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题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535984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8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一模)语文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市 2021 届高三质量监测(一) 语文答案 1. 【答案】D(3 分) 【解析】A 项于文无据,原文意思是唐代豪侠小说激发了后世武侠小说家的灵感和想象力。B 项原文中 是“后世文人” ,不是“后人” ; “受到赞叹”是聂隐娘 虬髯客传等一小部分唐宋豪侠小说,而 非全部; “主要原因”不符合文意,原文中有“不只是因其大快人心的行侠故事, 更因其不可多得的 文采与意想 ”的表述。C 项原文信息是“明清文人传游侠,对打斗场面大都点到为止”,但“同时 期用白话撰写的话本、章回小说对侠客打斗场面的描写日益生动”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属于基础性考查

2、,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素养导向】借标志词锁定关键信息的能力。 【能力为重】快速识别信息的能力,包括表示程度、范围、类别等词语;对信息源精准定位的能 力,包括信息位置、信息内容、信息呈现方式等;辨别信息题基本特征的能力,核心是辨析命题者对信息 语句的组装、嫁接方式、信息有无、真伪、主次、细微差异上设题的能力;辨别信息的能力,包括对压缩 概括、语序变化、句式变化、摘录混编等的判断能力。 【知识为基】信息类别知识,如题目信息、文本信息等;文本整体感知层面的观点、论据、结论、 层次、句间关系、推断方式等;文本结构词语、关联词语、概括词语、对象词语等。 2. 【答案】C(3 分) 【解析】论述

3、类文本中,案例和文献的使用,最主要的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及论证过程的理解。 【试题情境】本题以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中“整体与局部关系”为微情境,属于对文本宏观把握的综合 性考查。命题者通过对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之间关系的把握,即文本论述内容、论述层次、论证结 构、论证方法(举例)以及对文本关键语段观点的分析提炼,实现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从而有效考查 考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素养导向】由论证过程入手分析论证结构、论证方法、掌握论证逻辑的能力。 【能力为重】能标注分析文本段落之间、段内层次之间、层次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能标明论点句、论据句、阐释句、结

4、论句、倾向句等关键语句,并能用分类或列表方法梳理出人民、 时代、创作三者之间的关系; 借助关联词、推断词、特征句等,分析关键论据和论点之间关系; 【知识为基】 (1)文本结构梳理论证文脉: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层次,分析内在逻辑关系。 剖析论证结构:按并列、对照、总分、层进式切分文章,并梳理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段内层次: 辨别文句之间存在的因果、条件、假设、转折、对比等逻辑关系。找寻特征句式:论点可以是判断句、 感叹句和反问句等,它必须是一个明确的论断。 (2)位置与功能 看文章的标题 标题有两个作用:一是点明论题,一是点明论点。有的标题就是论点。 看文章的开篇 开宗明义、要言不烦、一语

5、破的,开篇提出论点,从而引导读者把握全篇。 看文章的结尾 文章卒章显志,结论水到渠成,这个结论是作者归结出的中心论点。 看文章的过渡 议论文在提出论点后,往往有过渡句或段,用以承上启下,提示论证思路。 (3)论述标志 论点论据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重点段落论点段、论证段或收束段,分析语段中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论据运用借助引用、举例、推理等方式厘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论据标志“诸如、例如”为举例,“某人说”为引用,“由此可见” “这说明”等表示推理总括. 3. 【答案】D(3 分) 【解析】“游侠始终没有获得官方的认可”于文无据,文中提到了汉书作为官

6、修史书对游侠是有 记载的。 “普通民众”的热情文中也没有提及。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试题情境】 本题属于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 通过对文段中作者重要观点的提炼、 分析、 推理、 判断, 借助各种判断句式,尤其是关联词语的运用,以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中“文本观点判断句”为微情境,考查 考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和逻辑思辨能力。 【素养导向】能借助材料推断文内观点、分析评价文本观点的能力。 【能力为重】能整体把握文本,了解论述类文本思路和篇章结构;并能锁定文段中心句,概括文段 中心。能将观点代入语境,并辨别选项与文本差异,并能辨识观点所属,如文本、作者、第三方等。 能借助关联

7、词推断观点正确与否;看依据的条件是否与原文一致,或选项有没有存在无中生有、曲解原意 (把片面说成是全面,把次要说成主要)的问题。判断推断是否合理的主要方法是比对法,像做信息筛选 题那样比对。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事理和人类思维规律,即看选项中的假设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 系等是否成立,推断过程是否改变了原文及句间的逻辑关系。看推断的结果是否真实、合理,具体来说, 要看其是否符合生活常理和社会主流价值,是否合乎文本观点。当生活常理与文本观点冲突时,要以文本 观点衡量对错。能体察“文外设题”特点,即用文外知识对文本内容、观点等方面进行推断:一是看“文 外”选项的观点与文本观点是否一致;二是看“文外

8、”论据与选项是否一致;三是看“文外”选项与文本 结论是否一致;四是看“文外”选项的论证方法与文本是否一致。 【知识为基】辨识文段中心句、支撑句、结论句、论据句;了解各种关联词语背后的逻辑关系; 相关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知识。 4. 【答案】 C(3 分) 【解析】金智教育 CEO 史鸣杰个人认为移动校园“非常糟糕” ,不能就此说明移动校园是问题产品。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在智慧校园这一情境中让学生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 【素养导向】考查获取文本相关信息、处理文本和选项二者相关信息的比对、推断关键信息之间联系 的能力。 【能力为重】将“智

