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电子学基础习题解答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74167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电子学基础习题解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医学电子学基础习题解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医学电子学基础习题解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医学电子学基础习题解答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医学电子学基础习题解答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电子学基础习题解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电子学基础习题解答课件(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子学基础习题解答,制作:黄亚洲2011,教材:电子线路(第四版) 梁明理 邓仁清 主编,2,1、图中 =6V,r1=0.2, =4.5V,r2=0.1, =2.5V,r3=0.1,R1=0.5,R2=0.5, R3=2.5,求通过电阻R1、R2、R3的电流。 (用基尔霍夫定理求解),绪论 习题1,绪论,3,解:如图所示,有:,解得:,绪论 习题1,4,解得:,或,绪论 习题1,5,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 , , , , 。求通过 的电流 有多大?,2、,绪论 习题2,6,解:戴维南定理求解,如图所示,有:,绪论 习题2,7, 诺顿定理求解,如图所示,有:,绪论 习题2,8,1.2解: (

2、1) 由 得: 当 时,(2),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的特性 习题 1.2,教材 P50,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的特性,9,1.5 解:,(a) (b) (c) (d),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的特性 习题 1.5,教材 P51,10,1.7 解:,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的特性 习题 1.7,教材 P51,11,1.9 解:(1),电路能正常工作,(2),电路不能正常工作,(3), 稳压管可能被烧坏,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的特性 习题 1.9,教材 P52,12,1.12 解:,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的特性 习题 1.12,教材 P52,13,2.1 解:(a) 能正常放大; (b) 不能正常放大,输入端交流短路; (

3、c) 不能正常放大,C结反偏不能满足; (d) 不能正常放大,VGS0不能满足。,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1,教材 P130,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14,2.2 解:,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2,教材 P130,15,2.4 解:,由教材P132图P2.3(b)知:,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4,教材 P130,16,2.5 解: 不带负载RL时,IC = hfeIB = 1.5mA,VCE = VCCICRC = 7.35V,直流通路,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5,教材 P130,17,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5,教材 P130,18, 带负载RL时,,IC = hf

4、eIB = 1.5mA,直流通路,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5,教材 P130,19,2.7 解:,VCEQ = VCCICQ(RC + RE) 5.74V,直流通路,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7,教材 P132,20,Ri = hie / RB1 / RB2 hie = 1.1k Ro = RC = 5.1k,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7,教材 P132,21,2.8 解:,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8,教材 P132,22,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8,教材 P132,23,2.9 解:,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9,教材 P134, 当 时,,即 和 振幅相等,相

5、位相反。,24,2.10 解: ,VCEQ = VCCICQ(RC + RE1+ RE2) 3.72V,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10,教材 P134,25,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10,教材 P134,26,2.12 解:,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12,教材 P135,27,2.17 解:,第二章 放大器基础 习题 2.17,教材 P137,28,29,30,如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设 RC = RL = 3k, Re = 820,Rb = 240k,VCC =12V,三极管 的 hfe = 50, ,试估算放大电路的静 态工作点以及Av、Ri和Ro 。,补1:,31,解:为了

6、估算静态工作点,先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 路,如图所示,根据直流通路的基极回路可得:,IBQRb + VBEQ + IEQRe = VCC IEQ = (1+hfe)IBQ ,则,ICQ = hfeIBQ = 500.04mA = 2mAIEQ VCEQ = VCCICQRCIEQRe VCCICQ(RC + Re) = 12V2mA 3.82k = 4.36V,32,Ro RC = 3k,解毕,33,在图3.3.2所示的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中, 已知Rb1=2.5k,Rb2=7.5k,RC=2k, Re=1k, RL=2k,VCC= +12V,三极管hfe=30, 。 试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

7、点以及电压放大倍 数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如果换上hfe =60的三极管,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则静态工作 点有何变化?,图 3.3.2,补2:,34,解:,ICQIEQ = 2.3mA VCEQ = VCCICQ(RC + Re) = 12V2.3mA(2k + 1k) = 5.1V,35,Ro = RC = 2k,36, 若换上hfe=60的三极管,则根据以上计算可 知,VBQ、IEQ、 ICQ和VCEQ的值均基本保持 不变,即有: VBQ = 3V, ICQIEQ = 2.3mA, VCEQ =5.1V 但 即IBQ减小了。 计算结果表明,当值由30增加到60时,分 压式静态工

