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35978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84 大小:84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会议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会议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会议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会议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议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管理}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决方案(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目录 第 1 章项目需求分析 5第 1 章项目需求分析 5 1.1 项目背景 5 1.2 安全可靠性 5 1.3 会议稳定性 5 1.4 承载网络分析 5 1.5 项目建设目标 7 第 2 章会议电视系统发展 9第 2 章会议电视系统发展 9 2.1 概述 9 2.2H.264 成为主流编码标准 10 2.3 宽带音频成为共同的追求 11 2.4 高清图像成为划时代的标准 12 第 3 章系统设计原则与规范一五第 3 章系统设计原则与规范一五 3.1 设计原则一五 3.2 执行的规范和标准、设计依据 17 3.3 设备选型原则 19 第 4 章系统组网方案描述 21第 4 章系统组网方案描

2、述 21 4.1 网络现状分析 21 4.1.1 组网需求 21 4.2 工程需求分析 22 4.2.1IP 网络的建设 22 4.2.2 高分辨率的显示设备 22 4.2.3 高清系统接口 23 4.2.4MCU、终端、摄像头 25 4.3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选型 25 4.4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描述 27 4.4.1XXXX 单位网络中心配置 30 4.4.2XXXX 单位主会场终端设备配置 30 4.4.3XXX 单位桌面终端 HDX4000(选配)32 4.4.4 数字录播服务器推荐 RSS2000(选配)33 4.4.5XXXX 单位各分会场终端设备配置 33 4.5HDX 系列终端简介

3、 35 4.6 系统的全面扩展 36 第 5 章 XXXX 单位视频会议功能 38第 5 章 XXXX 单位视频会议功能 38 5.1 终端点对点视频会议 38 5.2 多点视频会议 38 5.3 多组多点视频会议 39 5.4 多分屏视频会议 39 5.5 混合视频会议 39 5.6 双流数据协作会议 40 5.7 多点会议的召开方式 41 5.8 多点会议的控制方式 41 5.8.1 语音激励控制方式 41 5.8.2 导演控制方式 42 5.8.3 轮巡方式 42 5.8.4 演讲者控制方式 42 5.9AES 加密会议 42 5.10 会议的存储和直播 43 5.11 双显仿真的应用

4、43 5.12 打造最好的声音和图像会议效果 44 5.一三灵活、方便的使用和管理方式 44 5.14 系统管理的安全性 45 5.一五面向未来的先进系统 45 第 6 章本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特点 47第 6 章本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特点 47 第 7 章高清视频会议的优势 49第 7 章高清视频会议的优势 49 7.1 宽带音频技术 49 7.2 模拟双显技术 51 7.3 全新的数据协作 H.23952 7.4PONC 图像叠加功能 53 7.5 最优秀的鹰眼摄像头 53 7.6 强大的高清录制 53 7.7 独一无二的全中文管理 54 7.8 安全技术 54 7.9QOS 技术 55 7.10

5、 防火墙技术 55 7.11 简便的使用 56 7.12 超强网络纠错机制(LPR)56 7.一三方便的系统扩展 58 7.14 完整的会议备份功能 58 第 8 章宝利通应用案例 61第 8 章宝利通应用案例 61 8.1 主要国家骨干网用户(仅为部分)61 8.2 中国联通应用案例 62 8.3 中国平安应用案例 65 8.4 中国工商银行应用案例 66 第 9 章产品详述 67第 9 章产品详述 67 9.1RMX100067 9.2HDX800070 9.3HDX700076 9.4 高清桌面终端 HDX 4000(选配)81 9.5RSS2000 录播服务器(选配)83 第1章项目需

6、求分析第1章项目需求分析 1.1 项目背景1.1 项目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国家的经济命脉。 加入 WTO 后,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等浪潮不断冲击着中国的各行各业, 上演了一场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的竞争。企业需要一套整体规划、统一建设 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来整体提高通讯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各种应用需求 的不断涌现,使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1.2 安全可靠性1.2 安全可靠性 此系统关系到 XXXX 单位的信息的安全, 所以视频会议系统要保障各类会 议内容,机密资料等不被泄露,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防止数据被窃取。 1.3 会议稳定性1.3 会议稳

