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修改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415398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修改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今天是2020年6月28日 星期日,距离高考还有,9,自信是你成功的基石 沉着是你飞翔的翅膀,考前提醒,熟悉容易的题要认真细心全面规范; 陌生题型要镇定冷静,想想出题人目的,想想核心考点。,强化四种意识,祝您旗开得胜,审题意识:看准 看懂 语境意识:上下文最关键 要点意识: 迁移意识:,落实关键词 分点作答 先总后分 求准求全,紧扣考点 有迹可循 课本模拟 生活逻辑,关注标点,考前审题规范,读一读:读题的步骤和方法,1.逐词逐句小声读,读要慢。 2.明要求,抓关键。用笔在题干中圈出“题眼”(关键词语),用心体会题干要求。 3.挖暗示,定区间。 4.和命题人进行心灵交流。揣摩

2、他出题的目的,想考哪些核心考点,可联系哪些相关知识。,选择题提醒,1、打破思维惯性,看准选对选错; 2、回归文本,认真比对; 3、用排除法,代入验证; 4、选项看完,动态比较; 5、举棋不定,第一感觉。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彭州权别驾 苏颋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 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注】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中台:中书省。掖垣:意为朝廷的中央部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中“脉脉”一叠词,既写出了两条河默默

3、无声地流过锦城,又写出诗人绵远深挚的送别之情。 B.颔联“只道”与“徒闻”对举,一迎一揖,本以为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却只听说友人拜见中书省的消息。 C.诗中“分飞”“岐路”都暗喻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莫怆”则强调了诗人对友人出京任职而离别的悲伤之情。 D.诗人最后希望他那位往别处任职的朋友能够考绩列为优等,寄盼友人能带着政绩重返京城。,“莫”是“不要”的意思,是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悲伤。,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D.诗歌后四句写诗人与友人共赏春光,有描写,有抒情,

4、感情蓬勃奔放,荡人心魄。,主观题提醒 一、认真审题,看懂关键词; 二、落实关键词,怎么问怎么答,有几问做 几答; 三、分点作答,多点多词精答,有把握的 放前面。 四、先总后分,术语先行分析紧跟; 五、筛选概括逐段逐段逐句逐句找,合并同 类项,要概括不要照抄。,多角度赏析;表达特色;表现手法;语言特色 1.整体风格(优美流畅、含蓄蕴藉、幽默犀利、质朴无华、明快风趣 、典雅,简洁明快,清新质朴,优美抒情,生动形象,语言富有哲理性) 2.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灵活多变 长短句结合 3.修辞(比喻、排比、拟人、夸张,比拟,对比等) 4.引用古诗词(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更好的

5、表达主旨 ) 5.词语运用: (1)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更好地描摹事物的特征起强调作用,增强表达效果,更好的抒发作者的情感 (2)拟声词,用词生动 (3)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 6.其它: 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口语化,富有生活情趣等 7.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一、分析作品结构(情节安排)与主题关系 四个关系:线索与顺序;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中间与结尾 二、主要技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材料安排+行文结构+叙事视角 三、结合结构,分析主题体现 四、其它,小说构思技巧(布局谋篇),谁在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技巧叙述,最后怎样表现主题,1.开头、中间、结尾的特

6、点与作用与首尾呼应。 2.线索选择(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动线索,单线、双线交叉、多线。看故事情节是怎样围绕线索展开的) 3.叙述人称(叙述视角)(一、二、三人称,各种叙述人称的选择及好处) 4.顺序选用(叙述顺序的安排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5.选材剪裁(分析在刻画人物、叙述事件时,材料和中心的关系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6.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一波三折,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曲折有致;对比反衬,突出主体;情节突转,揭示主题。 7.表达方式。

7、分析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 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认真仔细审读材料(每一个字都要读),读出材料 主题(含义、情感倾向、寓意),把握整体,有全 局观。 2、围绕主题, 认真构思,列

