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四单元《荀子》《老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373411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四单元《荀子》《老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四单元《荀子》《老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四单元《荀子》《老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四单元《荀子》《老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四单元《荀子》《老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四单元《荀子》《老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四单元《荀子》《老子》选读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 第三、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星晨瑞历繁启蕃长畜积收藏B缀菽饮水 晖润不博 隆礼尊贤C楛耕伤稼 籴贵民饥 企者不立D轻偌寡信 未兆易谋 慎终如始【答案】C(A晨辰,B缀啜,D偌诺)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B(楚王后车千乘:后边跟着,形容词活用作动词)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禹以治,桀以乱以文之也报怨以德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申之以孝悌之义A BCD【答案】D(因为,用,把)4下列句

2、子中的“为”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皆知善之为善为大于其细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古之学者为己知之为知之ABCD【答案】D(因为,是,做,为了)二、(9分)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是以日退也B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C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D是以圣人犹难之【答案】AC(都是名状,B名动,D意动)6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禹以治,桀以乱C则王公不以为宝D五谷者,种之美者也【答案】BC(都是省略句,“以”后省略代词“之”)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继承了孔子、孟子的学说,并把他们的政治观点进一步发扬光大,

3、在政治观点上,他们都是一致的。B荀子的思想包含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他最早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观点。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D老子的文章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句子成为历代传诵的经典名句,如“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答案】A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乙亥北行日记(四则)(清)戴名世六月初十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

4、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十三日,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活其一邑。惜无有以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或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

5、抵逆旅主人宿。二十三日,宿东阿之旧县。是日大雨,逆旅闻隔墙群饮拇战,未几,喧且斗。余出观之,见两人皆大醉,相殴于淖中,泥涂满面不可识。两家之妻,各出为其夫互相詈,至晚乃散。乃知先王罪群饮,诚非无故。七月初二日,至京师。芦沟桥及彰义门俱有守者,执途人横索金钱,稍不称意,虽襆被欲俱取其税,盖榷关使者之所为也。涂人恐濡滞,甘出金钱以给之。惟徒行者得免。盖辇毂之下而为御人之事,或以为此小事不足介意,而不知天下之故,皆起于不足介意者也。是日大雨,而余襆被书笈为逻者所开视,尽湿,涂泥被体。抵宗伯张公邸第。盖余之入京师,至是凡四,而愧悔益不可言矣!因于灯执笔,书其大略如此。(选自戴名世集,有删节)注:乙亥北

6、行日记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戴名世从江苏江宁到北京途中的日记,自农历六月初九起,七月二日止。榷关使者:主管关税的人。张公:即张英,桐城人,时任礼部尚书。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甫行数里 甫:刚刚B遍叩逆旅主人门 逆旅:旅店C值其他出 值:遇到D乃知先王罪群饮 罪:怪罪【答案】D(罪:惩处,判罪。)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妇人汲井且浣衣若属皆且为所虏B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至晚乃散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盖榷关使者之所为也夫晋,何厌之有【答案】C(C项两个“乃”都当“才”讲,副词。)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7、正确的一项是()A初十日,所见的是一幅和谐安宁的农家风情图,这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的图景相似,作者特别赞美妇女也参与农业生产的“江北之俗”。B十三日,作者遇雨狼狈不堪,由雨后道路皆水联想到水利的重要,进而发出“苟得良有司,亦足活其一邑”的喟叹,表达出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心。C二十三日,记述了一件世态小事,绘形绘声地描写了酒徒猜拳、喧闹、谩骂以及醉后于泥淖中厮搏的情景,虽只有几十个字,但酒徒形象跃然纸上。D这四则日记所记述的是沿途风光和民情世风,只是一些日常见闻之事,并没有惊世骇俗的内容,但即小见大,从中可见到的是当时社会的缩影。【答案】C(“绘形绘声地描写了酒徒猜拳、喧闹、谩骂”不对。)第卷(

8、共120分)四、(23分)11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5分)_(2)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活其一邑。(5分)_【答案】(1)我看了十分羡慕他们,认为这一家之中,有万物各得其所的真谛,很遗憾自己远远不如他们(安适)。(2)私下感叹水利得不到修治,天下就没有办法治理了。如果得到好的官吏,也足以养活那一方百姓。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上葛天民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1)古诗常常借景抒情,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

9、析。答:_(2)本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注重炼字寄寓感情。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答案】(1)首联紧扣江边春雨的特点,写出了一个苍茫的空间,并用鸥鸟飞翔的形象,暗示悠闲自在的生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隐逸江湖的愿望。(2)“扑”字和“护”字用得最妙,通过拟人手法把“风”和“柳绵”写得很有人意,写出了诗人的惜春之情。花落时,让风去扑救它,表现出了诗人对春色的挽留;让柳绵去护春寒,而柳绵又无力,寄寓了诗人怅惘而无可奈何的感情。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此情可待成追

10、忆,_。(李商隐锦瑟)(2)执手相看泪眼,_。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而世之_,常在于险远,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三人行,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2)竟无语凝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五、(2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7题。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入闱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忽有人白:“报马来。”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家人因其醉,诳而安之曰:“但请睡,已赏矣。”王乃眠。俄又有入者曰:“汝

11、中进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场毕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家人又诳之如前。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又久之,长班果复来。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王亦倾跌。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子女皆笑。王醉

12、亦稍解,忽如梦醒,始知前此之妄。然犹记长班帽落。寻至门后,得一缨帽如盏大,共疑之。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怳,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床头人醒,宁不哑然失笑哉?顾得志之况味,不过须臾;词林诸公,不过经两三须臾耳,子安一朝而尽尝之,则狐之恩与荐师等。”(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家人又诳之如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