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二天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73625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二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二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二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二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六周第二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周第二天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踪影( ) 折断( ) 娴熟( ) 诡谲( ) 隽永( )正确答案:zng zh xin ju jun2思考问题将“我把一支歌向空中吐出”中的“吐”改成“唱”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不好。用“唱”显得很普通,而“吐”则具有一种力度,形容歌声强劲有力。3认识作者朗费罗是将欧洲的古典诗歌形式娴熟地运用于表达新情感新主题的第一位美国诗人,也是美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较短的抒情诗和十四行诗是美国浪漫主义诗歌中最好的篇章。语言淳朴,韵律谐和,雅俗共赏,抒情味浓,是朗费罗诗歌的共同特点。他的诗歌的体裁和风格非常的多样化:歌谣、十四行诗、叙事记、抒情诗、诗剧,他都一样的

2、娴熟。其诗歌的风格也能呈现出异彩而迥异:在生之赞歌村里的铁匠里,我们看到了作者讲奋斗、讲拼搏、兢兢业业、务实的诗歌风格,而在楼梯上的旧钟表有魂儿萦绕的房子浮木燃起的柴火里则体现了作者飘逸诡谲的诗风,箭与歌金色的夕照等诗见出了作者凝练、隽永的诗风,夜之颂和夜的降临则表现了作者轻灵、温馨的诗风,候鸟雨天雪花则使我们看出了作者在情与景的融合中创造出奇特的意境美的才能;船的建造是作者诸创作手法(叙事、抒情、比喻、象征)并用而构成的一个完美的统一体;失去的青春则体现了作者淳而又淳的抒情才能;作者也并不乏有活泼以及凄婉的诗风,前者是在孩子的时辰、后者是于积雪形成的十字架和顺遂自然中得到了体现。而且作者也善

3、于化典籍为神奇,譬如安狄米恩,一个月神和安狄米恩牧童,在作者笔下化出了一首意境多么美的爱情抒情诗。 4分享名句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富兰克林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高尔基到月亮上去不算太远;我们要走的最大距离还是在我们之间。戴高乐拓宽视野赏析朗费罗的生命赞歌生命赞歌(又名:人生颂)美朗

4、费罗3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告诉我:“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灵魂睡着了,就等于死了,事物的真相与外表不同。人生是实在的!人生不是虚无!它的归宿决不是荒坟;“你本是尘土,必归于尘土”,这是指躯壳,不是指灵魂。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超越今天,跨出新步。智艺无穷,时光飞逝;这颗心,纵然勇敢坚强,也只如鼙鼓,闷声敲动着,一下又一下,向坟地送丧。世界是一片辽阔的战场,人生是到处扎寨安营;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畜,做一个威武善战的英雄!别指望将来,不管它多可爱!把已逝的过去永久掩埋!行动吧趁着活生生的现在!心中有赤心,头上有真宰!伟人的生平启示我们: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而

5、当告别人世的时候,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滩上;也许我们有一个兄弟航行在庄严的人生大海,遇险沉了船,绝望的时刻,会看到这脚印而振作起来。那么,让我们起来干吧,对任何命运要敢于担戴;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要善于劳动,善于等待。郎费罗的生命赞歌,匿名发表于1839年,正是美国资本主义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它以饱满浓郁的激情,乐观向上的态度,唱出了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肯定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批判了人生如梦的悲观情调,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一精神是与当时的时代脉搏紧紧连在一起的,因而得到了多数人的共鸣,被誉为“真正美国心脏的跳动”。当时的著名诗人惠蒂埃(John. G. Whittie

6、r)读了此诗后赞叹说:“我们不知道作者是谁,但他或她绝不是等闲之辈。这九节单纯的诗,比雪莱、济慈和华兹华斯等人所有的梦想加在一起有价值得多。这首诗是呼吸着、充沛着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它是一个有为的世纪的精神蒸气机。”且不管这评论客观与否,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此诗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本诗四句一节,共计三十六句,分为九节。第一、二节,针对“人生如梦”的颓废论调,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生是实在的,人生不是虚无”。第三、四、五、六节进一步指出,既然生活不是梦,那就要抓住现在去实干,去行动。第七、八两节以伟人的榜样来激励人们,要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脚印,以给后来者以鼓舞,最后一节以更为激昂的声调总结全诗,首尾呼应,在“不断去收获,不断去追求”的强音中结束全诗。生命赞歌是西方第一首译为汉语的诗歌,由清咸丰年间户部尚书董恂以七言诗的形式率先译出。之后,新的译文相继不绝,有旧体,有新体,有格律体,也有自由体,在中国流传之广,虽不致妇稚皆知,却也颇有名声,稍懂点西方文学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的。这首诗之所以如此受人青睐,与它乐观向上的思想内容及娴熟完美的表现技巧是分不开的。它节奏明快,音韵自然,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大多数人的欣赏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