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416046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余华活着中福贵形象云南昆明市寻甸县凤合镇中学 邓怀仙 摘要:活着用第一人称自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老人福贵充满苦难的一生。他的人生经历了从富裕到贫穷的巨大变化,甚至承受了所有的亲人全都死在自己前面的残酷现实,最终只能和一头老牛相依相伴度过余生。面对一次又一次苦难遭遇的沉重打击,福贵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死亡,他总是忍耐、坚强、乐观的活着。作者塑造福贵形象的根本意义在于启迪人们认识活着的真谛,最终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金钱、地位、权利,甚至不是为爱情、亲情而活。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活着才是生命的本质。关键词:苦难遭遇、坚强乐观、活着的真谛 活着是余华在20世纪风靡文坛的先锋作品。他

2、以一种俯视人生的高度,穿透种种表象,揭示了活着的真谛。活着中的福贵出生于富裕地主家庭,年轻时衣食丰裕,吊儿郎当,嫖赌成性。疯狂赌博中输光家产,由“少爷”沦为“穷人”。继而气死父亲,怀孕的妻子家珍被岳父接走,母亲劳累成疾,福贵进城抓药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枪林弹雨中侥幸存命,回到家,老娘已死,爱女凤霞因为高烧而成了哑巴。 屡遭不幸的他终于有了一个团圆的家。他欲靠自己在泥土里扒拉养活一家。但贫穷还是威逼他送掉女儿以供儿子上学。成年累月的劳累使妻子积劳成疾患了软骨病,儿子为了救县长的夫人校长而被抽干血身亡。女儿好不容易出嫁并怀有身孕,却因为产后大出血死去,妻子也相继撒手西去。圆满的家庭缺口屡现,最后只

3、剩他与女婿、外孙相依为命,可谓祸不单行。亲人惨死的悲剧并没有结束,不久女婿也撒手归天,外孙在饥荒中被外公亲手煮的豆撑死。可以说,常人所有的不幸都聚集在他的生命旅途中。死亡、贫穷、苦难是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他身边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都被死神相继带走。他却卑微而坚强地忍受着生活中的苦难和意外,虽然伤痕累累,但他却能努力而又淡然的活着。他生命最终的升华是启示人们生命的意义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人类苦苦追寻的一切不过是虚妄而已。 余华用他的冷漠给读者的双眼涂上辣椒,使人不禁潸然泪下,但作者并非是为了博取读者的同情和眼泪,而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启示人们去认识活着的本质。以下我从四方面浅析福贵

4、形象的现实意义: 一、人生苦短,命运无常“人生苦短,命运无常”,“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福贵的一生是对这些话的最好证明。虽然我们都希望生活永远幸福团圆,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生离死别、苦难遭遇还是会时常拜访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永恒的遗憾,我们无法逃避,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懂得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成败得失,以及一切的苦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活着。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活着就是不屈,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心中活着的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相信逆境和磨难不是憾事,相反,它是人生最宝贵的营养,因为只有经历

5、磨难的洗礼,人才会成长,才会懂得珍惜,去珍爱生命,去感受生活。福贵如果没有苦难的磨砺,他可能永远是个寄生虫,永远长不大,甚至永远是个二流子。所以应该感谢苦难,是苦难让他变得成熟,变得坚强。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正是因为艰难困苦的磨砺,才造就了保尔顽强、执着、勇敢的高尚品格。是艰难困苦使保尔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二、福贵的性格特点第一是忍耐;余华成功地为福贵找到一条缓解痛苦的有效的途径忍耐。面对苦难,福贵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没有心如刀绞的呻吟。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以致再大

6、的苦难来临,福贵都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福贵为何能“忍耐”,是因为他把苦难的原因都归结为命。就是人们常说的“富贵在天,生死由命”。宿命论使困难中的福贵产生了忍耐、甚至是麻木的性格。“命”给自己生活的苦难一个理由 ,“命”成了福贵苦难生活的罪魁祸首。例如,他嫖赌成性,挥霍完祖先家业后生活贫困潦倒,一贫如洗,他认为是命该如此。他说:“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他活得比别人长寿是命,那他败掉家业因祸得“寿”也是命。以宿命解释生活

