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已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23515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已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9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已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9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已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9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已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9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已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已(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文体知识,一、特点: 形散而神聚 形散: 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一、特点: 情理交融,意味盎然 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提炼后形成的人生经验;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

2、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二、散文的分类 叙事散文:以小见大 写景咏物散文:意蕴丰富,含意深远 抒情性散文:直抒胸臆,朴实自然 哲理性散文: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 所无 文化散文:文化意象,文化韵味,三、散文的线索 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以事物为线索 以人物为线索 以事件为线索,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联想与想象,五、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命题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

3、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9,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 了解主要内容; 归纳中心意思; 分析题目含义。 用一句话概括中心。,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二理理清思路: 1、抓抒情议论句; 2、抓过渡句; 3、 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作好标志。 三找-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11,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四述整合答案: 1、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 2、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12,题型一:概括要点类 1、全文内容

4、要点概括题 (1)概括某些原因:答题时思维要笼罩全篇,尽量找全原因,组织答案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2)围绕标题关键词进行内容概括 (3)文中作者的多种情感概括 2、局部内容要点概括题 3、文章主旨概括题 答题步骤:挖掘标题含义;归纳段意,分散整合; 分析首尾;分析议论抒情语句。,13,解题方法: 紧紧抓住文本标题和文中标志性语句; 紧扣文体特征; 分析情感脉络; 把握语段衔接特点:总分、并列(包括对比)和层进。,题型二:剖析思路类题,常见题型:这篇文章是如何构思的? 阅读全文,梳理作者的思路。 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14,题型三:品味语言类题,常见题型:怎样理解某句在文中的含意? 解

5、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结合文本,说说你对某句的理解。 某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体会语句含意,15,一、理解句子含义 所选语句类型: 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语句;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语句。这类语句在文中表现为: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矛盾句、抒情句、哲理句等。,题型三:品味语言类题,由表及里,体会含蓄句 含蓄句指的就是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含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一定的哲理的、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通常这类语句的理解需要三个层面:第一层“句表意”,第二层“句内意”,第三层“句外意”。高考考查重点一般放在第三层上。在理解

6、这类句子时,需要把握文章主旨,合理联系。一般说来含蓄句是围绕文章主旨来表意的。把握了主旨之后,我们再从“句表意”出发,联系语言环境,结合“句内意”,适当地展开联想和引申,就可以理解得差不多了。,还原本意,体会修辞句 修辞句是指运用了修辞的句子。比喻、拟人、夸张、反语、排比、对偶等是常用的修辞手法。理解这样的句子,要针对其所使用的修辞,结合语境探求其本义。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理解这类句子,第一步先要确定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第二步再将句子“还原”,也就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如比喻,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象征,要透过象征体

7、看到象征意义等。只有探本穷源,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掌握本质的内容。,由表及里,体会含蓄句 含蓄句指的就是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含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一定的哲理的、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通常这类语句的理解需要三个层面:第一层“句表意”,第二层“句内意”,第三层“句外意”。高考考查重点一般放在第三层上。在理解这类句子时,需要把握文章主旨,合理联系。一般说来含蓄句是围绕文章主旨来表意的。把握了主旨之后,我们再从“句表意”出发,联系语言环境,结合“句内意”,适当地展开联想和引申,就可以理解得差不多了。,抓住位置,分析结构句 所谓结构句,是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

8、、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对于这类句子,主要是通过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其含义的。理解总领句、总结句的含义,需要分别对上文与下文的几段内容进行概括;理解过渡句的含义,需要对上下文内容进行把握;照应句应找准照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释。,着眼整体,体会主旨句 主旨句即“文眼句”,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理解、体会时,既要把握本句的字面意思,联系该句所处的语境,更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概括此主旨,结合主旨,特别注意作者蕴含其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的把握。,二、理解词语的含义 在鉴赏散文的语言类题目中,考查含义的“词语”一般是这几类:体现作者情感态度

9、或主旨的词语;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的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有特殊含义的动态性词语。 【常见设问方式】 结合全文,简析某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文中某个加点的词,在表情达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某个加点的词。,题型三:品味语言类题,方法点拨 “三看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看词语本身。 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其内部结构(针对短语而言)。 2.看外部环境。 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3.看动态语境。 动态语境是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时义,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

10、临时义也就不存在了。 动态词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修辞手段而产生的新义,一类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三、赏析语言的特色 鉴赏散文的语言艺术,主要从分析文本或某段的语言特色(风格)及表达效果这两个角度进行考查。一般而言,散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不同类别的散文,其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常见设问方式】 这篇文章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色? 某某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举例分析。 有人说本文的语言有某某特点,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题型三:品味语言类题,答题建模 第一步,概括特点。从用词、句式、修

11、辞或风格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 第二步,举例分析。结合文本具体表现,紧扣内容(关键词、上下文)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 第三步,指明效果,要注意运用表达语言效果的术语。,附:常见的语言特色与语言风格 (1)语言特色,题型四:鉴赏手法类题,【常见设问方式】 这篇文章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色? 某某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举例分析。 有人说本文的语言有某某特点,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常见设问方式】 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中选择一个角度,对某段进行赏析。,答题步骤: 运用术语,点出所使用的手法(表现手法

12、、修辞手法、描写手法) 结合文本,阐释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 简述好处,鉴赏手法的作用或效果。,描写方法(特点) 、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 虚实结合 :如雨霖铃 正侧结合:如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点面结合 : 如江雪 、对比:明与暗、昔与今粮食 、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 、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传神,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

13、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题型五:作用类题,一、分析局部段落作用 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因文体不同、结构不同而相同。对句段作用的分析,是侧面考查文章结构思路的常见方式。 【常见设问方式】 某段文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画线的语句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文章一开头就写某某问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某段或某句话删去行不行?请简要分析。,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

14、调;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要注意三个角度: (1)内容角度。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感情等有哪些作用。 (2)结构角度。注意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不可机械照抄。如答“承上启下”,必须写出承上解说(或说明,或总结,或照应)什么内容,引出下文什么内容;答“照应”时,必须写出与哪些内容相照应。 (3)表现手法(或写作目的)。或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或为下文的抒情(或议论)做铺垫,或以小见大,突出(或象征)什么主旨。,引用不同内容的作用: 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文学趣味、神秘色彩,丰富(

15、充实)文章的内容; 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题型五:作用类题,二、分析人称作用 【常见设问方式】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写某一段时,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运用这种人称的好处是什么? 注意:各种人称的作用,三、标题作用题 【常见设问方式】 本文以为题,有什么好处? 本文为何以为题? 标题作用: 线索作用;突出叙述的对象(人,物);点明主题,强化作者情感;具有象征意味,或有着特定的寓意;吸引读者(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题型五:作用类题,题型五:作用类题,四、环境描写作用题 【常见设问方

16、式】 赏析画线的景物描写,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阅读文中的景物描写,说说作者的描写意图? 景物描写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做铺垫;烘托写作对象(人或物);具有象征、按时作用。,一、探究散文的构思艺术 探究散文的构思艺术是在分析鉴赏散文的结构基础上的拓展深化。探究此类题目,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常见设问方式】 这篇文章在安排材料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文章先写什么,后来又写什么。请结合全文的主旨,对这一构思艺术进行分析评价。 文章前面这样说,后面又那样说,是不是矛盾?请对此加以探究。,题型六:探究类题,1.从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入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构思全文的。 2.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用哪些技巧来突出中心或吸引读者的。 3.从表现文章主旨的效果入手,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为什么要运用这些艺术构思。,二、探究阅读的启示与感悟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