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27729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 (共33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 (共33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 (共33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 (共33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 (共33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 (共33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课件 (共33张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家学习,保护你我,高一语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孔子: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孔子,名 _,字_,_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思想核心是 _ ,政治上主张_ ,鼓励人们 _ ,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_ 体散文,是 _ 记录的 _的言行。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春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听朗读课文录音 二、自读

2、课文 三、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毋吾以也w 千乘之国shng 摄乎大国sh 饥馑j n 哂之shn 以俟君子s 端章甫f 小相 xing 铿尔kng 莫春者m 冠者gun 浴乎沂 y 舞雩y 喟然ku 由也/为之 ; 求也/为之 ; 赤也/为之小,四 、梳理课文,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 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或表示自谦,称名,根据资料,当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

3、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介词。,年纪比你们大,不要,如,连词,表假设。 或,不定代词,有人。 知,了解。,用,做,闲居,平时,宾语前置。不了解我。,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轻率急忙,等到,正道,指是非准则,微笑,五谷不熟曰饥, 蔬菜不熟曰馑。,指军队,夹,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路(仲由),有抱负,自信, 却失之鲁莽、轻率。,志:,性格:,侧重强国,“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

4、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圆,纵横,或者,动词,治理。,等到,使动用法,使足。,至于,等待,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冉有(求),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志:,性格:,侧重富民,“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或者,端,穿礼服 章甫,戴礼帽 名作动,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公西华(赤),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志:,性格:,侧重以礼治邦,子路: 侧重强国 冉有: 侧重富民 公西华: 侧重以

5、礼治邦,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志向虽各有侧重,小结1,“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同“稀”,铿的一声,起,放下,通“暮”,何妨,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风,动词,吹风。,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曾皙(点),逍遥洒脱 从容淡定,志:,性格:,春游图,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

6、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长叹的样子,罢了,用,赞同,谦让,落在后面,同“欤:,孔 子,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仲由),(点),(求),(赤),哂,与,叹,惜,礼,为何“哂”由,赞赏坦率发言, 委婉批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为何“与”点?,以礼治国,1描绘的是一个太平盛世景象,社会安定,天下 太平,经济稳定,每人都享受真善美生活的一个大同世界,这是孔子

7、毕生追求的和谐社会。,2晚年不想做官,逍遥生活避世之心。,侍坐,孔子诱导言志:平等民主。,四子言志,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鲁莽直率,好胜自诩。,冉有:,可使足民。,-谨慎谦逊,言有分寸。,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委婉谦恭,善于辞令。,曾皙:,暮春者“浴”“风”“咏”,-从容不迫,逍遥洒脱。,释“哂”由“与”点之因。,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课文线索:问志言志评志,课堂小结,六、重点字、词、句,1、通假字,鼓瑟希,(通“稀”),莫春者,(通“欤”),(通“暮”),唯求则非邦也与,2、词类活用,端章甫,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8、鼓瑟希,用作动词,弹奏,风乎舞雩,用作动词,吹风,冠者五六人,用作动词,行冠礼,3 、古今异义,加之以师旅,比及三年,且知方也,如五六十,如其礼乐,泛指军队,指军队编制单位之一,等到,指比较、紧靠、依附,正道、正理,指方向、地方、方法等,或者,指如象,如果,至于,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指写作,指如象,如果,古,今,4、特殊句式,不吾知也,(否定句的宾语前置),则何以哉,尔何如,何伤乎,(疑问句的宾语前置),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为国以礼,(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则何以哉,尔何如,(均为怎么样),是故哂之,(译为所以、因此),冠者五六人,(定语后置),童子六七人,固定结构,尔,子路率尔而对曰,(

9、你,你们;代词),以吾一日长乎尔,以,(相当于:“而”;连词),以俟君子,加之以师旅,(用、拿、凭借;介词),毋吾以也,(认为;动词),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5、重要的虚词,如,乎,(和比;介词),异乎三子者之撰,(在;介词),摄乎大国之间,(至于,表转折;连词),如其礼乐,如五六十,(或者;连词),(如果;连词),如或知尔,常见多义词(四),与,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2、唯求则非邦也与 3、失其所与,不知 4、遂与外人隔绝 5、生三人,公与之母 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同意),(语气助词),(结交、亲附),(和),(给予),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 :纵横 2、可使

10、有勇,且知方也。 方:正道,指是非准则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方形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方:正,才,常见多义词(五),方,1、选出对孔子述志时的语言和 神态动作所表现出性格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子路:“率尔对曰”表现其坦率莽撞 B .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表现其谦虚谨 慎 C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表现其沉稳自知 D .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坐”表现其清高闲散,D,你一定行的!,七、想一想,从容不迫,逍遥洒脱。,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理想。,课堂小结:,作业达标 1、字字落实翻译,最好抄写一行,翻译一 行,把握不准的标注下来。 2、默写全文,默写一遍,对照课文修改一边。 3、课下注解会背、会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