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 第五章 控制器设计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411400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机工程学 第五章 控制器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机工程学 第五章 控制器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机工程学 第五章 控制器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人机工程学 第五章 控制器设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人机工程学 第五章 控制器设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机工程学 第五章 控制器设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机工程学 第五章 控制器设计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5 章 控制器的设计,主讲:苏 胜,控制器的分类,1,手控操纵器设计,2,脚控操纵器设计,3,编码设计,4,控制器选择、布置原则,显示器与控制器的相合性,5,6,Conteroller Design,5.1控制器的分类,定义操纵装置(控制器)是将人的信息输送给机器,用以调整、改变机器状态的装置。 一、控制器的分类 1.按操纵控制器所用的身体器官或行为分类: 手动控制器 脚动控制器 言语控制器 在多数控制作业中都采用手动控制器,当手处于高负荷状态时,可考虑采用脚动控制器。,2. 根据输入信息的特点分类 1)离散控制器: 可调出有限的、确定的几种状态,状态变化是跃变式的。 2)连续调节控制器:

2、 可在一个连续体上调节,状态变化是平滑、跃进式的。,5.1控制器的分类,3. 按控制器运动的类别的不同 1)平移式控制器 平移式控制器又可分为: 摆动控制器 如:手挡 按压控制器 如: 按键 滑动控制器 如:拨钮 牵拉控制器 如:电锯 2)旋转控制器:如方向盘、旋钮。,5.1控制器的分类,5.1控制器的分类,5.1控制器的分类,二、控制器的编码设计 1、形状编码 2、位置编码 3、尺寸编码 4、颜色编码 5、符号编码 6、表纹编码 7、操作编码,5.2 控制器的编码设计,1. 形状和表纹编码 形状编码是将不同用途控制器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以便使各控制器彼此之间不易混淆。 人通过触觉辨认形状的能力

3、比辨认大小的能力强,编码时应选择与控制功能相关联的形状,形状应简单,有助于操作者对其译码 。表纹编码依赖于触觉反馈,一般与形状编码同时使用。,5.2 控制器的编码设计,2. 位置编码 若有充裕的工作空间,此时控制器可按视觉位置定位。,5.2 控制器的编码设计,3. 尺寸编码 亦称大小编码是通过控制器的尺寸大小不同来分辨控制器,因此,控制器的大小之间的尺寸等级差必须达到触觉的识别阈限。,大小编码不如形状编码有效,一般不宜超过3个。,5.2 控制器的编码设计,4. 颜色编码 将不同功能的控制器,涂以不同的颜色,以示彼此之间的区别,称为颜色编码。 宜安装在照明较好,操作者实现可及的空间,所用颜色不宜

4、过多,应使用有标准意义的表示色,颜色编码一般与其他编码同时使用。,5.2 控制器的编码设计,5. 符号编码 在不同控制器的上方或侧旁,标注不同的文字或符号,通过这些文字或符号区分控制器,即为标记编码。 1)采用文字:应是简短的,采用操作者熟悉的术语给出控制功能,如,“开”,“关” 。 2)采用图形符号,应尽可能以常规的方法,采用通用符号。 但采用这种方法需要良好的照明和较大的空间,易出错。,5.2 控制器的编码设计,6. 操作方法编码 采用操作方法编码时,每个控制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驱动方式,如,拉,推,旋转,滑动,按压等。,5.2 控制器的编码设计,7、编码设计的总原则 所有编码需易辨认、有区别

5、 编码与其功能间有逻辑上的关系 尽量使用标准化代码 编码间多进行混合使用,以增强其识别性,5.2 控制器的编码设计,三、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 (一)、执握柄(操纵把)的设计 1、手的解剖学因素 (1)手部肌肉构成 (2)手部肌肉特性 指球肌,大、小鱼际: 肌肉组织发达、减震好、施力大 指骨间肌,掌心: 肌肉少、减震差、易疲劳、操作准确性低,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50mm时欧洲人握力最大,亚洲人4050mm之间。),2、执握柄(操纵把)的设计 (1)原则:充分考虑手部生理特征 (2)执握柄形式 1)圆弧型 与掌心、指间肌接触面大 适于用力小、瞬间操作 2)直线型(宽手把型、扁平型) 与掌心