8、作点稳定电路中的Q点的位置基本 保持不变,这正是此种放大电路的优点。,37,在图3.5.2中,VCC=12V,Rb1=15k, Rb2=30k, =10k, =20k,RC1=3k,RC2=2.5k,Re1= 3k,Re2=2k,RL=5k,晶体管的hfe1=hfe2=40。试 求: 各级的静态值; 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 数; 该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图 3.5.2,补3:,38,解: 由于两级放大电路为阻容耦合,因此两级 的静态工作点各自独立,故:,第一级:,VCEQ = VCCICQ(RC1 + Re1) = 12V1.1mA(3 + 3)k = 5.4V,39,第二级:,VCE

9、Q =VCCICQ(RC2 + Re2) =12V1.65mA(2.5 + 2)k =4.575V,40, 电压放大倍数:先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如图所示。,Av = Av1Av2,41,Ri2 = / / hie20.87k,Av = Av1Av2 = (21.5) (68) = 1462, Ri = Ri1 = Rb1/ Rb2 / hie1hie1 = 1.3k Ro = RC2 = 2.5k,42,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补1、 在图示电路中,假设三极管的 hfe = 100,hie = 10.3k, VCC = VEE = 15V,RC = 36 k,Re = 27k,R = 2.7 k

10、,RW = 100,RW的滑动端处于中点,负载电阻RL=18k。求 静态工作点;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输出电 阻。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第三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习题 补1,43,则 ICQhfeIBQ = 1000.003mA = 0.3mA VBQ=IBQR =(0.0032.7)V =0.0081V =8.1mV VCQ=VCCICQRC = (150.336)V = 4.2V,解:,44,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其中,则 Avd =40,Ro = 2RC = 72k,Avc = 0,解毕,45,在图示电路中,假设三极管的hfe = 40,hie = 8.2k, V

11、CC = VEE = 15V,RC = 75 k,Re = 56k,R = 1.8 k, RW = 1k,RW的滑动端处于中点,负载电阻RL = 30k。 求静态工作点;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补2、,46,解:,VBQ=IBQR = (0.0031.8)V =0.0054V =5.4mV ICQhfeIBQ = 400.003mA = 0.12mA,式中,47,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则 Ad =50,其中,解毕,Rid = 2(R + hie) = 20k,Avc = 0,48,3.2 解:,教材P175,49,50,解毕,51,3.

12、3 解:,52,考虑到,有,则,解毕,53,3.4 解:,教材P176,54,解毕,55,3.7 解:,教材P176,56,补 1、试分别指出各电路级间反馈类型。,第4章 反馈放大器,第四章 反馈放大器 习题 补1,(a) 电流串联正反馈 (b) 电压串联负反馈,57,(c) 电压并联正反馈 (d) 电流并联负反馈,58,4.24.3 解:,(a) (b),反馈通路由R3、R2、R1构成;电压串联直流正反馈。,反馈通路由R2 、R3 、R1构成;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教材P231,59,(c) (d),由R6 、C3 、 R4、C2构成级间电压串联交流正反馈通路;R4、R5构成局部电流串联直

13、流负反馈通路;R4、C2构成局部电流串联交流负反馈通路; R7构成局部电压串联交直流负反馈通路。,由R6 构成级间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通路;R3构成局部电流串联直流负反馈;R4构成局部电流串联直流负反馈; R8构成局部电流串联交直流负反馈。,60,4.8 证明:,教材P233,61,4.9 证明:,教材P233,62,第5章 信号运算电路,教材P275,又 RF = 100k,5.2 解:由 得:,63,5.3 解:,由于“虚断”,i+= 0,因此i1 + i2 + i3=0,则有:,又由于“虚短”,即v= v,得:,教材P275,64,5.9 解:,教材P277,65,5.12 解:,66,

14、5.13 解:,67,5.14 解:,68,按下列运算关系式画出运算电路,并计算各 电阻的阻值。 vo=(vi1+ 0.5 vi2) (RF =100k) (CF =0.2F),补1、,解:,69,70,第6章 正弦波振荡器,补1、在图示电路中: 将图中A、B、C、D四点正确连接, 使之成为一个正弦波振荡电路,请将连线画在图上。 根据图中给定的电路参数,估算振荡频率。 为保证电 路起振,R2应为多大?,解: 将A与D、B与C连接 即可; 振荡频率 根据幅度平衡条件得 起振条件为R2 2R1,因此R2至少应为20k。,71,实验室自制一台由文氏电桥振荡电路组成的音频信号发生 器,要求输出频率共四档,频率范围分别为 20 200Hz, 200 2kHz,2 20kHz,20 200kHz。各档之间频率应略 有覆盖。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案对频率进行粗调和细调。已 有四种电容,其容值分别为 0.1F、0.01F、0.001F、 0.0001F,试选择固定电阻R和电位器Rw的值。,补2、,解:由 得:R7.96 k8 k R + Rw 79.6 k80 k 则 Rw = 72 k,72,电容三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