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玉门关:读懂边塞诗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56340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73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风不度玉门关:读懂边塞诗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春风不度玉门关:读懂边塞诗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春风不度玉门关:读懂边塞诗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春风不度玉门关:读懂边塞诗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春风不度玉门关:读懂边塞诗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风不度玉门关:读懂边塞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风不度玉门关:读懂边塞诗(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春风不度玉门关 读懂边塞诗,课件制作:张帆 加群微信:kwdayuwen 芦苇语文微信群等您加入!,什么是边塞诗?,读诗小贴士,1、题目藏心曲 2、品词不读句 3、快速抓情感 4、景语皆情语,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一),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联想:“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愁云惨淡万里凝”,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

2、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问: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有什么好处?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一),雨雪曲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问: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有什么好处?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一),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的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一起品读边塞诗(其

3、二),登原州城呈张贲b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意象:边城、落日、大雁、号角、河,思念,苍凉,军营,塞角:塞外所吹的号角。 咽:声音低沉。 一派:一条支流;一条水流。,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问: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二),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

4、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问: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二),答:“异乡”“独上”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 “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 “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三),塞上曲 王昌龄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注】鞴马:指把战马装备好以待不虞。翻:反而。,意象:秋风、河、雁门关、桑树、战马、严霜、军队,联想:“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

5、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敌人入侵,战事紧张,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三),问:这首诗刻画了边塞士兵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塞上曲 王昌龄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三),问:这首诗刻画了边塞士兵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塞上曲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答:诗歌刻画了在艰苦边关,高度警觉、艰苦奋战、忠勇卫国却遭迫害的战士形象。 首联写边关恶劣的环境,烘托身处艰险之地的忠勇战士的形象。 颔联“鞴马宿严霜”写

6、战士们在严霜中风餐露宿,高度警觉,严阵以待。 颈联“分兵”、“孤军百战”体现战士们孤军奋战、身经百战的忠勇与艰辛。 尾联“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写出劳苦功高的士兵反而会被下狱,这令战士们伤心不已,表达战士对赏罚不公的悲情。,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四),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注】骎骎(qn qn):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卢龙塞:古地名。,意象:北风、白草、胡马、戍楼、月、铁衣、霜露,艰苦,边地,艰苦,思念,联想:“北风卷地白草折 ”“都护铁衣冷难着”,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四),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

7、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问: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四),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问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答: 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 作用: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四),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

8、尘飞至今。,问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四),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问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表达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对从古到今连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五),度破讷沙(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破讷n沙,沙漠名。 鸊b鹈t泉:泉水名。

9、碛q:水中沙堆,引申为沙漠。,联想:“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景语(意象):沙漠、大雁、日出、铁衣,边塞,思乡,胜利,艰苦,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五),度破讷沙(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问: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五),度破讷沙(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问: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答: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

10、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六),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意象:画角、牧马、西风、丹枫树、铁马金戈、青冢、黄昏、夕照、秋雨,画角: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边塞,凄凉,征战,凄凉,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六),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

11、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问:简析下片最后两句的表现手法。,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六),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问:简析下片最后两句的表现手法。,答: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七),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

12、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联想:“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七),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七),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夜晚、秋风

13、、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七),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问: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一起品读边塞诗(其七),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问: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八),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14、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联想:“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春风不度玉门关”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八),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问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八),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

15、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问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一起品读边塞诗(其八),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问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16、?,答: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边塞诗的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示例1:“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示例2:“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江总雨雪曲) 示例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示例4:“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边塞诗的常见意象,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示例1:“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示例2:“昔日长城战 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 示例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塞下曲),张帆老师仿写边塞诗,戍边 黄沙万里雪纷飞, 戍楼羌笛何时归。 玉龙在手追骄虏, 画角声中赋采薇。,边塞诗的常见情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