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编号蒙特梭利教师观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413300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36编号蒙特梭利教师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436编号蒙特梭利教师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436编号蒙特梭利教师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436编号蒙特梭利教师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436编号蒙特梭利教师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36编号蒙特梭利教师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6编号蒙特梭利教师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特梭利教师观 (一)教师的角色 帮助儿童生命成长的启导者;设计者;教育环境的提供者;儿童工作的观察者; 自由活动的保障者;儿童发展的协助者;儿童与家长的沟通者。 (二)教师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1 必须懂得蒙氏教育的原理和教学法 2 必须懂得如何操作使用教具 3 具有为幼儿设计适合其成长的综合素质 4 具有对幼儿耐心、爱心的优良品质 5 教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 6 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与幼儿一起成长 (三) 教师必须从事的工作 1、 观察与了解儿童,并适当记录。 2、 对有价值的事物的启蒙。 3、 引导、诱发孩子的活动欲望。 4、 对集中工作的引导。 5、 团队精神与社会性的培养。 6、 对儿童自由

2、的保障。 7、 提供准备好的环境。 8、 协助儿童独立。 9、 示范新教具的使用方法。 10、接受孩子的请求检查。 11、摆放整齐教具。 12、对干扰他人的孩子要及时引导 五、十一大特点: 1、 以儿童为中心。 2、 不教的教育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4、 教师是催化者、是预备者、协助者、引导者、收集者。 5、 注重智慧和品格的培养。 6、 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 7、 混龄教学 8、 全方位教学 9、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10、排除奖惩制度 11 教学成果的突发性显现 为什么要选择蒙特梭利教育法 一、蒙氏教育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既重视幼儿的认知发展,又重视幼儿的社会 性发展;既重视

3、智力因素,又重视非智力因素幼儿教育改革潮流。通过蒙氏教育 可以培养孩子以下方面的品质: 1 喜爱秩序 2 喜爱安静 3 对真实的执着 4 喜爱学习 5 自由探索(从发现中学 习 ) 6 学习的主动性 7 学习的专注力 8 学习的持续力 9 独立性 10 自律性 11 自 信心 12 轮流与等待 二、 以感官教育为基础,通过感官教育发展幼儿的心智能力。认为 幼儿期是感 官发展的敏感期,幼儿感知敏锐,感官教育就是训练感官,发展视、听、味、嗅、 触等感觉能力。 三、有系统完备的教具。 每一种教具都具有它本身的独特教育内容,并有自动订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能 够从发现中去学习。 四、 具有训练有素的教师

4、作保证。 要想成为蒙氏教师必须在专门机构取得合格证书方可取得资格 蒙台梭利儿童观 发现“童年的秘密”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由 生理和心理两个胚胎构成的,即儿童不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 在,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儿童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并不立即表现出 来,他通过身体接收到外界环境中的信息并将其储存到自身的精神体内,经过适 宜的信息刺激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这种内在的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 的,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师和父母要仔细地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去 发现儿童身体、精神、智力与个性自然发展的秘密。 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5、蒙台梭利说,人并不只在大学里才发展,而是在出生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心 智的成长。在生命的头三年中,其发展的程度最为可观。每个孩子都有自发的学 习潜力,幼儿尽管缺乏经验,但他们所拥有的最丰富的潜力能使他自己适应外部 世界,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力,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取各种印象和文化模 式,并且有一定选择的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理。 “吸收性心智” 是一种内在的助力。 蒙台梭利认为, 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 可以借助经验来学习,而孩子从黑暗的母体中来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带来任何经 验。但是,孩子随时都有吸收新知识的欲望,并且有一种内在的特殊力量来帮助 他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成长

