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内容-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5372936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内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内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金色花金色花 (作者: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 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 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 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 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

2、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 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世说新语两则 作者:【南朝】刘义庆 1、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 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 哥的长

3、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 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 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少年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 情。 2、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

4、,陈 太丘不再等候他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刚刚到。儿子元方当时才只有 七岁,正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 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陈太丘真不 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正午时,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更没有礼貌的事。”朋 友感到十分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就径直走入家门。 本文写“友人”不守约定、不讲信用的故事,反映了人要守约、讲信、懂礼,才 能受到别人的尊重的道理。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二、论语十二章 1、子曰: “学/而时

5、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6、/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 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

7、 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 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 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 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 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

8、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 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孔子(前 551前 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春 (作者: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

9、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 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 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 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

10、 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 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 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 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

11、趟儿似的,一 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 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秋天秋天 (作者:何其芳)(作者:何其芳) 震落了震落了/ / 清晨清晨/ / 满披着的满披着的/ / 露珠,露珠, 伐木声伐木声/ / 丁丁地丁丁地/ / 飘出幽谷。飘出幽谷。 放下放下/ / 饱食过稻香的饱食过稻香的/ / 镰刀,镰刀, 用背篓来装用背篓来装/ / 竹篱间肥硕的竹篱间肥硕的/ / 瓜果。瓜果。 秋

12、天秋天/ / 栖息在栖息在/ / 农家里。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向江面的冷雾/ /撒下撒下/ / 圆圆的网,圆圆的网, 收起收起/ /青鳊鱼似的青鳊鱼似的/ / 乌桕叶的影子。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芦篷上/ / 满载着满载着/ / 白霜,白霜, 轻轻摇着轻轻摇着/ / 归泊的小桨。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草野在/ / 蟋蟀声中蟋蟀声中/ / 更寥阔了。更寥阔了。 溪水溪水/ / 因枯涸见石因枯涸见石/ / 更清洌了。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牛背上的笛声/ / 何处去了,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那满流着/ / 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秋天/ /

13、 梦寐梦寐/ / 在牧羊女的眼里。在牧羊女的眼里。 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 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 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唐代诗

14、人王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 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 替过程中的景象,蕴含哲理;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 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3、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 中间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 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 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

15、把 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4、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元曲,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杂剧家,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一段秋思成 绝唱,半生杂剧到名家。” 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 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 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印度】

16、泰戈尔 选自泰戈尔诗选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河中石兽河中石兽 (作者:纪昀)(作者:纪昀) 沧州南沧州南,一寺临河干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僧募金重修,求求 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岂能为暴涨携之 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众服为 确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