7、苦难,使得他只是麻木地忍受苦难。福贵认为,既然是命就无法改变,就只有接受它。如同一个伟大的母亲在爱中接受美丑不一、智商不一的孩子一样。母亲不能选择孩子,我们也同样不能选择生活的幸与不幸,所能做的,不过是服从生活给予你的全部事实。所以福贵回忆过去岁月时让人感受不到悔恨、痛惜。叙述之中丝毫没有叹息。再如,他选择决定将女儿送人供儿子上学,本来是他们的现实选择决定了女儿的命运,因为凤霞是哑巴,也或许是因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使他们做出了那样的决定。但因为不堪选择的重负,他却说:“凤霞命苦,这辈子看来是要苦到底了”这是他对凤霞命运一厢情愿的解释。因为“命”能产生忍耐,“命”能减轻心灵的愧疚和不安。第二是

8、坚强乐观。福贵想光宗耀祖,即用赌博的方式把父亲败掉的一百多亩贡田赢回来,而结果恰恰相反,把他家仅剩的一百多亩贡田以及全部家产全部输光。由富有变得贫穷,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他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他本来有充分的理由去死,但他没有,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曾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于是他开始自力更生,去租了几亩自己曾经的土地,夜以继日的干活来养家糊口。如果没有坚强乐观的性格,我想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在现在的生活中,有的人因为炒股赔了,赌博输了等,而选择自杀的是大有人在的。甚至有的因为夫妻吵架就自杀的也屡见不鲜。和这些人相比,福贵的坚强乐观就很突出了。早年丧父,中年丧子,晚年丧妻

9、,人生的三大悲剧都让福贵遇上了。亲人们一个个惨死在自己前面,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福贵也没被击垮,坚强的活了下来。三、分析福贵苦难命运的原因。福贵总以为是“命”给他制造的苦难,其实并不对。不过这也不能责怪他,他不过是一个只念过几天私塾的旧中国农民。那么,造成福贵苦难命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从三方面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是福贵自身的原因;例如,在他嫖赌成性,疯狂赌博的那段时间,如果他能听一听家珍的好言相劝,如果他能听一听老娘苦口婆心的劝告,或者他能看一看女儿充满期待、哀求的眼神,再或者父亲的责骂,甚至是打能让他反省一下自己,那么,他就不会输得精光,沦为一个穷光蛋。破产的苦难就和福贵无关了。所以由

10、富人变为穷人这个悲剧是他亲手制造的。接着就是恶性循环,因为破产气死了父亲,因为贫穷导致家珍积劳成疾患了软骨病,甚至让女儿成了哑巴,还得把女儿送掉才能供儿子读书、如果他不去赌博输掉所有的家产,那么,他们一家就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佃农们还会继续尊敬的称他们为老爷、太太、少奶奶、小姐。可是,这一切都犹如过眼烟云,已经无法挽回了。其次是社会的原因;比如,如果没有战争,福贵就不会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他就能按时把药买回家,老娘可能就有救了。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他就不会挨批斗。最主要的是,如果当时的医疗条件有现在这样好的话,家珍的软骨病就有治了,凤霞就不会产后大出血死去,儿子更不会被抽干血惨死。如果闹

11、饥荒政府有能力解决,那么外孙苦根也不会死。所以,是战争、政治运动、医疗条件差、饥荒给福贵制造了苦难,而不是所谓的“命”。最后是母亲的溺爱造成的。无论福贵犯了什么错,母亲都舍不得骂他一句。在福贵输光家产回到家以后,父亲气得都想把福贵剁了,而母亲只是哭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啊!”母亲没有责怪福贵,而是把责任推在了父亲的身上。父亲固然是“上梁不正”,他年轻时也吃喝嫖赌,但这“下梁歪”应该不仅是父亲的责任,更主要的还是福贵的责任。作为母亲应该教育福贵,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并且记住这个教训。但他的母亲却没有丝毫的责怪,而只是一味的溺爱。四、福贵形象诠释了活着的真谛。在恶劣的环境中,在苦难面前,我们将选