6、、指间肌接触面小 适于用力大、长时间操作 (3)建议尺寸(直径),30-32mm,22-35mm Min7.5mm,Min5mm,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一般手工具物理特徵的案例分析羊角锤执握柄设计,羊角锤的形式及结构分析,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铁锤的特征与可能受影响的敲击效率分析表,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握持位置B处 握持位置C处,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一般手工具物理特征的设计指南,(二)按钮设计 1、作用:常用作系统的启动和关停。 2、形状:常为圆心和矩形、椭圆形。 3、尺寸:按纽的尺寸主要按成人手指端的尺寸和操作要求而定。 (1)圆弧形按

7、纽直径以818mm 为宜; (2)矩形按纽以10*10、10*15或15*20为宜 (3)按纽应高出盘面512mm (4)行程为36mm (5)按纽间距一般为12.525mm,最小不得小于6mm。 4、阻力:1.4311.35N,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三)按键设计 1、形状:常为圆心和矩形、椭圆形。 2、键面形式:凸键 平键 凹键 3、尺寸:按纽的尺寸主要按成人手指端的尺寸和操作要求而定。 (1)按面直径以1220mm 为宜; (2)按纽应高出盘面512mm (3)行程为57mm (4)间距大于6mm (5)按纽间距一般为12.525mm,最小不得小于6mm。,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

8、计,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四)拨钮(钮子开关、肘节开关)设计 1、用途:开关专用,不具有调节功能。 2、形状:见下图。 3、尺寸: (1)拨钮直径以325mm 为宜 (2)开关长度12.550mm (3)行程角度为4070 4、阻力:2.8311.34N,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五)旋钮设计 1、用途:调节及开关控制。 2、分类:指针旋钮、常规旋钮。 3、尺寸: (1)直径:定位旋钮: 3575mm ;连续旋钮: 1075mm (2)高度:定位旋钮: 2050mm ;连续旋钮: 1525mm (3)行程角度为1590 4、阻力:定位旋钮 1218N ;连续旋钮:24.5N,连续旋

9、转钮(控制范围超过360o),定位指示旋钮(控制范围有固定的边界限范围有固定的边界限制),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2020/9/20,第 27 页,(六)方向盘的设计方向盘的要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方向盘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有:方向盘平面间的夹角a、方向盘的直径D和方向盘的构造三个问题,夹角的大小取决于不同车型驾驶员的位置,直径的大小取决于司机施力的舒适性限度。1a、D的取值范围 方向盘夹角 直径 卡车及公共汽车: 15o30o 400mm左右 (这也是一般车辆的取值范围。) 大型载重车辆: 0o 450500mm。 小卧车、小卡车: 45o60o 350400mm。,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

10、,2020/9/20,第 28 页,2方向盘的构造(1)截面直径在1928mm之间。 (2)下缘凹点间距: 19mm左右。 (重型车辆的驾驶盘为便于用力常在轮缘下部作出波浪形 ),图1 方向盘的椭圆形截面轮辐,图2椭圆形截面轮辐,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2020/9/20,第 29 页,汽车方向盘最大转角为120o ,这样可以保证在急转弯时,驾驶员能双手握住方向盘而不必倒手。汽车方向盘与车轮转动角度的比值可取1.53.0,如图3所示(方向盘与车轮 )。,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2020/9/20,第 30 页,为驾驶中省力,同时也为车辆自动保持直线前进,转向机构应设有自动归复到保持直线