8、写作提纲。 3、认真拟写标题,不要有错别字和语病标题直接反映 材料。 4、首段必须提出中心论点,必须点题。 5、牢记黄金字数(850950)。 牢记黄金段数(5-7-9)。 6、作文牢记要有对话意识、思辨意识、时代意识。,7、作文一定要体现“我”,我怎么样?我怎么做? 8、要多处点题、除去首尾段,文中至少5处点题。 9 、不要涉及敏感话题,不要乱发议论。 10、 不要涉及自己的学校、姓名等 11 、不抄袭,慎套用 12、 完篇意识 (50字1分,结构不完整扣分严重) 13、 少写卿卿我我,反对文白夹杂的语言 14、 字迹工整,检查有无错别字(1字1分),关于写作强调重点,对时代巧妙回应 对材料

9、正确认知 对思维有机联系 对指令具体落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火遍全球,制茶造酒、养蚕缫丝、酿黄豆酱油、做竹子家具、搞活字印刷她所展现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令人向往,很多外国网友因此了解并爱上中国。 权威媒体称赞她讲好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多元而美丽的当代中国。 也有人批评她总拍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迎合外国人对中国落后的刻板印象,算不上是文化输出。 对此,李子柒说,她只是想拍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受、认识和思考?请联系时代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10、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题: 命题属于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此类型作文要求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内涵和具体指向来立意行文,进行合理类比和联想,精准完成任务指令。尤其需要把握和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读懂材料所提供真实情境中的内涵仍然是审题立意的前提,对于本题来说,就是要读懂材料中的“李子柒现象”。 2.读懂各方评价,有机联系,它们代表着立意的方向。,以田园之生活,展中华之文化 (对偶式、论点式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年轻的短视频博主火遍全球,让众多外国网友爱上中国。究其根源便是她以中华文化为基,在“鲈鱼莼菜素手调”中,以纤纤玉手,调出百样风味,调出人们向往的生活,亦调出文化“香

11、气”四溢的田园莱肴。(先介绍李子柒火遍全球,让众多外国网友爱上中国的原因,点明论点) 有人说,她向外国展现中国旧式农耕生活,迎合刻板印象,算不得文化输出。(假设性,为下文反驳立基础) 可是,何为“旧式”?何为“刻板印象”?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田间乡里发展进步,在田园阡陌间传送文明薪火。可以说,正是这农耕生活,孕育了一个久经磨难而历久弥新的大国,中华之文化,十之八九诞于其中。(注意划线的红字)倘若此为“旧式”,为“刻板印象”,那什么才算得上真正的中华文化呢?所以,农耕生活并非过去时,恰恰相反,它正是中华文化之宝库。而李子染,则是执匙者,开启宝库,挖掘内涵,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之多元,于自身传承不竭

12、的文化富矿。(针对对李子柒做法的质疑进行反驳,层层递进,强调农耕生活亦是中华文化之宝库) 透过李子染的视频,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接续不断的文化。,实际上,虽是“千年变更如走马”,但千年农耕文化却总能为当代中华的多元增彩。我们可以看到,当二十四节气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得以领略中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当红高梁平凡的世界中对农耕栩栩如生的描写跃然纸上,世界得以感受中华农耕文明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当一幕幕农耕画面被展示到世界舞台时,拔节而起的,是黄土地厚育的“当惊世界殊”的中华文化之树。(学会这种排比论证,气势十足,文采斐然) 李子柒为继承、弘扬这份宝贵的中华田园文化,在美若幻境的视频背后

13、付出了无数艰辛。 为了做一顿中国莱肴,她可以软磨硬泡国宴师傅几个月;为了做一碗正宗兰州拉面,她可以每天揉面至全身酸痛;为了学会活字印刷术,她可以到处走访探寻传承者。正是有这样一份对向往生活的憧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方有她的火遍全球,方有她让中华文化走入千万外国网友心房的心愿,方有“讲好”中国故事与文化的可能性。我们亦应向她学习,抱持着对传统田园文化的热爱,肩负起讲好中国文化的重任,令世界领略这多元而美丽的当代中国所折射出的文化光芒。(论述李子柒传承、弘扬中华田园文化方面的意义以及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查拉曼曾言:“一个忘记自己文化的人是不可饶恕的。”虽然我们在城市中生活,但却不可完全将自身与田园剥离,而应主动接近田园,领略那乡土里升腾的文化因子,在继承中与世界交流共鉴,展中华之大美文化。从而令当代中国,在蝉鸣犬啸中展多元之姿;令自身,如李子柒一般,在文化画卷中着墨留名。(引用名人名言,发出呼吁,照应标题及开头部分),心怀豪迈 问鼎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