9、慧校园建设”和“移动校园”“腾讯智慧校园”等信息与文本一一对应,并进 一步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具备筛选整合能力,并能在整合数据和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 行推理和判断。 【知识为基】理解选项中“智慧校园建设”和“移动校园”“腾讯智慧校园”等信息的含义;辨 识相关相关信息在文本中的具体含义。 5. 【答案】 A(3 分) 【解析】 智慧校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未必能提高成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以语文认知情境中的“智慧校园”为微情境,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整 合和比对,分析材料所呈现出的不同内容。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

10、考查获取文本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推断信息间的联系并断定推断 的合理性。 【能力为重】能够与材料二内容进行比对分析,并对智慧校园胡作用进行概括,提升学生分析概括 文本能力;具备分析图表的能力,并能从图标中提取关键信息。 【知识为基】理解“智慧校园”的含义,并梳理相关信息丰富其含义。理解各材料的关键内容, 并辨识所选材料的侧重点。 6. 【答案及解析】 (1)材料一侧重于介绍智慧校园在学校改革、教学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具体优势。 (2)材料三侧重于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亟须改变为谁服务的观念, 更多考虑C端的看法来建设智慧校园。 (3)材料四以腾讯智慧校园为例,侧重于智慧教育模式的功能与

11、成效。 (每点 2 分,共 3 点,意思对 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筛选和归纳的探究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综合性考查,以语文认知情境中的“智慧校园”为微情境,通过考生对 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三则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和提炼,从而归纳概括出三则材料的侧重点。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借助核心概念、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能对文本中内容进行梳理,准确锁定材料一中智慧校园材在学校改革、教学和管理服 务等方面的具体优势,材料三中智慧校园建设中亟须改变为谁服务的观念,更多考虑 C 端的看法来建设智 慧校园, 材料四中以

12、腾讯智慧校园为例, 侧重于智慧教育模式的功能与成效等关键信息。 能准确概括一、 三、四等三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并能从智慧校园选文信息的角度加以归纳;能通过对文本中重要语句的 理解,获取关键信息,并做到不遗漏要点。 【知识为基】圈点标注有关智慧校园的相关信息;理解智慧校园教育模式的功能与成效信息,看到 优势的同时探索亟须解决的问题。 7.【答案】D 【解析】“为后文写埋下了伏笔”错误,描写“阚进一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是为后文写 他们就如何处理三千元钱而产生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以语文学科认知中的小说题目、语言

13、、情节内容、描写手法等为微情 境,选取对阚进一的相关描写,考查考生对题目、语言、情节内容、描写手法等的鉴赏分析能力。 【素养导向】借助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能对文本题目进行作用分析;能了解小说中语言的特点能感受矛盾冲突对人物塑造 的影响;能体会到描写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 【知识为基】有关题目的作用;有关小说语言风格的知识;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 8.【答案及解析】 第一处描写阚进一遭受谣言的袭击时的神态,表现了他对人心惟危的现实的愤怒和失望。 (2 分) 第二处描写阚进一听了秀华那些生活计划后的神态,突出他对秀华的思想与自己不能达成一

14、致的无奈。 (2 分) 第三处描写丁文拿走钱后他的神态, 表现出他对丁文视 “不是好来的钱” 为教命稻草的意外和惊讶。(2 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特点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应用性考查,以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中的“一歪嘴”为微情境,从小说三次歪嘴入手, 考査考生对形象的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和挖掘主旨的能力。 【素养导向】借助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能概括小说中重要情节与把握抒情或议论性的语言的能力;能通过环境、情节描写认识 社会环境的特点,并透过对比、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理解人物形象及内心情感;能将小说题目 与

15、内容对接。 【知识为基】小说中有关“我”在南窑塘的童年生活的相关内容;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的方法的 陈述性知识,如对比手法,动作、细节等具体描写的知识;小说题目与三要素关系的相关知识。 9.【答案及解析】阚进一是理想人物的象征。他公正无私,简单直率,乐观热情,有干劲,肯努力,有理 想,寄托了作者对未来新青年的期望。(2 分)秀华是现实(世俗)人物的象征。她重视人际关系和应酬, 看重个人利益,在她身上可以看出世俗文化的影子。(2 分)阚进一与同事和秀华的冲突,象征着理想与现 实的矛盾冲突。(2 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应用性考查,以语文学科认知

16、情境中的对“自传体小说”的理解为微情境,从小说叙 述特征入手,考查考生对本文的文本特征的鉴赏分析能力。 【素养导向】借助核心概念、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能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认识小说细节描写手法的含义。 【知识为基】细节描写的作用。 10【答案】C 【解析】画线句中, “多有纵恣”指“有多人骄横放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B 两项。“于是”与上 句“公行属请”没有联系,是用来连接下句的。“于是”之前应断开。排除 D 项。分析可知,C 项断句正 确。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属于基础性考查,侧重以语文学科认知中的“唯昱以忠谏得免”为微情境,以断句形式 考查对文本关键信息的理解。 【素养导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最佳载体是文言文阅读。它通过考査文言文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 文化常识等, 在语言梳理与积累的基础上, 使学生达到继承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