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5423508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教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地理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我所任教的是八年级12班。学生从思维发展来看,已

2、有较大飞跃,学习过程中多些稳定因素,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但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有的,作业也能及时地完成。三、内容分析八年级主要学习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内容分为总论和分区两大部分,上册讲述总论,下册讲述分区。本册教材为中国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九章青藏地区、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第五章是对总论的总结和对分区的引领,后面的第六至第九章四大地理区域的内容主要讲述“地域差异”。四、教学设想: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2

3、、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开放性试题训练。五、具体措施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2、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5、注意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6、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7、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

4、学习情况。授 课 进 度 安 排 表章 节 内 容课时周次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地理差异显著 2、四大地理区域21第六章 北方地区1、自然特征与农业22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23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244、祖国的首都北京255、单元回顾及检测16第七章 南方地区 1、自然特征与农业26-7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7-8 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28-9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29-10 5、单元回顾及检测110第八章 西北地区1、自然特征与农业211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2123、单元回顾及检测113第九章 青藏地区 1、自然特征与农业213-14 2、高原湿地

5、三江源地区214-153、单元回顾及检测115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1、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2、做负责任的大国216期 末 复 习全册教材整理与复习217期 末 测 评考 试18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2、

6、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生一、生二:(略)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2、 新授 地理差异显著(板书)1、引导学

7、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

8、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9、在这些可

9、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三、活动巩固1、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1题,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2、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2题,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3、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3题,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四、课堂作业学生完成地理填充图册1-3页五

10、、全课总结,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了解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更加明确和了解了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请你回家用地图册和今天这节课上的收获,做一名小小讲解员,将这一重要知识讲给你的家人听!板书设计: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自然环境人类活动 重要界线:秦岭淮河线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

11、的地理意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些高大绵长的山脉往往成为区别地理差异和划分地理区域的自然界线,你能说说我国最典型的事那一条吗?2、指名交流,及时补充。3、引导: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提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类型区域?这些类型区域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如:温度带是根据气温差

12、异划分的等)4、揭示课题: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二、新课教学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版书)1、播放(出示)四大地理区域图片讲述:我国面积辽阔,跨经纬度广,气候类型多,地势高低差异大,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差异等自然社会条件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2、请学生读几遍四大区域的名称。3、播放四大区域不同的自然景观,请同学分辨其所属区域,再说自己家乡属哪个区域,并描述自己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4、指导学生读四大区域图,说出各区域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省、直辖市、自治区。出示(播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问: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及北方地区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比

13、较是否相似?这条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生讨论:回答,这条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基本吻合,其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影响。师:出示(播放)“一月等温线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问: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与1月那条等温线和多少毫米等等水量线大致一致?这条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生:大致与1月0C度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大致与“秦岭淮河 ”一线相吻合。这条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气候和降水。师:出示播放我国三级阶梯图片问: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理区域大致与那两级阶梯的分界线相吻合?确定这条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生:看图回答,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大致吻合,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14、。三、活动与巩固练习1、讲述:四大地理区域虽然是一种综合的区划,但是,确定某一条界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是一种或两种。2、学生将教材图5.5与5.1对照,依次讨论图5.5中A、B、C三条界线的确定所考虑的主导因素,完成“活动”3、指导学生完成“活动”,让学生归纳四大地理区域在气温、降水、地形方面的突出特点和相互的差异。界线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界线B大致与1月1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界线B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界线C与地势的第一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4、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地4页四、师课堂评价、小结:师:四大地理区域是体现我国宏观地理差异的一级区划,每个大的地理区域范围都很大,所以,其内部的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例如:北方地区还可以划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等。生:同桌相互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板书设计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二)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课题: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环节活动内容我的教案反思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明确北方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