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用药物剂量.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45695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常用药物剂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 物 治 疗药物治疗是综合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用药在治疗疾病中可发挥关键作用,但也应注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措施。小儿具有许多与成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药代动力学特点,而且儿科疾病危重多变,因此儿科用药更应确切及时,剂量恰当,更应熟悉小儿药物选择,给药方法、剂量计算等方面的特点。药物选择小儿用药应根据年龄、病种、病情和体质等情况慎重选用,不能滥用,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同时应用的药物不宜过多。1、抗生素。小儿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各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急、慢性感染,故抗生素在儿科较常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广泛应用确使不少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预后大有改观。但是必须指出,它同时也带来很多

2、严重的不良后果,如细菌耐药性普遍增加、由菌群失调而引起的双重感染、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等。目前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十分严重的问题。为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在小儿应根据不同病种、病情轻重、年龄大小合理应用抗生素。(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不要片面地依赖抗生素而忽视其他治疗措施(如无菌技术、支持疗法等)。要严格抗生素使用指征,要全面考虑临床诊断、致病菌种类、药物的抗菌谱及其副作用、病人体质状况等,慎重选择高效、低毒抗生素。对临床确诊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如麻疹、风疹、腮腺炎等),可试用中草药治疗,而不用抗生素;对一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细菌感染,可选

3、择窄谱抗生素;对重症感染,应尽量明确病原菌(涂片或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便选用或调整抗生素。对有适应证的病人,抗生素应用中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半衰期长短等,选择适当用法,确定足够剂量和恰当疗程,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和复发。此外注意不滥用抗生素作预防用药,减少不必要的局部用药。要防止严重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双重感染问题。应用青霉素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作皮肤试验,用氯霉素时应勤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应经常查尿常规和听力等。对有肝、肾损害者,应避免使用或减量使用对肝、肾有影响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露素等。新生儿体内酶系统发育未成

4、熟、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等,易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应用氯霉素后可发生“灰婴综合征”;庞大大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磺胺药等均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造成骨、牙齿发育不全、听神经损害、核黄疸等中毒反应,必须注意。(2)抗生素的联合用药原则:小儿抗生素一般以应用一种抗生素为宜。联合用药要严格掌握以下指征:严重感染尚未明确病原菌种类之前;为获得协同作用,提高杀菌或抑菌效果,缩短疗程;防止、减少或延迟耐药的产生。联合用药种类一般不超过两种,疗程不可太长,以防止双重感染,减少毒副作用。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儿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适应证主要有:严重感染、中毒性休克,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过

5、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幼年型类风湿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其他: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时替代治疗等。长期或大剂量应用会带来严重副作用,如免疫功能抑制、霉菌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对水痘患儿禁用激素,以防止疾病扩散加重病情甚至无法控制,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水痘应停用或减量。3、退热药。小儿急性感染时多伴发热,高热易引起惊厥,故儿科常用退热药,大多选用阿司匹林降温,但此药副作用较大,目前多用对乙酰胺基酚,可反复用,但剂量不宜过大。不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退热。4、镇静止痉药。小儿高热、过度兴奋、烦躁不安、

6、呕吐频繁时可用镇静药,使小儿睡眠休息。发生惊厥时应用止痉药。常用药物有苯巴比妥、复方氯丙嗪、地西泮等。婴幼儿一般禁用吗啡,因其对呼吸中枢有明显抑制作用。5、镇咳止喘药。婴幼儿支气管较窄,不会咳痰,发炎时易发生阻塞而引起呼吸困难。一般常用祛谈药或热气雾化吸入,使分泌物稀释,容易咳出。小儿慎用镇咳药,尤其作用强的可待因等。氨茶碱常用于哮喘病儿止喘,因有兴奋精神作用,故新生儿、小婴儿慎用。6、止泻药与泻药。腹泻时目前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其能减慢肠蠕动,肠内毒素排出减少,可加重病情。腹泻时可口服调整微生态制剂(含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及保护、覆盖肠粘膜制剂如思密达。小儿便秘也很少使用泻药,而采用调节饮

7、食和通便法。儿 科 常 用 药 物一、抗生素类:试敏类(一)青霉素类1、青霉素: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作用较强。适用于上感咽炎、风湿热、败血症、肺炎、腹膜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梅毒、淋病等。用量:肌注:2.5-5万u/kg/日 分2次 静点:20-40万u/kg/日 分2-4次大剂量用于严重感染及化脓性脑膜炎,40万u/kg/日,分2次静点副反应:1、过敏反应:如皮疹、血清样反应、过敏休克。2、大剂量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凝血功能障碍。3、注意不能与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嗪、维生素B等混合应用。2、氨苄西林:广谱抗生素:不耐酶,用于流感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

