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复习课件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42002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79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复习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部分),目录,考情探究,散文阅读,考纲原文 命题规律 分析预测,阅读常识 + 考点详解 + 答题技巧,1.考纲原文,2.命题规律,3.分析预测,一、考情探究,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

2、鉴赏评价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散文阅读常识,二、散文阅读,一、散文的定义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

3、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的特点 1.形散神聚 (1)形散:取材自由。可根据需要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等,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2)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2.意境深邃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

4、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优秀的散文常常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深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性散文 这类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

5、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2.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记叙性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 (2)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粗线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3

6、.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性散文。它与抒情性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性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性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性散文。,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相关点,使被象征物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7、”,使主旨含而不露。 2.衬托: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手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了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人事物中,借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种表现手法使内容具有含蓄性、哲理性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5.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渲染:作者通过对人物的

8、外貌动作、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挥洒铺陈,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从而强化作品的主题。 7.联想和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和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8.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可以起到烘托作用。 9.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的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了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可以以物为线索,以事为线索;可以以人为线索,以情为线索;

9、也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1. 散文的语言,2.散文的结构,3.散文的形象,4.散文的主题,5.散文的表达技巧,6.散文的探究,1.散文的语言,考点总述:对散文语言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上,一般情况下,“重要词语”常常包括:(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2)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表达技巧的文章中。(3)特殊指代词语。(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中的“重要句子”,主要指

10、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语句:(1)含蓄句结构复杂、意思隐晦、蕴含哲理的句子。(2)修辞句使用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结构句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段中的过渡句等。 该考点是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将会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重要考查方向。预计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可能设置为客观题,也可能设置为主观题(问答、分析或探究)。,【通关方略】解答词语含义的“三联一依” 1.三联。第一“联”,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含义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多用来理解具有临时性意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二“联”,

11、联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和特定意义的词语时要做此联系。第三“联”,联系作者写作时的意图和社会背景。 2.一依。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要达到的效果。 答题模式:词语本义+语境义+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通关方略】理解句子含意的“六条路径” 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 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分析,通过对具体句子

12、前后句含意的分析,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一般来说,语句的含意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理解后进行转述。 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我们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4.看句子的位置。就重要句子来说,揭示段意的,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结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 5.辨析修辞,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文中的有些句子,往往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特定的

13、修辞手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 6.抓句子主干和句间关系,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对较为复杂的单句,可通过理清文句的主干和枝叶,来达到理解文句句意的目的;对复句来说,要分析层次,明确层次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条进行叙述。 答题模式: 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设问方式】 综合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段中“”一词的含义。 【命题分析】 此类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

14、项标志,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即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要有语境意识,即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含义。 【解题思路】 词语理解题的解题思路有:分析词语的特点(形容词、动词、有手法、表情感)。明确词语修饰的对象。分析词语在本句中的含义。借助词语所在的句子即上下文,联系语境解释基本义、语境义。借助词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解释词语的深层含义(比喻找喻体,双关表层深层,反语褒贬互换,象征找对象,对比找差异,指代要还原)。明确情感词修饰对象,借助句子及上下文找情感原因。 【答题要点】 “”一词是指+具体分析。,考向1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设问方式】 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

15、意。 文中说“”,这一句你如何理解? 【命题分析】 此类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重要的句子主要是指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结构复杂的句子、语言抽象的句子、情感复杂的句子、有指代词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等。对这几类句子含意的理解、体会,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 【解题思路】 句子理解题的解题思路有:如是短句,抓句中的关键词,方法同上面理解词语的含义;如是长句,要对句子进行准确分层,再突破关键词;用通俗易懂的语句解释含蓄晦涩的句子。 【答题要点】 先表层,后深层;先句内含意,后句外含意;先关键词语,后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感。,考向2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设问方式】

16、文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本文的叙述语言有什么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命题分析】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这里的特色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有时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的特点,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等。 【解题思路】 可从语言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生活特色、感情基调等角度思考,也可以根据小说的题材来分析语言特色。 【答题要点】 首先明确语言风格,然后分点分析。,考向3 分析文章叙述语言的风格或特色,北京的“大”与“深” 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每次出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顺畅。“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了底子。日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浑的都市和皇城之后”,去“凝视那生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和深在”。 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