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445562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东欢坨矿业公司培训中心 教 师 授 课 教 案教师姓名: 授课班别:新工人授课科目: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电子教案文件名称: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电子课件名称: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教 学 内 容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授 课 时 数4教 学 目 的通过教学讲解煤矿“一通三防”基本知识,使新工人了解煤矿,增强新工人的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素质。教 学 重 点、难 点1、煤矿“一通三防”的内容2、“一通三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教 学 方 法讲述、讨论、提问、案例教 具幻灯、投影本 课 小 结通过以上学习,新工们对煤矿“一通三防”已经有所了解,大家要认真学习掌握,并在生产过程中严加执行。思考题

2、1、煤矿“一通三防”内容是什么?2、结合自身谈一下如何加强煤矿的“一通三防”?导入新课:作为煤矿的一名工人,防治水安全工作至关重要,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讲授顺序:第一节:1、 矿井空气(1) 主要成份(2) 矿井空气中的几个主要气体第二节:2、 一通三防(一)矿井通风(二)井下火灾第一节 矿井空气 一、主要成份 氧气O2 (20.96%);1、地面空气 氮气N2 (79%)氦、氖、氩、氪、氙在内;二氧化碳CO2 (0.04%)。 氧气O2 (密度1.11,助燃);瓦斯(沼气)CH4(密度0.554,可

3、燃,可爆炸);一氧化碳CO (密度0.97,有毒,可燃,允许浓度0.0024%);二氧化碳CO2(密度1.52,有刺激);2、井下空气 硫化氢H2S(密度1.17,可燃,4.3-5.5%有爆炸危险);二氧化硫SO2(密度2.22,有刺激,允许浓度0.0005%);氮气N2(密度0.97,惰性气体);氨气NH3(密度0.6,易溶于水,剧毒,允许浓度0.004%);水蒸气H2O(潮湿腐蚀设备);浮尘(吸入过量可患尘肺病)。二、矿井空气中的几个主要气体1、瓦斯低瓦斯矿井 低瓦斯矿井 相对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或 绝对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高瓦斯矿井(1)瓦斯等级(1)瓦斯等级 高

4、瓦斯矿井 相对涌出量大于10m3/t,或绝对涌出量大于40m3/min。煤(岩)瓦斯突出矿井 瓦斯浓度:5-16%(9.5最强);(2)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 引爆温度:650-750; 氧气浓度:12%以上。高温:2150-2650(3)瓦斯爆炸危害 (3)瓦斯爆炸危害 高压:冲击波 CO2增加到4-8%(正常0.04%) 有害气体 CO增加到2-4%(允许值0.0024%) O2降到6-8%(正常值20%)(4)瓦斯治理的总体措施:抽采达标、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5)瓦斯在井下不同地点浓度的规定作业地点或爆破地点20m以内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大于等于1%时,停钻,停爆;作业地点

5、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1.5%时,电器设备附近20m以内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1.5%时,停工、断电;达到2%时,停工、断电、撤离人员,进行处理。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进风侧必须安装甲烷传感器,局部通风机及电气开关附近10m,瓦斯浓度不超0.5%,可开机; 光学式瓦斯检测仪(理岩);瓦斯检测手段 便携式瓦斯检测仪(便携);甲烷传感器(探头)。 装药前 一炮三检 放炮前 分别在附近20m处检查瓦斯浓度。放炮后 班组长三人连锁放炮制 放炮员 共同完成放炮任务。瓦检员 引起瓦斯积聚的原因(1)局扇停转;(2)风筒漏风;(3)工作面风量不足;(4)风流短路;(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合理;(6)盲巷;(7)巷道高

6、顶区;(8)瓦斯涌出异常;(9)成煤因素或成煤后期地质构造。2、氧气(O2)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气体。人体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见下表;人体需要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劳动强度呼吸空气量/Lmin-1氧气消耗量/Lmin-1休 息6150.20.4轻 劳 动20250.61.0中度劳动30401.21.6重 劳 动40601.82.4极重劳动40802.53.0 人体缺氧与 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见下表:人体缺氧与 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氧浓度(体积)/%主 要 症 状17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15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失去劳动能力。1012