8、菌等感染,对革兰阳性、阴性球菌感染也有效,与舒巴坦联用可加强抗菌活性,用于耐药菌株感染。用量:100-150mg/kg/日,静点分2-4次副反应:1)慢性过敏,一周以后出现皮疹 2)婴儿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应慎用 3)大量应用偶可发生肾脏、耳毒性,应密切注意剂量:0.5、1.03、氨氯西林:氨苄类20-40mg/kg/日4、苏氨西林:100-150mg/kg/日5、阿莫西林:40-80mg/kg/日 分3-4次(0)作用:同氨苄西林、口服吸收好,与克拉维酸联用可加强抗菌活性,用于耐药菌株感染。0.125、0.25(二)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抗生素系一族半合成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9、,耐青霉素酶和其他内酰胺酶。过敏反应和毒性发生率低,部分药品可口服,该类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应用者可分为三代:第一代头孢菌素,抗革兰阳性菌作用较强;二代头孢抗菌谱较第一代广,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增强,但对阳性作用减弱;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较强。头孢一代:1、头孢氨苄(先锋):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强,如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副反应:(1)过敏反应。(2)常见有恶心、呕吐、胃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剂量:0.125、0.25用量:50mg/kg.d 分四次(0)2、头孢唑啉(先锋):作用同头孢氨苄,但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较其他第一代头孢菌素较强。副反应:过

10、敏反应:偶见噬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发热、关节肌肉疼痛等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慎用。用量:50-80mg/kg.d 分2-4次,静点3、头孢拉啶(先锋):作用同头孢氨苄,肾毒性较大(血尿、蛋白尿)用量:口服:25-50mg/kg.d 分4次 静点:50-100mg/kg.d 分2次-4次4、头孢羟氨苄:第一代口服头孢菌素,抗菌谱与头孢氨苄相似,对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及痢疾杆菌的抗菌作用比头孢氨苄强2-4倍,对流感嗜血杆菌及淋球菌无效。副反应:过敏: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剂量:0.125-0.25用量:口服:30-50mg/kgd 分2次头孢二代:1、(西力欣、立健欣):对球菌和多数肠

11、杆菌科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副反应:1、过敏反应: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2、有胃肠道反应皮肤搔痒。剂量:0.75、1.5用量:3个月以上患儿30-100mg/kg/.d 分3-4次给药2、头孢克罗: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流感杆菌等感染有效。剂型:0.25用量:20-40mg/kg.d 分次口服头孢三代:1、头孢噻肟: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更有效,能进入脑脊液中,治疗敏感菌所致化脓性脑膜炎。副反应:过敏反应: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剂量:0.5、1.0用量:50-100mg/kg.d 分2-4次静点2、头孢曲松钠: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同头孢噻肟,半衰期长。剂型:0.5、1.0 用量:50-80m

12、g/kg.d 每日一次静点副反应:(1)过敏反应;(2)胃肠道反应:恶心、软便3、头孢哌酮(先锋必):抗菌谱广,抗菌谱与头孢噻啶相似。对绿脓杆菌感染有效,与舒巴坦联用,可加强抗菌活性。用量:50-100mg/kg.d 分2次静点4、头孢他定(复达欣):抗菌谱更广,肾毒性低,血浆半衰期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率较弱,对革兰阴性菌有很强作用。剂型:0.5、1.0用量:30-100mg/kg.d 分2-3次。不需试敏类药物:1、丁胺卡那霉素:属氨基苷类。用于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结核菌等感染,对肾脏、听力、前庭功能有损害,6岁以下慎用。注意事项:(1)用3天药,查一次尿常规,尿里

13、出现蛋白、白细胞停药。(2)疗程:一般5-7天。(3)不能与先锋类药物配伍,加重肾毒性,有肾毒性药物最好不要与丁胺同时应用。(4)用量:4-8mg/kg/日3、庆大霉素: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和葡萄球菌感染。副反应:肾毒性、耳毒性,口服、静点、雾化均不用。4、红霉素:抗菌谱基本与青霉素相似,还可以用于百日咳、空肠弯曲菌肠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感染等。副反应:1、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肠道紊乱等。 2、偶见皮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等。剂型:片剂:0.125、0.25 针剂:0.25、0.3用量:30-50mg/kg.d 分4次(0) 20-30mg/kg.d 分2次静点注意事项:1、稀

14、释红霉素1:1液 1mg:1ml 2、为了抵抗红霉素的副作用,静点时可在液体中加654-2,静点前用胃药。 3、与盐水不溶,必须用糖,疗程10-15天。5、阿奇霉素:红霉素换代产品。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腹痛、稀便、呕吐 (2)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等。 (3)皮肤反应:皮疹搔痒等。 (4)其他反应:如厌食、头晕或呼吸困难等。另外还有: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胃肠胀气、胃炎。 神经系统:头痛、嗜睡等。 过敏反应:疏管痉挛。其他:味觉异常注意事项:(1)儿童或16岁以下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不清楚。(2)静点速度慢,时间大于1小时。(3)疗程:3-5天。用量:5-10mg

15、/kg/日,静点或口服。6、磷霉素:广谱抗生素,抗菌谱与庆大霉素有一定的相似性,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等各种感染,也可用于败血症、细菌性痢疾等。副反应:轻度的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稀便等。用量:100-300mg/kg/日,分2-4次静点7、林可霉素(洁霉素):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抗菌谱较红霉素窄,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胃不适。(2)偶见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二重感染。(3)大剂量快速静点可引起面部潮红,血压下降,心电图改变。(4)可致过敏反应:日光皮炎。(5)偶可引起伪膜性结肠炎,严重可危及生命。(6)不宜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合用。用量:10-30mg/kg/日,分2-3次静点。8、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抗菌作用较林可霉素强6-8倍。注意事项:(1)同林可霉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