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1-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5374926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内能练习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讲学稿内能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分子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越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物体的漫度降低,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D物体的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2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高度越高,物体内分子势能就越大 B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内分子势能越大C物体的体积减小了,物体内分子势能也减小 D物体的体积减小,分子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3设分子甲和分子乙相距较远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忽略不计,现让分子乙固定不动,将分子甲由较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再靠近为止,在这一过

2、程中( )A乙分子力总是对甲做正功 B甲分子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分子力对分子甲做正功,然后是分子甲克服分子力做功D分子力先对甲做正功,再做负功,最后又做正功4下列现象中,哪些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A打开电灯开关,灯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夏天喝冰镇汽水来解暑C冬天搓搓手,会感觉到手变得暖和起来 D太阳能热水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逐渐升高5下列有关物体内能改变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外界和物体传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 D物体向外放热,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6把浸有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

3、快速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空气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醚的燃点,使浸有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 )A做功可以升高物体的温度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D做工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7对于热量、功、内能三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功、内能三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相同 B热量、功两个物理量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C热量、功、内能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相同 D热量、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8关于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可能发生的?( )A机械能增大的同时,内能也在增大 B机械能减小的同时,内能也在减小C机械能增大的同时,

4、内能却在减不 D机械能减小的同时,内能却在增大9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B.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 C.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10.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A.具有机械能 B.没有机械能C.具有内能 D.没有内能11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 ) A.分子间的有相互作用力 B.分子间有相互排斥的力C.分子间没有空隙 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关于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 ) A.砂轮磨刀有内能转化为动能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壶中水沸腾时壶盖跳动是水的动

5、能转化为壶的动能D.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3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 )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14在下列现象中,通过做机械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利用电炉把水烧开 B.冬天里两手互相摩擦使手暖和C.冬天天气寒冷时要生火取暖 D.用电焊机焊接金属使金属熔化15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比液体容易压缩,主要是由于( )A、气体分子之间有较大的间隙,而液体分子之间根本没有间隙B、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作用比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作用大得多C、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大而液体

6、分子之间的空隙非常小D、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大16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A、两决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 B、水蒸汽推动活塞做功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 D、用太阳灶烧水17下列各种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是( )A、气体容易被压缩 B、铁棒折断后很难再合成整本C、气体会无限地扩散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18从能转化的观点来看,摩擦生热的现象是( )A、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内能转化为动能19.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 ) A.分子之间距离很大 B.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7、 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小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速度增加,内能一定增加21.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0冰不具有内能C.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内能也变化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 B.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有内能的物体可能无机械能 D.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23.下列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B.物体的高度C.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 D.物体的

8、温度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B.温度越高,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越快C.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 D.温度越高,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25.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温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B.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C.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26.下面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A.热传递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C.摩擦生热 D.今天天气很热27.物体从粗糙的斜面上滑下来

9、,则 ( )A.机械能不变,内能不变 B.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C.机械能减小,内能减少 D.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28.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 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二、填空题29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能30.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所具有的内能就越_。31. _和_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0、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的。冬天为了取暖,可以双手不停地搓擦,也可以向手上呵气,前者是靠_改变手的内能,后者是靠_改变手的内能。32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_,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填“变”“增大”或“减小”)33.若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暴晒,将通过_的方法使它的内能_(填“减小”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暴晒。34“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_现象,说明_3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和_。但其实质不同,_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_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36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的方法使火柴燃

11、烧,后者是用_的方法使它燃烧。37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38.水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这一事例说明气体分子在_。39.两小滴水银靠在一起,就变成一大滴水银,这说明水银分子间存在_力:水银不易被压缩,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力: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后,鸭蛋就变咸了,这是_现象。九年级物理内能同步练习题一、填空题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与_的总和.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的多少叫做

12、热量,热量单位是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物体吸收热量,_能增加.3.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能、_能,同时还具有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能.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温度降低时,内能_.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温 度 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温度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使空气的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二、选择题6.物体的内能是指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 B. 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7.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A.甲的内能比乙大 B. 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 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9.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铁块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