6、所需要的事物。“吸收心智”这种内在助力会驱使儿 童“潜意识”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各种印象,就如同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 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不停地探索、快速 积累、 储蓄。 而这种潜意识的吸收到三岁以后, 则发展为有意识的吸收。 儿童在 “吸 收性心智”驱动下学习,速度十分惊人,为以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教育则 要注意充分发挥儿童三岁前的这种功能。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儿童不同阶段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当一个心理 个性阶段结束时,另一个阶段随之而来,“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蒙台 梭利发现,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其成长期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7、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三岁,这是无意识的成长与吸收阶段。情绪与智力发 展的内在结构则由“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等功能来完成。这一阶段幼儿表 现出无穷的精力与兴趣。 第二阶段:三岁到六岁阶段,幼儿逐渐有意识地吸收各种知识,是个性形 成期阶段。 儿童在内心逐渐形成秩序与服从的观念, 并且发展出现实世界的模型, 为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六岁到九岁阶段,儿童已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与艺 术上的技能,发展自己的生活文化和能力。 第四阶段:九岁到十二岁阶段,孩子已准备好以开放的心灵去吸收世界的 各种知识,此时,他们会拼命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不同的是他们能自主性 的学习,而且不

8、在受限于身旁环境的范围,他们的触角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 个领域,碰到的机会将会影响他们一生对智能方面的兴趣。 第五阶段:从十二岁到十八岁阶段,这是深入发展兴趣的阶段,此时的青 少年身处巨大变化的时期,对事物和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将选择日后自己一生 的努力方向。 儿童具有自然发展的生命力 蒙台梭利认为,从胎儿出生一直到生命结束的全过程,生命是自然而然 发展的。所有儿童都具有自我成长发展的生命力。这种成长不是随意的,而是由 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充满着秩序和规律,是一种自然法则。她形象地比喻老 母鸡生下蛋之后,它能做的也只是供给蛋温暖。至于蛋壳里的胚胎如何变成小鸡 就得靠蛋壳内的小生命自己去一步

9、步长大和破壳而出的行动来完成了。 老母鸡无 论如何的着急也控制不了蛋壳里的小生命的成长。 蒙台梭利从观察中发现,人的生命发展,来自于自己的内部力量,是由 自己的不断活动来完成的,而这种自我活动是具有预定计划的。如人类受精卵开 始成胎,此时就含有了“未来成为人”的这一预定计划,按着预定计划自然定下 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通过不断的自我活动,就完成了伟大的生命。 如幼儿逐步成长的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理论:一个月抬下腭;两个月挺胸;三个月 翻身、伸手够物;四个月支撑坐立;五个月抓玩具;六个月坐童椅抓垂下物;七 个月独立坐;八个月初步会爬、扶着能站;九个月自抓家具能站立;十个月熟练 爬行;十一个月

10、扶着手走;十二个月拉着物体走;十三个月牵着手上楼梯;十四 个月自己站立;十五个月自己独立走路; 以上说明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规律,儿童的发展更是要按照 预定计划一步一步进行的,这一计划的实现要靠“自我实现过程”来完成。那么 儿童的“自我实现过程”要靠什么来推动呢?要依靠儿童内在的需要。从儿童教 育上来说,为了驱使儿童内在需要的满足,就必须注意给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 学习环境, 就像 “老母鸡给小鸡提供温度” 一样, 促使其生命自然地成长与发展。 儿童具有敏感期 荷兰生物学家德费里从动物身上发现了敏感期,蒙台梭利受到很大的启 发。她经过反复观察、了解、实验、研究,发现儿童也有敏感期。她说

11、:“敏感 期系指一个生物刚生下来,还在成长的时候,所获得的一种特别的感觉力。” 在敏感期间,儿童受到一些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刺激他对周围环境不 同物体产生兴趣。实际上,这种内在的力量就是对环境的爱。并不是一种情绪上 的刺激, 而是一种知性的欲望或爱, 促使儿童去看、 去听、 去发展。 蒙台梭利说 : “正 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 他们 能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 “敏感期”是自然赋 予儿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它使儿童内部产生一种活泼的冲动,并产生强烈的 欲望,进行惊人的行为以完成该时期发展的使命。儿童在敏感期期间的学习使

