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67912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执政党建设规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哈工大人文学院 高献忠 ,主要内容,一、What?什么是政党,据2010年统计,目前全世界204个国家和地区中,除20多个君主制或政教合一的无政党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政党,大大小小政党共有6200多个。 文莱、沙特、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非洲的斯威士兰,图瓦卢、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1、政党的产生,“假如必须加入一个政党才能进入天堂,那我宁肯不去天堂。”托马斯杰弗逊 政党制度可能是现代人对政治艺术的最大贡献。 莱斯利里普森,政党长生的思想前提是人们对国家及其权力认识的转变。 议会“内部产生”的政党,“外部产生”的政党。 现

2、代民主政治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1)不同界定: 柏克:所谓政党,就是大家基于一致同意的某些特殊原则,并通过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团结起来的人民团体。 韦伯:政党是通过自由招募的党员,在一个团体内部给他们的领导及积极参与者谋求职位的组织。 列宁: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 综合: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2、政党的内涵,(2)构成要素 a 政党理念凝聚政党的关键 b 党纲政党的旗帜 c 党章政党的“宪法” d 党纪宽严不一 e 党费经济支柱,(3)政党的功能,3、21世纪初世界政党新特征,(1)世界政党数量增加 1/3 (2)共产党

3、经过反思和调整,在困难中不断得到发展 (3)社会党不断变革,力量有起有伏,实力仍然雄厚 (4)右翼政党在大多数国家政坛居主导地位,优势更加明显 (5)绿党日益崛起,右翼极端主义政党有所抬头,世界不同政党为了不被时代抛弃,都十分注重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最具先进性 “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 把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届五中全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十二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十三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十四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

4、的决定 十五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二、Why?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1)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 作为理论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这样一根本问题。要实现由革命党思维到执政党思维的转变,明确执政党建设的目标。 作为实践问题,怎样建设党? 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创新党的建设方式方法。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主要包括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方面

5、。,1、 党的建设内涵,思想建设为之“脑”,为之“魂”,组织建设为之“骨骼”,为之“五脏六腑”,作风建设为之“外貌”,“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好声音”,反腐倡廉建设为之“免疫系统”,制度建设为之“运行系统”,(1)如何面对社会变化,巩固和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2)如何面对意识形态的困境,强化以政策和政绩获取民心 (3)如何拓展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提高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如何反腐倡廉,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众形象 (5)如何应对媒体的挑战,学会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求生存、谋发展,如 何 赢 得 民 众 的 支 持,2、加强党的建设原因(共性),巩固和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争取更广泛的

6、支持,传统政党的 社会基础越 来越窄,越 来越不确定,政党政策调整 政党自身转型,英国:集体谈判制度 法国:社会伙伴关系 德国:共同决定权 意大利:历史性妥协,强化以政策和政绩获取民心,更新思想观念,挑战传统理论; 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弱化意识形态色彩,努力把意识形态的观念转化为民众关心的具体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政策。 兼收并蓄,实行“拿来主义”,学会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求生存、谋发展,“”对政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改变了民众和精英人物参与政治过程时对政党的依赖; 另一方面,作为政治交流的工具,又是政党接触民众、扩大影响、展示和树立现代政党形象的有效手段。,形势的发展 事业的开拓

7、人民的期待,3、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个性问题,长期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长期的 复杂的 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 脱离群众的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1)形势的发展,第一,执政考验 周期率,黄炎培:“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第二,改革开放考验 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 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 群众自主性增强,对党依赖减弱,第三,市场经济的考验 2010年全国党建研究会调查显示 29.1%

8、认为现在党建中出现的不少问题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所致。,第四,外部环境的考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暗流涌动,颜色革命,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亚太地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国际金融危机深化蔓延、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仍在,(2)事业的开拓(五位一体),第一、经济 第二、政治 第三、社会 第四、文化 第五、生态,第一、经济领域,投资效率边际递减,第一产业转移劳动力3.3亿人,GDP年均实际增长10.2%,财政政策由稳健变为积极,放松银根,鼓励银行放贷,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革步入“深水区”,进入攻坚期,厉以宁三中全会前谈改革:涉土地改革等8个问题,第二,政治领域,政府自身改革,

9、政府转型,全面转型与改革,汪玉凯: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第三,社会领域,第四,文化领域,第五,生态领域,(3)人民的期待,不到1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 ,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 。,三 How?怎样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党的建设科学 所谓科学化,本质上讲的是通过研究、掌握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深化对政党活动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党的建设按规律办事的能力和水平。,2、党的建设的基本历程,(1)、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基本

10、点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从思想上政治 上建党,同时也注意从组织上建党。 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 要正确开展党内斗争。 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整风是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 实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延安整党整风是着重在思想上建党的一次伟大实践,思想建设在任何时候都使极其重要,(2)邓小平从制度上建党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基本点 (目标建设)确定执政党建设的目标。 (思想建设)恢复党的思想路线。 (政治建设)制定新时期的政治路线。 (制度建设)强调要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 (组织建设)强调

11、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干部队伍。 (党风建设)开创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风建设的新路子。 (对外关系)正确处理与各国政党的关系。 1983-1986年的全面整党内容,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日渐成为改革的焦点,(3)江泽民党的建设从结构性建设向功能性建设 江泽民执政党建设的基本思想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坚定不移地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决、持久、深入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998-1999“三讲” (4)胡锦涛开创党的建设的新体系与新

12、布局 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先进性教育,3、十八大: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总体要求,主线:执政能力、先进性、纯洁性 原则: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方法:五大建设整体推进 目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 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十 八 大 报 告,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是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四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五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六是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七是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八是要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2)提出了八项具体任务,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结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