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与老年经济安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61576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化与老年经济安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人口老化与老年经济安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人口老化与老年经济安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人口老化与老年经济安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人口老化与老年经济安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老化与老年经济安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化与老年经济安全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老化與老年經濟安全,主講人: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琇惠 助理教授,1,演講大綱,一、人口老化與老年經濟安全的重要性 二、人口高齡化趨勢及其影響面 三、人口高齡化所面臨的問題-經濟安全議題 四、老年經濟安全的意涵及其策略趨勢 五、主要國家之經濟安全制度 六、台灣老年經濟安全制度-國民年金制度 七、結語,2,高齡化社會來臨,82年9月底,台灣地區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1,485,200人,占總人口之7.09%,已達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高齡化社會指標;97年底,老年人口增加到2,402,220人,占總人口的10.43%。另依據行政院經建會推估,至114年左右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的20.1%,即

2、每5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長者。由此可見,醫療衛生、科技的快速進步,促使國民平均餘命延長,也增進人口老化的速度。,3,一、重要人口指標,當前人口趨勢,說明:1.結婚對數、總生育率為發生日期統計數,餘為登記日期統計數。 2.零歲平均餘命為臺閩地區資料,餘為臺灣地區資料,且96年零歲平均餘命為估測值。 資料來源:1.內政部,中華民國臺閩地區人口統計(自95年起改名為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 2.內政部,簡易生命表,各年。,4,資料來源: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 , 97年6月。,臺灣重要人口組成指標,5,資料來源: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 97年6月。,婦女當年結婚重要指標,二、遲婚晚育趨勢,

3、6,少子女化趨勢,近10年,我國婦女生育第一胎年齡約延後2歲,加上出生嬰兒為第二胎或第三胎之比率共減少9.5個百分點,顯示願意生二胎以上者持續減少,預期未來婦女總生育率將呈逐年遞減趨勢。,資料來源:內政部,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 97年6月。,婦女當年生育胎次統計,7,2006年臺灣總生育率1.1人,與日本、新加坡、南韓及香港相近,已成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臺灣與鄰近國家總生育率之比較,資料來源:1.內政部網站內政國際指標資料。 2.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資料。,8,依政策目標,出生數將自97年的20.5萬人,減少至113年18.9萬人左右,與死亡數接近後持續下降,至145年降為1

4、3.2萬人。,未來出生及死亡數,9,未來50年人口結構趨勢 (依中推計),三、人口結構趨勢,3.0,0,0.5,1.0,1.5,2.0,2.5,50,65,97 (2008),114 (2025),145年 (2056),千萬人,15-64歲 工作年齡人口,65歲以上 高齡人口,15歲以下 少年人口,10%,73%,17%,38%,52%,10%,20%,67%,12%,30%,57%,12%,129 (2040),10,65歲以上人口比率將由97年10.4%,至107年增為14.7%,之後快速上升,至145年達37.5%。其中,75歲以上屬老老人口將由97年的103萬人,升至145年的455

5、萬人,其占65歲以上人口比率,由97年的43.1%增至145年的59.7%。,四、高齡人口趨勢,未來高齡人口趨勢 (依中推計),11,所選國家人口高齡化及超高齡社會所需時間比較,資料來源: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臺灣從進入高齡化國家至邁入高齡社會約24年左右;歐美先進國家約為50100年,其因應人口老化預作準備的時間較長。,12,所選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0,5,10,15,20,25,30,35,40,1950,1970,1990,2010,2030,2050年,65歲以上人口比率

6、 (%),資料來源: 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13,97年及145年人口金字塔 (依中推計),10,10,14,65歲以上高齡人口,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1人 _ 7.0人,97年,1人 _ 3.2人,115年,1人 _ 1.4人,145年,18年後,約每3.2個1564歲工作年齡者,負擔1個65歲以上高齡者,未來高齡人口占工作年齡人口比例(依中推計),15,一、ILO的規劃設計,老人經濟安全制度,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規劃高

7、齡人口經濟安全保障體系分為四個層次:,16,二、World Bank的規劃設計,世界銀行2005年修訂規劃高齡人口經濟安全保障體系有五個層次:,17,三、高齡人口經濟安全制度設計的特性,18,一、日本,主要國家高齡經濟安全政策,(一)政策演變,1990年代以前,採取社會救助高齡人口 戰後人口結構逐漸轉變少子高齡社會。必須採 取社會救助方式作為因應,下一代扶養上一 代觀念開始產生動搖。 1990年代以後,強調高齡人口個人責任 受泡沫經濟、財政赤字影響,為求財政收支平 衡,且兼顧世代公平,遂行福利政策改革,高 齡人口的儲蓄及消費能力未遜於年輕世代,因 而提高高齡人口負擔比率,強調個人責任為訴求。,

8、19,(二)制度現況,採取多重年金多層保障: 逐年調高保費、降低給付,鞏固財源 1959年頒布國民年金法,採取國家、職業別、 個人共同分擔的辦法,強制20至60歲國民參加。 1985年後陸續導入基礎年金、及隨物價波動調整制度, 提升高齡人口國民基礎年金、殘障基礎年金、遺族基礎 年金等給付,附加年金(即厚生年金或所得比例年金)給 付比率相對降低。 自2001年起導入確定提撥企業年金制度,藉強化儲蓄、 改變消費方式等手段,保障高齡人口經濟安全。 制度改革包括:將家庭主婦加保、因離婚而中斷及 中高齡喪偶婦女等給付權益納入考量。,20,(二)制度現況,研訂再度就業或延後退休制度: 藉由就業制度及老年年