7、定性 要求视频会议系统 MCU 能够支持多会场同时召开且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的功能。同时经常会有一些重要的会议召开,如何使会议的召开不中断,运 行稳定,这也是 XXXX 单位系统重要的要求。 1.4 承载网络分析1.4 承载网络分析 建议视频会议系统采用 IP 网络连接,既可实现多种应用网络共享,也可 以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因为现阶段基于 IP 网络的视频会议 系统已经具备非常出色的高清效果。专网覆盖各所属机构的网络,进行视频 会议的同时,成为 XXXX 内部进行业务流通、管理等各项工作的信息化手段和 工具,发挥出了巨大的支持作用和促进作用。 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

8、对作为其基础的承载网络环境有 着较高的要求。 网络的带宽需求 视频会议对网络的带宽需求为:视频带宽+IP 包头开销 常用的计算方法为:视频带宽1.2 为网络带宽的最大需求 如能满足视频带宽1.4,则能更好的从网络上保证视频效果 中心(连接其它 N 个点)的网络带宽要为其他 N 个点的网络带宽之和。 端到端的时延 视频会议的通用时延建议为小于一五 0ms 时延抖动 由于音频/视频的传输为实时的交互, 因此网络的时延抖动更为至关重要, 我们的建议范围为通用时延的小于 50ms 内。 丟包率 网络上的丟包率不应该高于 1% 交互视频是最为重要的实时应用之一, 选择在 IP 上实现可以提高网络的 利用

9、效率,支持网络的未来发展,但在实施中需要根据实时业务的具体特点 优化网络系统以便支持端到端的关键业务应用。结合现兵装网络环境提供如 下建议: 线路带宽要求最佳线路环境,2M 专线独享。最低线路环境,2M 线路 共享,启用 QOS 策略,保证视频会议的音频、视频、数据优于其他业务。 防火墙要求最佳要求,对视频会议设备权限全放开。最低要求,对 视频会议所要求的端口范围开放,关闭 H.323 代理,常连接时间设置足够长 的时间甚至永久。 网络传输要求音频数据延时少于 60ms,抖动少于 20%;视频数据延 时少于 200ms。网络丢包率少于 1%。 网络子网规划建议视频会议与其他应用在不同子网。 中

10、心网络设备带宽要求MCU 至接入路由器传输带宽 1000M。 视频会议是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网络应用。这就要求作为其基础的承载 网络有较高的带宽和对网络中的业务流量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视频会议在最 初制定整体框架协议时就定义了视频会议是为了解决在窄带的条件下实现远 程的视音频交互。 视频会议系统本身对带宽的要求为 64K2M,但是由于为了满足流畅的 视音频效果,但是要实现 720P 的高清图像,必须要求 1M 以上的呼叫带宽, 发送双流的时候,必须 1.5M 带宽,建议到各分支节点网络链路带宽为 2M。 1.5 项目建设目标1.5 项目建设目标 系统建成以后,可以实现视频会议系统提供的业务,包括调

11、度会议、协 商会议、讨论、培训等等。该系统会议模式丰富,功能强大,运行管理简单 方便,并且提供强大的扩展能力。具体来说应达到以下几项要求: 可靠稳定的系统 由于视频会议对业务实时性要求非常高,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我们首 先在设备选型上要选择业内最成熟、最稳定的产品,核心设备(MCU) 必须是 电信级产品,从方案设计要进行高稳定性的设计并且整个系统需要提供很强 的管理手段与事故监测手段(所有系统硬件开机自动检测、历史事件记录、 硬件发生故障时,重新自动地完成硬件资源分配、告警提示) 性能优秀的系统 本项目视频会议对图像、语音的清晰流畅性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我们 在设备选型上要选择业内技术最先进的

