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简单的递归》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145456341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简单的递归》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信息技术《简单的递归》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信息技术《简单的递归》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信息技术《简单的递归》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简单的递归》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简单的递归》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简单的递归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简单的递归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递归的基本含义。理解简单的递归语句。【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递归过程的实践与观察,增强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递归语句,培养想象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递归的基本含义和简单语句的理解。【难点】递归的应用。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激发兴趣,故事导入导入:同学们,在开始上课之前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一块来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样的特点。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

2、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好的,故事讲完了,有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你发现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呢?好的,手举得最高的同学你来说。“.”说得很到位,好的,请坐,刚才这位同学说,庙里的和尚讲的故事一直是开始本身的故事。同学们,你们说他说的对不对呀?“.”对的,故事的角色讲着这个故事本身,因此,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在Logo里,我们把类似这样,一个过程调用它本身的操作,就叫做递归。当然,把含有递归操作的过程,叫做递归过程。我们这节课就来详细学习简单的递归。第二环节:实践观察,讲授新课(1)师生合作定义以下过程TO SXSFD 130 RT 110SXSEND(2)每

3、两人为一小组接着执行命令DRAW SXS调用这个过程,让每两人为以一个小组观察并探讨发生了什么样的现象,在提示框里点击确定和在工具栏中点击Break,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探讨结束之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你们的观点。可以看到小海龟在绘图窗口中高速运行,不断地重复着“画线、转向;再画线、再转向.”的操作,用长130步的线段组成了环形图形后弹出名为“Graphics”的提示框,单击提示框里的“确定”,关闭它,发现小海龟不会自己停下来,线也越画越密。而在单击工具栏中的Break按钮后,小海龟停下来,命令窗口中会显示提示信息“Stopped”,表示已停止了执行过程的操作。(3)对于有些操作失败的小组,

4、进行问题归纳并进行纠错。如将递归语句字母写错等,提醒学生要细心。第三环节:抢答活动,巩固提高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结合小海龟执行的过程,探究分析每个语句命令会有怎样的动作现象。6分钟时间到后,进行抢答活动,回答正确奖励小红花,回答错误不扣分,比比谁最终的小红花最多,则为本节课的代表。问题分别为:第一个命令FD 130的作用;第二个命令RT 110的作用;第三个命令SXS的作用;第四个命令END的作用;工具栏中的Pause起什么作用;Continue又起什么作用?第四环节:总结归纳,联系生活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就上到这了,老师邀请两位同学和我们分享,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进而完成本节课的总结,对于递归含义

5、和简单递归语句的掌握。最后,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你学到了什么,那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像递归一样,调用它自身的操作,大家进行搜集,我们下节课进行分享。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简单的递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评委),大家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京希望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1课简单的递归。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益求精,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对于这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一、说教材

6、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北京希望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是学习信息技术递归的开始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递归的基本含义,并通过激发兴趣,为后面继续学习尾递归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说学情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刚接受信息技术中的程序部分,对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不了解,所以在授课中,除了要讲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对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有自己的理解,因此还需要引导和整理。所以本节课我将内容和方法相统一,唤起生活体验,激发兴趣,培养其主动性和学

7、习兴趣。三、 说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递归的基本含义。(2)理解简单的递归语句。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递归过程的实践与观察,增强自学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递归语句,培养想象力和合作意识。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是递归的基本含义和简单语句的理解,而递归的应用是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学法本课我将采用的主要教法有“示范操作法”和“小组讨论法”。这节课

8、学生将采取“接受任务-分析体会-合作探究-综合运用”的方法,来培养自我探究及合作交流能力,从而提高信息素养。六、说教学过程我设计的第一环节导入,采用趣味导入的方法:激发兴趣,故事导入。设计了一个学生喜欢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由问答法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的特点,即庙里的和尚讲的故事一直是开始本身的故事,故事的角色讲着这个故事本身,因此,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从而引出在Logo里,我们把类似这样,一个过程调用它本身的操作,就叫做递归。当然,把含有递归操作的过程,叫做递归过程。引出今天的课题简单的递归。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

9、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故事中渗透了递归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接下来是第二环节:实践观察,讲授新课,我打算采取采用讲解法、分组讨论法和演示法的教学方法。首先师生合作定义以下过程接着每两人为一小组,执行命令DRAW SXS,调用这个过程,让每两人为以一个小组观察并探讨发生了什么样的现象,在提示框里点击确定和在工具栏中点击Break,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探讨结束之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可以看到小海龟在绘图窗口中高速运行,不断地重复着“画线、转向;再画线、再转向.”的操作,用长130步的线段组成了环形图形后弹出名为“Graphics”的提示框,单击提示框里的“确定”,关闭

10、它,发现小海龟不会自己停下来,线也越画越密。而在单击工具栏中的Break按钮后,小海龟停下来,命令窗口中会显示提示信息“Stopped”,表示已停止了执行过程的操作。对于学生的每个细节优点都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有些操作失败的小组,进行问题归纳并进行纠错。如将递归语句字母写错等,提醒学生要细心认真。再到第三环节:抢答活动,巩固提高。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结合小海龟执行的过程,探究分析每个语句命令会有怎样的动作现象。6分钟时间到后,进行抢答活动,回答正确奖励小红花,回答错误不扣分,比比谁最终的小红花最多,则为本节课的代表。问题分别为:第一个命令FD 130的作用;第二个命令RT 110的作用;第三个命

11、令SXS的作用;第四个命令END的作用;工具栏中的Pause起什么作用;Continue又起什么作用?起到激励学习兴趣的作用。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归纳,联系生活,学以致用。邀请两位同学和大家分享,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进而完成本节课的总结,对于递归含义和简单递归语句的掌握情况。最后,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你学到了什么,那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像递归一样,调用它自身的操作,大家进行搜集,我们下节课进行分享。联系了生活,也让学生更深刻的明白递归的含义,数学源于生活,也将服务于生活。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就是教师上课的脚印,教学重点讲到哪,板书的脚印就留到哪。我的板书为最基本的提纲式板书,主辅板分开,主板为有三条:递归的含义、递归过程的含义和应用。副板书写学生的易错点和程序等。通过这种板书展示,让学生明了教学重点,巩固内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评委老师),鞠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