12、择怎样的生活态度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人的生存环境自古以来就是战争多于和平,苦难多于幸福。就拿近几年来说吧,“非典”、“汶川大地震”、“雪灾”、“洪灾”“禽流感”等,给人类制造了多少苦难,使多少人惨死,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可见苦难是人们永远摆脱不了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忍受苦难,而且要学会承担苦难,进而化解苦难,最终超越苦难!生命是脆弱无常的,但是生命又是最坚强的。这在小说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福贵在接二连三的重大打击下,我们没有看到他呼天抢地,哭哭啼啼,他的淡然和乐观让读者肃然起敬。在他失去一切亲人之后,他活着似乎已毫无意义,因为他一无所有了,可是什么都没有击垮他!他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

13、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的生存,这是因为有了希望活着的希望!我曾经在读者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还是没有走出沙漠,却耗尽了所有的粮食和水,只剩下了五颗子弹。于是,其中有个人对另一个说,我去找水,你在原地不要动,每隔一段时间你就开一枪,好让我知道你的方位,如果你五发射完,我还没有回来,那我就是死了,你自谋出路吧!四颗子弹用光了,留在原地的人还是没有看见同伴的影子,他绝望了,于是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没过多久,他的朋友捧着水壶,顺着枪声找到了他的尸体。这虽然是一个故事,却让我体会到希望的力量,活

14、着就是希望,也正是因为有了希望,才有勇气去求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与轻视生命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还活着的人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就不言而喻了。福贵坚守自己的真理,活着就是他最大的真理,名为福贵,无福无贵。但他用这条最朴素的真理对抗命运的每一次进攻。龙二和春生一时得财得势,最后却因财因势而亡,作者这样叙写不是单纯地揭示祸福相依,或讽刺他们贪财贪势,而是为了说明活着的真谛。龙二被抓甚而被毙,就是因为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他还死不认账,去吓唬那些佃户,被送到城里大牢后,龙二还是不识时务,那张嘴比石头还硬。龙二是受不了失去钱财才抵抗政府失去性命的。而春生当县长,后来在文革中被当成走资派游街,

15、遭受侮辱和殴打,最后不堪忍受折磨而自尽身亡。他们一个是不能接受无利的活着,一个不能忍受被折磨的活着。面对生命,他们要求并不过分,但是对于生命本身的意义,他们都不如福贵理解得透彻明白。在福贵这里,有对活着最纯粹最本质的理解,不管尊贵或卑微,不管舒适或痛苦,只要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福贵让我们明白,人活在世上,虽然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苦难,但是我们之所以会坚强地活下来,而且活得有滋有味有信心,就是因为生活中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温暖,各种各样的快乐,各种各样的幸福,各种各样的希望。这正是余华试图告诉我们的,也是每一个读者在作品中应该读懂的。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福贵的人生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16、如果他是为金钱地位而活,那他破产后就应该去死;如果他是为爱情而活,那家珍死后,他就可以死了;如果他是为亲情而活,那父母、儿女、外孙都死后,他就更应该去死了。但福贵没有选择死,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这就告诉我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以外的金钱、地位、权利、爱情和亲情等,这就是活着的真谛。最后希望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们,被金钱蒙住双眼的人们,为了权利铤而走险的人们,因为失去爱情和亲情就去自杀的人们,赶快读一读活着吧!相信我们都会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参考文献:范家进中国现当代小说点击,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余华余华文集,人民出版社,2001路善金20世纪中国文学风貌十二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张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洪子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