7、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69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致死亡3、二氧化碳(CO2)CO2适量对呼吸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如人工输氧要加入5%的CO2,但过浓使人窒息。见下表二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二氧化碳浓度(体积)%主 要 症 状1呼吸加深,但对工作效率无明显影响3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人体很快疲劳5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耳鸣6严重喘息,极度虚弱无力79动作不协调,大约十分钟可发生昏迷911几分钟内可导致死亡(1)规定工作地点CO2浓度超过1.5%时,停工,撤人,进行处理。(2)停工区内CH4或CO2浓度达到3%时,如不能及时处理,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4

8、、一氧化碳(CO)CO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0.97微溶于水,能燃烧,能与空气均匀混合,浓度在13-75%时有爆炸危险。CO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素的亲合力比氧大250-300倍,人体CO吸收后,产生种毒现象。见下表: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一氧化碳浓度(体积)%主 要 症 状0.0223小时内可能引起轻微头痛0.0840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和恶心。2小时内发生体温和血压下降,脉搏微弱,出冷汗,可能出现昏迷0.32510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半小时内可能出现昏迷并有死亡危险1.28几分钟内出现昏迷和死亡5、硫化氢(H2S)H2S无色、微甜,有浓烈臭鸡蛋味,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剧毒,种

9、毒状况见下表:硫化氢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硫化氢浓度(体积)%主 要 症 状0.00250.003有强烈臭味0.0050.0112小时内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臭味“减弱”或“消失”0.0150.02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无力,反应迟钝。眼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症状0.0350.0450.51小时内出现严重中毒,可发生肺炎、支气管炎及肺水肿,有死亡危险0.060.07很快昏迷,短时间内死亡6、矿井有害气体的安全浓度标准,见下表: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有害气体名称符号最高容许浓度%一氧化碳CO0.0024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碳)NO20.00025二氧化碳SO20.0005硫化氢H2S0

10、.00066氨NH30.004第二节 一通三防矿井安全工作是全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矿井通风、瓦斯防至、煤尘防治、火灾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简称一通三防。一通指:通风,三防指: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灭火。一、矿井通风(一)名词解释:1、新风:指未经污染的风流;2、乏风:流经用风地点被污染的风流;3、循环风:一个工作面的泛风再次进入自己工作面的进风流中;4、串联风:一个用风地点的泛风进入另一个用风地点;5、扩散风:利用空气自然扩散的通风方法。硐室深度不超过6m,入口大于1.5m2,而无瓦斯涌出时,可采用扩散风;6、盲巷:长度超过6m的独头巷道;7、瓦斯积聚: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

11、3的空间,浓度达到2%以上时,称为瓦斯积聚。(二)通风系统由通风巷道、设备、设施组成的,为井下提供新鲜风流,排出乏风的生产系统。(三)通风方式进风井和回风井的布局方式。 中央式对角式中央式 中央并列式 中央分别式(边界式)主要有 对角式 两翼对角式 分区对角式混合式(四)通风方法指通风机的工作方式 压入式(正压); 分为 抽出式(负压);混合式。(五)通风设施控制井下通风流向和数量的设施。(一)风门(一)风门 永久风门(风墙为水泥、沙浆); 临时风门(风墙可用木板等材料)。(二)密闭(二)密闭 永久密闭(砖混结构); 临时密闭(木板抹灰等材料)。永久风桥(绕道) 永久风桥(绕道) 顶板绕道;(

12、三)风桥(三)风桥 底板绕道。临时风桥 临时风桥 顶板风桥; 底板风桥。(六)隔爆设施 控制瓦斯、煤尘爆炸火焰的设施。(一)隔爆设施种类 隔爆岩粉棚;1、隔爆设施种类 隔爆水棚; 隔爆水幕; 自动隔爆棚。200(升)2、规定隔爆水棚水量:200升/米2单袋水量(升) 公式:每个隔爆地点水袋数量 = 巷道断面(m2)=( )个隔爆水幕总水量、排间距离及区段长度表巷道断面积/m2水幕总流量(Lmin-1)前后两排水幕的间距(m)水幕区段的长度(m) 55001-1.515-205-108001.5-2.520-2510-1310002-320-30隔爆水棚的设置位置及要示水棚名称设置方式水 棚 设 置 位 置巷道面段首列(排)水棚位置与巷道交叉口拐弯处距离/m与风门、风窗距离/m水槽棚集中式水棚安设前后20m的断面一致与工作面、转载点距离为60-200m50-7525集中式水棚安设前后20m的断面一致50-7525分散式水棚安设前后20m的断面一致30-60隔爆水棚设置的规定与要求(1)隔爆水棚的排间距为1.2-1.3m,主要隔爆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30m,辅助隔爆水棚的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