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判断题-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410490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判断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判断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判断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判断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判断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判断题1.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根据法定方式进行或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才能产生生效的行为。B.正确2.行政行为被确认无效后即自始至终都不发生法律效力。B.正确3.行政立法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A.错误4.行政许可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A.错误5.行政强制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的财物和人身自由。B.正确6.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仅为物和人。A.错误7.行政主体因公共利益需要,单方面解除合同是行政合同消灭的原因之一。B.正确8.行政指导是一种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方双方的意思表示行为。A.错误9.申诫罚又称精神罚、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谴责和警戒。B.正确1

2、0.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直属机构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关于行政处罚规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的罚款的行政处罚。B.正确11.对于某一既违反公安法规又违反工商法规的违法行为,在公安机关作出罚款处罚决定以后,工商机关仍然可以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B.正确12.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A.错误13.在一般情况下,警告可以适用于任何违法行为。B.正确14.依照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能将行政处罚实施权委托给其他组织。A.错误15.行政监督不直接引起法律后果的产生。A.错误16.在政

3、府系统内部,上级行政机关有权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而下级行政机关对上级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没有监督权。A.错误17.审计监督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B.正确18.行政不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人员的违法。A.错误19.罢免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之一。A.错误20.权力机关一般对行政机关不合法或不适当的决定、命令、规范性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采用撤销的方式,追究责任,实施监督,并有权对政府组成人员追究行政责任。B.正确1.行政救济制度就是国家有关机关对行政争议作出反应,为解决争议,补救相对方受损权益而建立的。B.正确2.对于行政机关来说,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自我监督

4、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行政相对方来说,行政复议是对其被侵犯的权益的一种救济手段或途径。B.正确3.行政复议不是一种行政行为。A.错误4.行政复议不只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它还解决民事争议和其他争议。A.错误5.一般情况下,与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成为行政复议申请人。A.错误6.行政机关无论何种情形都不能成为行政复议申请人。A.错误7.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组织是被申请人。B.正确8.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A.错误9.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

5、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B.正确10.行政赔偿即行政侵权赔偿。B.正确11.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侵犯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的,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国家均应承担赔偿责任。A.错误12.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B.正确13.某县税务机关委托某个体餐馆代征宴席税,餐馆老板超额征收,引发行政赔偿,此时,委托的县税务机关为行政赔偿义务机关。B.正确14.行政先行原则是指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之前,应先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处理。A.错误15.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B.

6、正确16.行政赔偿诉讼不可以适用于调解。A.错误17.我国赔偿诉讼的举证制度依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即赔偿义务机关负免责、减责的举证责任。B.正确18.追偿制度的实质就是国家代表行政机关对过失行政人员及受委托组织和个人的追偿权。A.错误9.赔偿义务机关在行使追偿权时,应允许被追偿者行使抗辩权,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说明原因,举出理由,还可要求减免追偿责任。B.正确20.在行政赔偿中,返还财产只能适用于物质损害,尤其是在物品失去控制的情况下。B.正确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

7、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4、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相对方申请为前提。5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6、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7、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8、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9、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三类。10、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公定力、确定力、约束力、

8、执行力11、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12、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13、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14、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15、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分配是指各种主要法律渊源形式在设定行政许可上的权力配置。16、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17、根据行政许可法第60条和第61条的规定,行政许可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两种。18、行政强制的对象是向对方的财物和人身自由

9、19、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20、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直接磋商等方式21、行政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22、行政命令式行政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对相对方科以义务的行为23、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命令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24、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是警告和通报批评25、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26、人身罚主要有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两种形式27、行政监督属于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同等重要28、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2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

10、主要有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30、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3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32、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33、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34、追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补”式的追偿:一种是“先陪后追”的方式35、把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即复议前置原则,是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3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方式为开庭审理37、我国行政诉讼所规定的管辖主要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38、特殊地域管辖又可分为专属管辖和共同管辖39、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

11、讼代理人40、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41、起诉应以书面方式,即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42、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43、任命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集结案方式。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使用调解。44、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有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两种方式45、行政案件的执行程序必须按一定的方式提起。提起的方式有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46可定案证据的特征是: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47、根据证据的变现形式,可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48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记性审查的专门活动49、行政判决分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50、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的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51、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自由裁量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52、执行根据是指人民法院据以采取执行措施的生效法律文书53、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由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使具有行政行为得以实现的制度。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