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编号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422737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3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40编号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640编号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640编号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640编号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640编号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40编号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40编号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来源: 程新尧 KingQuest 的日志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 要的一门社会科学萨缪尔森为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 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 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 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从载体上看, 西方经济学指大量的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 资料和统计报告在这 些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中,根据所含的技术分析和经济理论成分的大小,包含了三种类别 内容:一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

2、法和经验;二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 中研究成果 ; 三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三种类别的技术分析的含量依次减少,经济理论的 成分依次增加我们所涉及的系指第三种类别的西方经济学 2 资源的稀缺性 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 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 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 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 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3“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是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每人都在力 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

3、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 : 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 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 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 这样做时,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 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 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 的效果为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说明,当社会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时,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 即市场机制所引导去增进了社会利益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部分(前十一章的内容)都是对“看 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论证和注解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 : 重

4、商主义(产生于 15 世纪末期)-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 17 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 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 19 世纪 30 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 学(产生于 19 世纪 70 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 生于 19 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后凯 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 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 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

5、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 范围不同, 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 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 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 个人 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 ; 单个生产 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 ;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 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

6、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 采用总量分析法, 以国民 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 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 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是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 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 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其核心是市场有 效性和自由放任 ;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

7、干 预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 均衡分析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 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 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 假 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 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 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 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与两种分析方法相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 学前者在解释今年国际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 “为什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出好坏、善恶的评价后 者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 提出行

8、为标准, 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 回答 “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所进行的分析,少数属于规范分析,基本上都属于实证分析 3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 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 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 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 状态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 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 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 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 而比较静态分析

9、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 那么动 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 4 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增量的对比来分析经济行为的边际 分析方法实际上微积分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结果, 用微积分的语言来说就是指在一个函数关系 中,自变量的微小变化如何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变化,即微积分的求导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 边际量分析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 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 一个层次是

10、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 ; 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 格的决定问题 ; 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 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 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 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 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 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 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 “市场失灵” 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第二节需求曲线 1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

11、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 量。它包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 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 2 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 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 需求数量是因变量, 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 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即把商品的需求 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需求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d=f(P) (P:商品的价 格 ; Qd: 商品的需求量) 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 则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 Qd=-?P (、

12、 为常数) ,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直线 3 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需求曲线的形 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三节供给曲线 1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 品的数量它包括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只有供给意愿而没有供给能力, 或者只有供给 能力而没有供给意愿,都不能算做供给 2 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的影响供给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 供给数量是因变量, 商品的

13、供给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 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只分析商品的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 即把商 品的供给量仅仅看成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Qs=f(P) (P: 商品的价格 ; Qs: 商品的供给量)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则线性供给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 Qs=-+?P(、 为常数) ,该函数所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直线 3 供给定理: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同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价格下降, 供给量减少用几何形式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即供给曲线的形 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与价格为正向关系,除了价格以外,供给还受生产成本、生

14、产技术 水平、 相关商品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商品的价格变 动所引起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供给量的变动 ; 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 的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为需求的变动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我们可以得到反映价 格与供给之间正向关系的供给曲线,即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供给定理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 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 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 该交点被称为 均衡点.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

15、需求量和 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2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 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运动, 它 并不会引起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它会引起整 个需求状态的变化 3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 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运动, 它 并不会引起整个供给状态的变

16、化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它会引起整 个供给状态的变化 4 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 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即需求增加, 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 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增加,使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第五节弹性理论 1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 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2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 应程度即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公式为:ed=-(Q/P)?(P/Q)式中 Q 和 P 分别表 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ed 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3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 指需求曲线上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