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大全.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447042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语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语语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语法大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法和语法学习前言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一节、词类一、实词和虚词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二、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3、抽象名词:精神、

2、文化、人生、思想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5、方位名词:上、前、东、夏天、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上下三、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休息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

3、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四、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1、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笔直2、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五、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3、分数、25、几分、几成4、小数:025、12345、倍数:一倍6、概数:几、两、

4、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六、量词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1、物量词:A、个体量词: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B、集合量词: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C、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D、临时量词:杯、车、筐、挑、捆、抱2、动量词:A、专用的:遍、回、阵、顿、番、遭、次、趟下B、借用的: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七、代词 代词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它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1、人称代词:我你他它咱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彼此2、疑问代

5、词:谁、什么、哪(些)、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少、几多、多么3、指示代词:这(些、儿、样、里、么、会儿)、那(些儿、样、里、么、会儿)、八、副词副词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的词。1、程度:很、挺、怪、更、最、太、极、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比较、格外2、范围:都、只、也、光、单、凡、净、一贯、一概、仅仅、大半、统统、通通、单单3、时间、频率:正、刚、才、就、常、便、曾立刻、刚刚、常常、往往、逐渐、终于、马上、已经4、重复、反复:又、还、再、一连、再三、连续、反复、不断、屡次、重新5、情貌: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贸然、默默

6、6、肯定、否定:必、准、一定、必定、必然、的确、准保、不、没没有、别、甭7、估量: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恐怕、几乎8、语气:却、偏、岂、偏偏、难道、简直、反正、果真9、方式:悄悄、暗暗、亲自、一齐、互相九、介词: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目的等。1、表示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2、表示处所:从、自、往、朝、向、在、由、沿着、顺着3、表示方式:按、按照、根据、通过、经过、用、拿、以、凭4:表示对象:对、对于、关于、把、给、和、跟、同、被、由、叫、让5、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6、表示比较:比、跟、同、和7、表示排除:除了、除开、除去十、连词

7、: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词。如:和、跟、同、与、及、或、不但、不管、即使、既然、假如、尽管、宁可、尚且、虽然、无论、要是、因为、由于、与其、只要、只有、不过、然而、否则、何况、可是、但是、从而、所以、因此、因而、并、并且、而、而且、或者、还是、以及十一、助词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了、着、过3、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吧、啊、呀、哇、哇噻十十二、叹词:啊!哈!哎!唉!嗳!哼!嗯!嘻!喂!哈!呸!嗨!嘿!噫!十三、拟声词砰!叮叮当当!轰隆!扑通!噼里啪啦!滴答!呼呼!哗哗!叮咚!稀里哗啦!第二节、短语词和词组合,构成短语。短语也叫词组。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8、的词构成。短语按词的结构关系,初中时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五类短语,高中以至大学将多掌握主谓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习惯语、四字熟语)、其他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紧缩短语、特殊短语、双重否定短语、临时短语)等类型的短语。1、并列短语(联合短语):牛和羊、又高又大、花儿与少年、学习并讨论、热情而大方、工人农民、调查研究、美观大方2、偏正短语:草原之夜、匆匆告别、非常可爱、木头房子、新鲜空气、这个孩子、我的故事、一把扇子、十几个战士、羊毛大衣、去年冬天3、动宾短语:购买鲜花、穿衣服、想睡觉、4、补

9、充短语:洗干净、美丽极了、5、主谓短语:工业发达、春天到了、我们回去、两个孩子不敢说话、他们又说又笑、风停、歌声又脆又甜、王二跑步短语按中心词的语法功能分类,可分为:名词短语(伟大领袖、我的理想)、动词短语(学习研究、告诉我、走一趟、很欢迎、会跳舞)、形容词短语(光荣而艰巨、很美丽、漂亮极了)等。第三节、单句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2、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3、句子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

10、叹句、祈使句。A、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特殊疑问句:设问、反问。)C、感叹句!D、祈使句。?!请求、命令、要求、禁止某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句子是由若干个不同成分组成的,它最多包含以下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4、句子成分(注:此节中加实心圆点是当前成分,而非中心语。)A、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它可以按“谁?说的是谁?”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B、谓语:句子中被用来陈述主语的对象。它可以按“谁做什么?谁怎么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C

11、、宾语:句子中被谓语支配的对象。它可以按“打谁?谁被怎样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D、定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或宾语的对象。它可以用“谁是怎样的?他是啥样儿?”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E、状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对象。它可以用“打的状态或程度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F、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它可以用“打的结果或后果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G、独立语:句子中不做任何主谓宾定状补成分而起到独特的作用。如: 你看,

12、那是流星。 我离家算起来已有五天了。 据说小萍已经离开了。F、中心语: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成分。它是句子的主干。如:(认真)读书|【一定】是(这一代青年人的)(首要)任务。G、句子的大致顺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如:(我)弟弟|【认真】读了三遍(老师今天刚教的)古文。H、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第四节、复句1、并列复句:句中各成分的内容是独立的是并列的。并列复句的关联词语有:也、又、还、同时、同样、也也、又又、既也(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2、承

13、接复句:几个句子接二连三地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接连发生的几件事。它的关联词语有:就、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首先然后、起先后来3、递进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更进一层。它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也、而且、不但不反而4、选择复句:从几件事中表示要选择一件。它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5、转折复句:前后意思相反。它的关联词语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而)、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只是、不过、到6、因果复句。它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那么7、假设复句:前面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后面分句说出假设情况

14、实现后的某种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假如(如果、倘若、若、要是、要)那么(就、那、便)8、条件复句:一个分句提出某种条件,另一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第五节、句群句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句连在一起构成句群。(初中暂且不学)第六节、常见的语法错误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不可缺少的成分。如:“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此句中缺少主语“谁?”和宾语“树立什么?思想”即完整的句子为:你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二、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反了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

15、在意义上不能配合。如:“我们要不断发挥优点,改进缺点。”“发挥优点、改进缺点”不搭配,应改为:我们要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三、语序不对词语的位置放得不对,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如:“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普遍的觉悟”的语序应颠倒过来。又如:“你为什么把不一块儿带来呢?”“不”应该放在“把”字前边。四、结构混乱两种句子格式混用,使意思不通。如:“作为学生,一方面要学好语文,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在“也是”之前加“,”号,也可直接删除“也是非常重要的”。五、滥用虚词用了不该用的词,使句子不通或者语意不明。如:“她为了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便硬着头皮第一个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为了”是表示目的的介词。“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是“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的原因,不是目的。可将“为了”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