12、他 能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出对他的成长适合的必要条件。 敏感期如同一道内在放射 的光芒或是一组供给能量的电池,促使儿童对某些事物(事情)敏感,表现出极 大的兴趣,而对其他事物漠不关心。因而当某种特定的敏感性在儿童身上发生时 就像是一道光线只照在某些物体上,而不会照到其他物体上,这种被照射到的物 体就成为儿童的整个世界。 此时在儿童内部有一种能运用这些物体来帮助其成长 的独特潜能,使儿童充满活力与狂热,凡事容易,每一个努力都是能力的增进, 直到另一崭新的功能或动作突然以爆发性的威力出现为止。 蒙台梭利认为,敏感期的出现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机,成人应 追随幼儿的成长来认识孩子的关键时期何时出现

13、,以及进一步抓住这“金不换” 的机会,适时地顺着敏感期的引导充分发挥潜能。如果错过了敏感期这宝贵的时 机再设法去弥补就为时已晚,这就意味着儿童可能会变得无助且笨拙,还将丧失 克服困难的能力。 儿童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适应环境”是儿童具备的基本能力。蒙台梭利说:“我们的教育方法 是由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所确定的。 众所周知, 我们的教育学认为环境是如此重要, 以至于把它作为整个体系的中心。”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重点是环境教育。之所以确定为环境教育是因为蒙 台梭利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具有适应环境的本能,如果不能适应,人的基本能力 便无从发展或可能消失,严重的甚至导致不能生存。蒙台梭利举例说,1920

14、年 印度发现的两个女狼孩,一个两岁,一个八岁,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生活环境,同 狼生活在一起, 她们养成了与狼一样的生活习惯, 口不会吸吮, 两手不会抓东西, 连声音也发生了变化,夜晚常常不睡觉,不会站着走路。这两个小孩虽具有人类 遗传的本质,但是因为从小不在人类的环境中生活,所以一切生活方式都不能适 应人类环境,也就不能发展出人类的特征。 1998 年 7 月 10 日的北京青年报上登载了这样一篇实事报道,题目 是花季少女成笼中呆鸟少女翟泽莉十年未出屋。报道说,翟泽莉小时候 同正常儿童一样,上幼儿园,能说会跳,会讲故事、做游戏,惹人喜爱。七岁后 因家庭生活困难,小莉的父母不准她读书,整日把她反锁

15、在家里,不与外界接触 长达十年之久。当记者见到小莉时,她身体瘦弱,发育停滞,语言退化,害怕见 人,其智力和身体都如一个儿童。见到记者只知道一个劲儿地叫“老师”,还忙 着吃糖,别的什么也不会说。记者问她话,她已经不会交流。十七岁的少女完全 成了一个废人。只会叫“老师”,是她在幼儿园时留下的记忆。因此推论,智能 的成长除了先天年龄的限制而呈一定的发展规律外, 环境的好坏是促使智能成长 快速或者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能给儿童一个非常丰富也能提供学习刺激的 环境,儿童在这个环境中就会迅速地适应。 2001 年 4 月,中央电视台介绍了弱智青年乐队指挥舟舟的故事。舟舟是 一个弱智青年,当时的实际年龄

16、是二十三岁,而智力只有三岁。他之所以能够成 功、自如、潇洒地指挥大型乐队演出,显现他特殊的才能,是因为他父亲在艺术 剧院工作,专业是大提琴演奏,因为舟舟是个弱智孩子,剧院破例让他出入,使 他得以从小在艺术氛围环境中长大, 对音乐有特殊的敏感, 智慧趋向得到了开启。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主宰一个人耳聪目明的最大关键,对一个人的影 响远比遗传重要,它基本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前景。在儿童教育上,后天环境的 影响能够弥补个人先天的不足,诱发内在的潜能,使人性导向正常化的发展。 儿童在“工作”中成长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阶段是一个形成、创造与建构的时期,唯有透过工 作才能逐渐形成各种运作的能力,而成为人。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事实上就 是以儿童工作为其核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 工作人性理论是蒙台梭利教学的中心 思想,也是她最伟大的贡献。 蒙台梭利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由认知而来,认知则经由感官与外界环境 的互动积累而来。而手正是感官最敏锐的触角,也是与环境互动最频繁的媒介, 所以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