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强变化量计算题-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5416486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压强变化量计算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压强变化量计算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物理压强变化量计算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压强变化量计算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压强变化量计算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 物体A的质量。 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m。,2一个边长为0.1米、密度为2103千克/米3的均匀正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求: (1)正方体的质量m。 (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3)为了改变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小明和小华同学设想沿竖直方向切去任意厚度A,如图11(a)

2、所示,并将其分别置于剩余部分的下面或上面,如图11(b)、(c)所示。小明认为图11(b)的放法可使压强减小,小华认为图11(c)的放法可使压强增大。 请判断,小明的设想是_的,小华的设想是_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3质量为5千克的长方体合金块,长、宽、高分别为0.2米、0.1米、0.05米。 求:该合金块的密度。 将两块相同的合金块放在水平面上,求: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力F。 若将上述两块合金块上下叠放且平稳放置在水平面上,则求: (a) 它们对水平面最小的压强p。 (b) 它们对水平面最大和最小压强的比值为_。,图11,4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

3、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为 0.2l03 千克/米 3, B为 0.3l03 千克/米 3。求: (1)物体A的质量mA。 (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pB。 (3)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李讨论后认为将正方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体积V1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或将正方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体积V2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V1与V2的之比。,5如图11所示,甲、乙两个薄壁柱形容器质量分别为1千克和0.5千克,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0.015米2和0.01米2,均放在水平面上,甲容器中装有3.010-3米3的水。 求:甲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现将

4、甲容器的水倒一部分到乙容器中,使两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都相等,求倒入乙容器水的质量m。,7、在底面积分别为0.02米2和0.01米2的甲、乙圆柱形薄壁容器中,分别盛有高均为0.05 米的水和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800千克米3。求:,甲容器中水的质量;酒精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在甲、乙容器中放入质量相等的花岗石或木块,如上表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花岗石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木块漂浮在液面上,而且均无液体溢出。(已知木=500千克米3,花岗石=2500千克米3) 请判断:方法_是可行的; 求可行方法中花岗石或木块的质量。,21如图10所示,放置

5、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均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求: 甲的密度。甲对地面的压强。 若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表中有两种推理,请判断这两种推理是否正确。,8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的边长为0.25米,B的边长为0.4米。 求正方体A的密度A。 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 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 相同的体积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9如图12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盛

6、有质量均为2千克的酒精和水。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乙的底面积为0.02米2。求: (1)水的体积V; (2)酒精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压强p; (3)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明、小红和小张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表所示:请判断,_同学的设计可行;并求该方法中所要求的体积。(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10在图10(a)中,边长为0.1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求正方体的质量。求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现设想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方的中央,使截取部分对剩余部分的压强与叠放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小华想沿

7、竖直方向截取一半,他 (1) 满足上述要求(选填“能”或“不能”)。 小明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半,并按图10(b)所示方法放置,满足了上述要求,请说明理由。,11如图11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柱状容器,底面积为0.01米2,分别装有深度均为0.2米的水和的酒精(酒精=0.8103千克/米3)。求: (1)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 (2)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 (3)若再往两个容器中分别倒入水和酒精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 的压强增加量为P水和P酒精,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以及 对应的再倒入水和酒精的深度h水和h酒精之间的关系。,水,酒精,22如图13(a)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实心圆柱体甲、乙由

8、同种材料制成,密度为5103千克米3。甲、乙的高度均为0.1米。甲的质量为5千克,乙的质量为15千克。 求:甲的体积V甲。 求:甲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 如图13(b)所示,若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均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当截去厚度h时,恰能使叠放后的物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a)所截的厚度h为_米;(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b)此时物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p甲p乙_。(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21. 一个底部为正方形,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如图1

9、4(a)所示。另有质量为2.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14(b)所示。求: 图14(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图14(b)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14(a)的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22 底面积分别为410-2米2和110-2米2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深度的酒精和水,如图12所示,通过测量得到甲容器内酒精的体积为210-2米3。(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求: (1)甲容器内酒精的质量m。 (2)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p。 (3)某同学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去相同体积的液体后,剩余部分的液体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10、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图12,22如图1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金属容器A、B,每个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是边长为0.1米的正方形,高为60厘米,分别装有2千克的水和3.010-3米3的酒精(酒精=0.8103千克/米3)。求: 水的体积。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正方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是否有可能使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达到p水p酒?若有可能请算出金属正方体体积的可能值,若没有可能,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1如图10所示,高H0.2米、底面积S410-3米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h0.18米高的水。 求容

11、器中水的质量。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若将一个体积为110-4米3的均匀实心立方体物块轻轻浸入容器中的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至少为_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达到最大值;(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求出:最大压强值为多少?,22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体积为2103米3的水。 求水的质量m水。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器。 在容器和地面之间垫上一块上表面积为S木的轻质木板后,再将一密度为2103千克/米3的实心物块投入在水中,浸没并静止在容器底部后水不溢出。若物块静止后,相比未放物块时木板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p木对地、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p水

12、对容器,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轻质木板S木的取值范围。,22如图11(a)所示,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1米。 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求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如图11(b)所示,将容器放在密度为的正方形木板的中央,若木板的边长为l、厚度为h,且a1la2、b1hb2,求木板对水平地面的最大压强和最小压强。(请用、a1 、a2、b1、b2等表示),21如图12所示,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有质量为2千克的水。 求水的体积V。 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若在容器中抽出一定质量的

13、水,使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小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抽出水的质量范围。,。,21如图11所示,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质量为1千克,两容器各盛有2千克的水、酒精(酒精=0.8103千克/米3)。 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 求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块,若将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酒精中后,两液体均未溢出,且两液体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甲乙=_,请判断,两位同学的设计是否可行,在( )用“”或“”表示。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方法,通过计算说明该方法是否可行。,21如图13所示,已知薄壁圆柱形容器A、B的底面积分别为0.01

14、米2和0.02米2 ,高均为0.12米,现分别盛有0.1米高的水和酒精。求: A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酒=0.8103千克/米3) 若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小明和小华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下表所示:,21边长为0.1米和0.3米的甲、乙两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求甲质量m甲。 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 若在正方体甲、乙上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厚度h甲和h乙后,使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依然相等,则h甲h乙=_(只要求写出结果),22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长、宽、高如图15(a)所示,密度

15、为0.8103千克/米3。求: 物体的质量m。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设长方体的长为a,宽为b,高度为h,长方 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在长方体上沿水平方向按比例n截去一定厚度后(即截取nh)如图15(b),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变化的压强为p1;若长方体沿竖直方向按比例n截去一定长度(即截取na)并把截下的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的上方后如图15(c),此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变化的压强为p2。第一,求出压强p1和p2。(用p,n表示)第二,若p2=2p1,求比例n,21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千克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体积为2103米3的水,将一实心物块浸没于水中后(水不溢出),容器内水的深度为20厘米,求: 容器内水的质量;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若已知物块浸没于水中后,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是水对容器底压强增加量的3倍,是否可以求出该物块的密度?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请算出结果。,27如图16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0.15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求: (1)容器内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当把一个质量为3千克实心正方体A放入水中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是980帕,求物体A的密度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