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强化练习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5366201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强化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强化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强化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强化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强化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强化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九)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o)捕获(p)蝉蜕(tu)B皂荚(ji) 啄食(zhu) 宿儒(s)C脊梁(j) 倜傥(tn) 锡箔(b)D菜畦(q) 缘由(yun) 脑髓(su)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黄蜂轻捷蜈蚣高枕而卧B倘若 鉴赏 渊博 人迹罕致C恭敬 云霄 绣像 人声鼎沸D淋漓 绅士 盔甲 狗窦大开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B她总喜欢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D登高远望,看到

2、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A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B“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C奶奶非常喜欢养花,在我家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D周六晚上,我是看朗读者呢?还是看快乐大本营呢?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鲁迅故乡绍兴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地方。B近几年,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的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大约有95%左右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C在异国他乡,不论华人华侨还是中方项目的员工来中国大使馆求助,总是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与帮助。D通过学习从百草

3、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比喻)B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排比)C(我)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夸张)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7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正确的排序为:_。在泥墙的南端,即与鲁迅家后门墙角接壤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大园在南,西边有一垛长达四十四米的泥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园的分界线。百草园

4、在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后面,有小园、大园之分。这块界碑和这垛被鲁迅称为“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至今仍留存如故。小园在北,向西北角突出,面积约为大园的四分之一。8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_,_。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杏荫井台杨闻宇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

5、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

6、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

7、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

8、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那?那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说罢,便起身赶路了。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

9、地平线上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9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10文章第段中加点的一系列动词有何表达效果?11文章第三段文字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段简要分析。12“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解析 BA项,“捕”应读“b”;C项,“脊”应读“j”;D项,“髓”应读“su”。2解析 B“人迹罕致”应为“人迹罕至”。3解析 D“沧海桑田”指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用在此处不恰当。4解析 CA项,活动主题名称应用引号;B项,“说”后应用逗号;D项,第一个问

10、号应为逗号。5解析 CA项,搭配不当,可将“地方”改为“季节”;B项,语意重复,可删去“大约”或“左右”;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让”。6解析 C该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并非夸张。7解析 阅读这五句话,分析各句的意思,可知句是总领句;句中的“小园在北”和句中的“大园在南”分别与句中的“有小园、大园之分”相对应,所以句应在句后;句中的“这块界碑”承接句中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所以句应在句后。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排序为:。答案 8示例: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9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句中“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

11、蚂蚁人的心理;“金黄色的宝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杏肉比作金黄色的宝库。答案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表达效果:作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有裂缝的杏儿比作开了大门的宝库;同时又赋予蚂蚁人的心理与行为,写它们成群结队尽情享用杏儿的情景,突出了杏儿味美的特点。描写具体生动,富有童趣。10运用“咽”“站”“脱”“铺”“捡”“插”“截”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幼的“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表现出“我”焦急的心理和情态。11示例一:第段中“踮起脚尖”“大声回应”表明“我”努力想让卖肉汉子知道“我”会听从他的关照,表现了“我”对他的理解和感激。示例二:第段中“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与卖肉汉子“细瘦的身影”形成强烈反差,暗示卖肉汉子生活艰辛,体现了“我”对他的怜惜之情;“远了,远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我”目送卖肉汉子渐行渐远的情景,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激与不舍之情。示例三:第段写“我”重回杏荫之下,似又听到卖肉汉子的叫卖声,说明“我”至今仍会想起卖肉汉子,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激与怀念之情。12杏荫给“我”带来的清凉;杏荫给“我”带来的快乐;卖肉汉子给“我”的关爱、呵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