震川先生。 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 他的作品对

2、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桐城派的姚鼐ni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一、走近作者,(详见预习稿),1、项脊轩含义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2、志:,二、背景资料,“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详见预习稿),文章主体部分写于18岁,后一部分写于15年后,是补记。,一间老屋,两种情感,三个女人,项脊轩,一喜一悲,先妣 先大母 亡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文章写了什么?,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 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判断句

3、,(古今异义)一丈见方,名作状,向下,环视,的地方,北,名作状 向北。,得到,过了,已经,原来的,从小孔慢慢漏下,桌子,积累字词,梳通文意,译文: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渗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倾注;每次移动桌子,环视没有可以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了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

4、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介词,给省略句,省略句:使(之)不从上面漏雨,名作动,筑墙,来,连词,表目的,才,明亮的样子,状语后置句,光彩,美景,静默的样子,独自端坐,离开,挡,表转折,栏杆,修补,省略“于” 状后,十五,错杂,美丽,译文:,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它不再从上面漏雨。在屋前新开四扇窗户,围着庭院筑起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院我又混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端坐着,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

5、、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优美舒缓,美丽可爱。,修葺前后的项脊轩:,前,后,多可喜,鲜明对比,一、项脊轩修葺前后各是什么样子的?(预习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间书房怀有怎样的感情?,总:珊珊可爱,二、“喜”在何处呢?,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 “三五之夜”,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处,光影摇动,幽香阵阵,心旷神怡。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正是诗一样

6、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怡然自得,喜,项脊轩,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志趣高尚,怡然自得,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先前这里,是,一个整体,到处,表修饰,状语后置句,修筑,总共,修饰关系,然而,表转折,值得,等到,分家,两次,厨房,吃饭,不久,积累字词,梳通文意。,译文:可是我在这里居住,有很

7、多值得喜悦的事,也有很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贯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在室内外设置了很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院中开始修筑了篱笆,不久就又修筑了围墙,总共变动了两次。,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 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判断句,介词,和,跟,常常,往往,通“尔”,你,状语后置句,名作动,喂奶,状语后置句,在,这里,状语后置句,对待,这地方,来过一次,译文: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这位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哺养了两代人,

8、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过一次,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在这儿站着。”,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连词,表修饰,用,偏指一方,“她”,位于动词前,助词,不译,译文: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了么?我从门板外回答她。”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

9、,儿之成,则可待乎!”,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介词,从,探望,看望,你的,怎么,一整天,及,等到,名作动,有成效,很像,男童12岁时就束发结髻,译文: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望我,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影子。怎么一整天默默地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呢?”等到离去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读书长期以来没有取得成效,这孩子的成功,就可以期待/等待了呀!”,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不久”,连词,“来”,表目的,应当,代词“它”,泛指 “看”,有“回忆”的意思,在

10、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能控制自己”,名作动,上朝,判断句,译文: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笏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它去朝见皇帝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到它!”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在昨天刚发生,真令人长声悲号不能控制自己啊!,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以前 曾经,动词,“是”,位于时间词之后,音节助词,不译,“经过”,介词,“凭”,“总共”,被动句,能够不被焚烧,“大概”,“的原因”,关着窗子,译文: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凭着外面人

11、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悲,项脊轩,轩之变迁,家庭败落,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轩之人物,回忆母亲,物存人亡,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回忆祖母,辜负重望,大母过余曰持一象笏至,轩之地位,扃牖而居,遭火不焚。,闭门苦读,历尽劫难,1、作者的“亦多可悲”表现在哪几件事上?,(P预习稿),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其余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

12、之蛙何异?” 项脊轩志删除部分,2、作者回忆母亲时是“泣”,为何怀念祖母时却是“长号不自禁”呢?,相关背景:归有光自幼饱读诗书,天资聪颖,9岁能文,但屡试不第,直到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会试是三年一次的。直到六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湖州长兴县县令。由于作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及地方豪绅同流合污,三年后被明升暗降为顺德府通判。后来在大学士高拱的保荐下做了南京太仆寺丞,但只做了一年就病死任上。,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愧对先人,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由“篱”到“墙”,变厚的不仅是隔离的材料,而且还是一个大家族成

13、员之间的心理距离。 B.选文对母亲和祖母的回忆,直接描写了她们的语言,都属于正面描写,如:“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C.作者采用白描和细节描写的手法,描写了与母亲、祖母相关的日常琐事,用语清新淡雅,却自成风格。 D.选文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三种伤痛:家道中衰的沉痛、幼年丧母的哀伤、科举之途的忧虑,且哀痛之情逐渐加深。,练习稿,B,选文对母亲的回忆是通过老妪之口,属侧面描写;对祖母的回忆才是正面描写。,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已经,写了,经常,向,有时,靠着

14、,写字,名作动,转述,什么叫,古代指女子出嫁,回娘家省亲,我已经写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那以后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代词,“那”,积累字词,梳通文意,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代词,“那”,才,格局,状语后置句,可是,名作状,亲手,省略句,判断句,那以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闲极无聊之际,

15、才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它的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到轩中居住。 庭院前有一棵枇杷树,它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高高地耸立着,(枝叶繁盛)像一把撑开着的巨伞一样了。,1、第4段通过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抒写作者当年与其妻的亲密感情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正面),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侧面),伉俪情深,1、文末两段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对这种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正文已忆及祖母和母亲,这里忆及妻子,以补先前写作之缺憾。 B.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

16、”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 C.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亡妻几件事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 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练习稿,A,“补先前写作之缺憾”错误,忆及妻子是悼念妻子,2、为什么文末还要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睹物思人,物虽在而人已去,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 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以乐景衬哀情,寄寓了自己对妻子早亡的深深悲痛。,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文人闲适之情,今衰昔盛,悼念亡母,怀念祖母,回忆亡妻,物在人亡,小结文章内容,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真切感人。,归纳写作特色:,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