9、金給付特別設計, 鼓勵高齡人口人力資源利用 配合年金改革,自2013年起,支領附加年金 年齡由60提高至65歲,給付縮減5%, 如果65-70歲在職者亦須繳交保費。 訂定高齡人口僱用安定法,採取補助方 式,藉以提升高齡人口再度就業或延長退休 年齡。,21,日本現行經濟安全保障體系,22,二、德國,(一)政策演變,1889年即以社會保險制度辦理 國民年金雖屬公共年金性質,但非交由國家管理, 而是採取統合主義原則,交由工會組織與資方代表 依法管理基金制度,並且依據所得決定給付。 1992年改革迄今,朝類似商業保險經營運作, 維持收支平衡 為因應人口結構轉型,改革廢除提早退休方案、給 付水準隨著淨工

10、資調整、降低失業者保費、提高減 免離職育齡婦女保費等。 為改革財務負擔,將所得替代率由70降至64, 同時增加政府稅收補貼。2004年更將年金保險財務 處理原則轉為量入為出,維持收支平衡。,23,(一)政策演變,國民年金制度特色 (1) 透過國家干預,透過社會各階層間合作建立制度 (2) 落實國民年金保險制度,以國會、行政、被保險 人三方為經營主體責任 (3) 建立以追求社會合作的互助組織,以及推動與經 濟場域相互配合之體制 (4) 導入動態年金財務調整機制(1959年,以準備提存 為原則) (5) 採取隨收隨付制度(pay-as-you-go)(1969年迄今),24,(二)制度現況,制度運

11、作層面: 多元年金,公營國民年金僅為基礎保障 引入私人補充年金保險,國民年金佔高齡人口 收入的比重相對縮減,轉為提供基本保障。 保險對象層面: 強制納入,就業不穩定人口除外 以職業區分為三類: (1)強制保險被保險人 (2)自願加保被保險人 (3)重新加保被保險人,25,(二)制度現況,給付金額層面: 隨前年物價指數調查、預期餘命彈性調整 目前年金與退休之前所得密切相關,固定每年 7月依相關變化調整給付。 請領年齡層面: 逐步調高申領年齡,減緩高齡化壓力 2006年核定退休年齡從65提高至67歲,同時 宣布將致力促進更多中高齡人口重返工作崗位。,26,德國現行社會安全體系,27,三、瑞典,(一

12、)政策演變,朝向普及且多重年金制度 為最早實行普及性及強制性年金制度者,年金制度以 積極的勞力市場政策及龐大公共服務部門為特色,給 付方式以公共年金為主。 (1) 基礎年金制度(1935年) 將早期殘補式改革為普及式給付。1946年後更擴 大對象、提高給付並隨通膨、實際工資連動調整 ,使年金給付更具彈性。 (2) 附加年金制度(1959年) 針對在職國民提供按所得比例費率計算的年金。 (3) 部分年金制度(1976年) 實施彈性退休制度,60-64歲勞工自願縮短工時可 享領年金。,28,(一)政策演變,採取名目式確定提撥制,固定年輕世代財政負擔 Non-Financial Defined Co

13、ntribution Systems(NDC) 帳戶設計,由隨收隨付制改為類似確定提撥制, 依據個人薪資所得比例繳納費用並存記個人 帳戶中。 即當期保費收入用以支應當期保險給付支出, 並無基金提存儲蓄性質及投資報酬意味,而且 具有緩衝基金(buffer fund),成為混合隨 收隨付基金系統。對於每個世代而言,年輕 世代財政負擔固定且由G-value決定。,29,(二)制度現況,發展準社會保險制度 整合基礎年金、職業年金、勞工個人儲金專戶 彈性退休金制度 2000年起實施彈性退休年金,特色有二: (1)給付按請領年齡為提前或延後計算, 對延後退休有利 (2)建立部分退休年金制度,調節不同世代職

14、務分配 提倡延長工作,增加勞動供給、永續福利體系 為降低社福系統財務負擔,實施年金確定提撥制度 、提高工作誘因及推動延長工作政策。,30,瑞典現行經濟安全體系,31,四、美國,(一)政策演變,建立社會安全制度,逐步擴大保障對象範圍 1935年訂定社會安全法,老年遺屬保險(OASI)將 年金給付對象擴大至被保險人扶養親屬和遺屬。 1956年改革為老年、遺屬與殘障保險(OASDI),其給付 對象財務各自獨力運作。 1975年訂定受僱人員退休所得安全法,鼓勵私人 企業年金計畫。 建立社會救助制度,保障保險制度未能涵蓋者 1974年聯邦政府實施補充安全所得SSI,運用稅捐 及資產調查提供貧窮高齡人口及

15、身心障礙現金補助。 各州政府實施補助方案GA,針對不符各類申請資 格者提供救助。,32,(二)制度現況,調整採取OASDI為主, 私人年金與社會救助為輔 (1)透過彈性退休給付制度,鼓勵延後退休 (2)逐漸重視性別差異退休給付,保障高齡 女性生活 鼓勵高齡人口再就業 鼓勵措施包括:擴大社區就業服務計畫、 加強中高齡人口就業訓練與輔導、鼓勵接受 救助高齡人口從事工作、禁止歧視高齡人口 就業等。,33,五、加拿大,(一)政策演變,1908年訂定國民年金法 1952年訂定免經資產調查老年安全法, 擴大保障適用範圍 1990年以後,調整部分措施因應高齡人口成長 包括:每季按生活成本指數調整給付、另按居 住年期折算給付、提供海外給付等。,34,(二)制度現況,實施雙層國民年金制度 (1)第一層高齡人口保障金,財源來自稅收,凡 國民或合法居住年滿65歲即可請領,並依居住期 間比例給付。 (2)第二層加拿大退休金計畫,財源來自保險費 用,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