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第2课时(初)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19793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6.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职第2课时(初)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官职第2课时(初)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官职第2课时(初)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官职第2课时(初)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官职第2课时(初)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官职第2课时(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职第2课时(初)(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官职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第二课时,回顾旧知,官职变动,目,录,CONTENTS,课堂检测,目,录,CONTENTS,回顾旧知,古代文官称呼知哪些 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翰林: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等。 庶吉士: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回顾旧知,古代文官称呼知哪些 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

2、于省辖市市长。 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简称“相”。相当于现在国务院总理。自从战国时期设立丞相,一直到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六百年之久。,回顾旧知,古代文官称呼知哪些 御史: 原来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乌台诗案-何正臣) 侍中:原为正

3、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长史:秦时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后成为将军的幕僚之长。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司空: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水利、营建之事。 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押司:宋官署名吏(低级公职人员)员职称。经办案牍等事。,回顾旧知,古代武官称呼知哪些 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车骑

4、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衎。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回顾旧知,古代武官称呼知哪些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

5、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节度使。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刺史。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回顾旧知,古代武官称呼知哪些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牙将】即牙门将,负责在防御工事“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

6、副将的职位。 【别驾】汉置官职,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位高,出巡时不予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从事】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 【长史】古代官名,执掌事务不一,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亦称别驾。,回顾旧知,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 如记忆官职变动:,官职变动记忆,官职变动,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属政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例如:举其偏,不为党。(左转-襄公三年) 拜:授予官职。例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例如:

7、延长佑、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元史-贾鲁传),1.授予官职,官职变动,除:任命、授职。例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授:授予官职。例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元史-贾鲁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例如: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传)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例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元史-贾鲁传),1.授予官职,官职变动,2.1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例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例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

8、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例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2.升降官职,官职变动,2.1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迁:一般指提升。例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 陟:进用。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例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迁高管钱。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2.升降官职,官职变动,2.2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例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贬:降职。例如:贬连州刺史。 (刘

9、禹锡传) 放:驱逐,流放。例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 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例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2.升降官职,官职变动,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例如:迁东郡太守。 (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例如:徙王信为楚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例如: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例如:在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例如: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例如:

10、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例如: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3.调动官职,官职变动,4.1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例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例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 免:罢免。例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例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4.免除官职,官职变动,4.2.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悬车:辞官居家。例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陈太丘碑文序) 解官:辞去官职。例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11、例如:永和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例如:上书乞骸骨,征拜上书。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例如: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暴君恩便乞身。(苏轼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请老:吿老,古代官史请求退休。例如: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左传.襄公三年) 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例如: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 (汉书.公孙弘传),4.免除官职,官职变动,5.1 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后序) 摄:暂代官职。例如: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

12、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例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主簿, 守高密令。 (三国志王修传) 领:兼任。例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例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例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 (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例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例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5.其他,官职变动,5.2其他常考。 视事:任职。例如: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汉书.游侠传) 下车:官史初到任。例如:自明府(对郡守的敬称)下车以来,狗

13、不夜吠,民不见史。(后汉书.刘宠传)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人任为官。例如: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 休沐、出沐、归沐:官吏例行休假 用事:执掌政权 视事:治事、任职 听事:(1)处理政务 (2)厅堂,又叫“厅事”,5.其他,官职变动,5.2其他常考。 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 夺情:是指官员服丧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种而辞官侍奉。,5.其他,官职变动,文言传记常见官场词汇,文 言 传 记 常 识 词 汇,(主

14、持、主管),(鼓励,奖励),(考核、督促),(巡视,巡行),(考察,核实,巡行,巡视),(弹劾,检举),(构害,诬陷),(偏袒,结党),(进谗言,说坏话),(因犯罪或错误,触犯;牵连,定罪),到任:下车、视事、听事(处理政事) 言事:疏、奏、表、谏、白、矫(假托,假传) 典 劝 课 按 案 劾 从政 构 党 短 收系 坐,(逮捕),【2016全国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

15、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答案】D 【解析】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不一定是受到权臣诋毁。,课堂检测,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

16、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答案】D 【解析】“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课堂检测,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 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