12、产品,支持最先进的编解码算法,支 持 Qos,并且在方案设计要考虑到的整个系统的 Qos、拥塞控制、流量控制等 问题,从而保证整个本视频会议系统在召开会议时,图像、语音清晰流畅。 管理可用的系统 本次视频会议系统是以 XXXX 单位总部为中心, 覆盖整个区域内所有机构 的视频会议系统。整个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管理任务相当繁重。我们在本视 频会议系统的方案设计中, 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视频会议系统管理解决方案, 以实现会场点管理、会议管理、会议控制、会议诊断、会议监测和日志管理 等系统管理功能,通过这些管理手段从而保证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稳定。 灵活扩展的系统 为了保证 XXXX 单位会商视频会议系统符

13、合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趋 势,我们在本次视频会议系统的方案设计中,必须考虑到视频会议系统的扩 展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所提供的产品必须是符合 ITU 标准的,而且适应各种 网络环境,我们提供的方案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系统扩展。 安全保密的系统 我们从方案设计到产品选型充分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整 个系统分为系统配置管理、业务管理、终端密码授权等多级安全体系,并且 核心设备(MCU)的系统配置与管理应支持物理的隔离。 这就要求我们提出的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是高质量的;提供的设备和系统 是先进成熟稳定的;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是优秀一流的。 第2章会议电视系统发展第2章会议电视系统发展 2.1 概

14、述2.1 概述 从电话到电视,从 LAN 到 INTERNET,从微波到数字化通信,人们的生产 生活时刻与影像和声音的传递息息相关,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正在因科学技 术的飞速发展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广播电视与通讯两大产业在这样的背景 下延伸和发展, 而它们之间却因大量的技术瓶颈难以把各自的特长加以融合。 九十年代由于通信、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与传输技术日臻完善和成熟,这不仅使视频编码通信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性能 大为提高,网络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通过各种协议的兼容发展也大为增加, 实现视频通讯传输终因成本的逐步降低而成为可能。 从本世纪初开始,由于基于 IP 的包交换网络技

15、术的迅猛发展以及 LAN、 WAN、Intranet 以及 Internet 的普及。大量的视频会议的建设转移到 IP 网 络上来, 实现了三网合一, 网络链路共享极大地发挥了网络地效能。 同时在 IP 网络上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日臻成熟,成为主流的应用。 而最近随着 IT 技术的发展以及会议电视需求的日益提高,特别是数字电 视技术的发展为图象显示带来的革命性的变革,高清视频会议电视已经成为 众望所归,技术发展的方向。成为新一带会议电视系统的一个标志性的指标。 可以看到视频会议系统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到视频会议系统发展的趋势: 网络通讯协议正在由 H.320 到 H.323 并向 SIP 协议

16、过渡; 宽带音频协议 G.722.1AnnexC 在逐步取代低品质音频通讯协议如 G.711、 G.728、G.722 等; H.264 高效的视频编码协议已经成为视频编码的绝对首选; 而图像格式正在由传统的 CIF、4CIF 格式向 1280 x720 高清显示过渡。 对视频会议系统要求也在由某些高指标向整个系统综合的高性能应用演 化。 2.2 H.264 成为主流编码标准2.2 H.264 成为主流编码标准 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时, 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对多媒体信息巨大数据量所进 行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其中数据量最大的是数字化视频数据。例如, 一幅 640480 中分辩率的彩色图像(24 比特/像素)的数据量约为 0.92MB, 如果以每秒 30 帧的速度播放,则视频信号的数码率高达 27.6Mbps;如果存 放在 650MB 的光盘中,在不考虑音频信号的情况下,则每张光盘只能播放 24 秒钟。对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后也必须进行压缩才能比较现实地实现存储、 编辑和控制等项功能。例如,一个具有 4.3MHZ 带宽的模拟视聘信号直接数字 化后,其码率高达 200Mb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