11、前进位置的复位装置。有些小型车辆设计了可调整方向盘角度的结构,方向盘立柱的倾角可调,一般可调范围在15o以内。调整方向盘的角度,一是为了应不同体形驾驶员的舒适度需要;二是为了使方向盘不遮挡观察仪表的视线,如图4(可调节方向盘 )。,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2020/9/20,第 31 页,3安全设施发生撞车事故时方向盘对司机最为危险,方向盘的安全设计:轮缘外层应用软体材料,驾驶部位的仪表及台面及台面均应较软的包敷材料;立柱应低于手轮平面,以免撞车时插到司机的胸部,对于高速汽车需要低得多些;高级轿车在方向盘中央设置了一个空气袋,平时折合在立柱顶端的一个圆盆中,一旦汽车发生碰撞使汽车骤然停止时

12、气袋就会自动充气,以保护司机的面部和胸部,如图5。同时还应保证快速排气,及时排气,以免造成司机窒息。,5.3 手控式操纵器的设计,四、脚动控制器的设计 1、脚控制器的使用前提: (1)需大力操作时; (2)精度要求不高时; (3)手操作负荷过大时; (4)非立姿操作时。,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2020/9/20,第 33 页,2、脚动控制器的形式,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2020/9/20,第 34 页,3、脚动控制器的适宜用力,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2020/9/20,第 35 页,4、脚踏板控制的设计: (1)各种踏板效率比较,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2020/9/20,第 3

13、6 页,(2)、脚踏板与操纵方式,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2020/9/20,第 37 页,(3)、脚踏板结构形式,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2020/9/20,第 38 页,(4)、不同坐高的脚踏板高度设计,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6)脚踏板布置设计尺寸: 1)椅前76.2-88.9mm; 2)据椅面高50-178mm; 3)偏离人体中心:小于75-125mm时出力最大;,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2020/9/20,第 40 页,(5)调节型踏板设计 调节踏板有以鞋跟为转轴的(见图1)和脚悬空的两种。 以鞋跟为转轴的踏板典型例子:踏板下的舒适角不大于20o,一般控制在15o左右,每脚

14、与人的中线叉开10o15o为宜(见图2) 。,图1 以鞋跟为转轴的踏板,图2 脚的舒适叉开角度,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2020/9/20,第 41 页,(6)踏板开关设计 脚踏开关多用于定位操纵,要很好地安排它的位置,使操作者在不影响稳定性的情况下即能使用,还要避免发生误踏的危险。给出了踏板开关的形状和尺寸,踏板的转角不宜超过10o,转角太大需将脚抬离地面才能操作,操作者单脚承重,很不安全。 如果要求双脚均能踏动,或操作者连续不断改换位置时也能踏动,最好采用踏动标杆,踏动标杆距地面不应超过15cm,但伸长度不要大于15cm。,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2020/9/20,第 42 页,踏板

15、开关操纵,5.4 脚动控制器的设计,1、 各种控制装置的使用功能,五、控制器的选择和布置原则,5.5 控制器的选择和布置原则,2020/9/20,第 44 页,2、 各种控制装置的使用情况比较,5.5 控制器的选择和布置原则,2020/9/20,第 45 页,3、 不同工作情况下选择控制器的建议,5.5 控制器的选择和布置原则,4、控制器的排列,1主要控制器;2紧急控制和精确调节的次要控制器; 3其他次要控制器的可取限度;4次要控制器的最大布置区,5.5 控制器的选择和布置原则,5、控制器的间距 在控制器的设计中,各控制器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距,以免在操作某个控制器时会碰触到与他相邻的控制器,但

16、间距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加操作者四肢不必要的运动量。 控制器不同,间距也不相同。 (详见P115表5-22),5.5 控制器的选择和布置原则,6、控制器的布置原则 1)重要性原则:按照每个控制器的重要程度决定其位置,安排优先权。 2)使用频率原则:按照每个控制器在完成任务中使用的频率决定其位置,安排优先权。 3)功能原则:按照控制器的功能关系安排其位置,将功能相同或相关的控制器或显示器组合在一起。 4)使用顺序原则:对使用顺序固定的控制器,按他的使用顺序安排位置。 5)控制器间要留有适当的间距,5.5 控制器的选择和布置原则,5.5 控制器的选择和布置原则,六、显示器与控制器的相合性 1.控制显示比 控制显示比(简称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