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58303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释义,二0一一年十二月,有关概念,1)初步设计报告 根据可行研究报告确定任务与规模、建筑物组成和基本结构(林草措施配置和树草种初步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设计而形成的。其成果实际就是最终成果的前身,相当于一幅没有定稿的施工图,也就是说最终施工图设计阶段确定方案时可能还有改动。初步设计审查批复也是政府或投资者控制投资的最后一道程序。初步设计报告一旦批复,其投资将作为建设与验收的控制依据,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初步设计以前的程序称为前期工作,是政府或投资者行为,而此后则是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行为,只要没有大的设计变更,政府或投资者不在控制。,有关概念,水土保持工程一般规模较

2、小且分散,除单项工程(指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需进行专门的施工图设计的工程,如治沟骨干工程、塘坝、格栅坝、排导停淤等工程)外,一般初步设计中工程的典型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后可直接指导施工,不再进行施工图设计。因此,传统上将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也叫实施方案,方案即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实施方案就相当于初步设计。,有关概念,2)总体初步设计报告 水土保持作为国家项目,发展改革委为了控制投资,有时要求对整个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有一个控制,但水土保持涉及的工程规模小且多采用典型设计的方法,因此,要求在统一的设计大纲指导下,开展多个小流域(片区)或单项(专项)工程初步设计,并汇总形成的设计报告,称为总体初步设计报告。总体

3、初步设计报告批复后,总投资和各设计单元(小流域或小片区)的投资,无特殊情况不能更改,但具体措施的投资可根据深化设计进行调整。,有关概念,3)工程区 由于项目建议书和可行研究阶段设计的范围一般称作项目区,通常有若干小流域域或小片区组成。而初步设计是以小流域或片区单元进行设计的。因此,为了避免与项目区概念的混精,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范围称为工程区,是指一个小于50km2的完整集水区,或由部分或多个集水区组成的片区。 4)淤地坝 是指是指单坝控制面积3km2以下,总库容150万m3的拦泥淤地设施。,初步设计报告的总体要求,1 初步设计报告适用范围,明确规定本规程适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程,其它工程应根

4、据建设任务、规模对本规程的条文内容进行取舍和补充。 根据国家立项审批部门的要求确需进行总体初步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总体初步设计报告应以小流域(或片区)为单元按本规程进行设计并汇总形成。各小流域(或片区)综合治理的初步设计报告应作为附件。利用外资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应根据需要对有关内容和深度做适当调整。,2 总体要求,1) 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应在调查、勘察、试验、研究,取得可靠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注重实效、经济合理的原则,将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小班,设计应有分析计算,图纸完整清晰。 2)水土保持工程总体初步设计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中涉及水土保持监测和技术支持设计章节(或专门设计

5、)的,应参照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的规定,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及相关规范进一步深化。 3)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应按本规程第3章至第11章规定进行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单项工程编写提纲可参照附录B,并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删;专项工程应依据本规程,参照相关规范,可对章节与条文做必要的取舍与调整。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应将前期工作的审查意见、重要会议纪要等资料列为附件。,3 内容和深度要求,1)复核建设任务和规模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时规划或项目建议书可直接作为依据)确定项目建设任务和规模(因为可研究只是典型流域推算的)确定的各工程区的建设任务和规模,做

6、进一步复核(比例尺、调查详细程度、精度不同会有一定误差)。 2)查明小流域(或片区)自然、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确定工程设计标准及工程布置,做出相应设计,对于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应确定工程的等级。 水土保持工程没有专门的等级划,一般均为4、5级建筑物或等外工程,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可根据有关规范执行,如淤地坝执行采用骨干工程技术规范,塘坝执小型水库有关规定。,3 内容和深度要求,4)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应按立地条件类型选定树种、草种并做出典型设计; 5)封育治理等措施应根据立地条件类型和植被类型分别做出典型设计 封育治理在国标中有该项目措施,生态修复实际是由好多措施组成,并

7、不是一项目措施可以说是一种理念或者说是一种特定治理条件下的方案,本规程没有将其列入措施,可由多种措施组成,如以封育治理为主则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可以看作封育治理的一种辅助措施。,3 内容和深度要求,6) 确定施工布置方案、条件、组织形式和方法,做出进度安排; 7)提出工程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监督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在小流域治理中不列经费,应由作为政府行政执法的一部分。 8)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明确资金筹措方案; 9)分析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编制主要内容,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部分是对初步设计的简要总结,是供上级部门领导参阅。应做到文字简练,重点突出。重点是建设任务现规模、措施量、工程

8、量及投资,同时应把水土保持工程特性表填好。,2 项目背景与设计依据,说明应说明本工程是根据什么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是什么部门批复的,批复意见如何,本工程在设计和批复文件中确定的与之相关的基本情况,特别建设任务、目标、规模、内容、投资等。,2.1 项目背景,1)建设任务 结合己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或规划)提出的任务,一般包括: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河八库(湖)泥沙;蓄水保土,保护耕地资源,促进粮食增产;涵养水源,控制面源污染,维护饮水安全;防治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等,减轻山地灾害; 防治风蚀,减轻风沙灾害;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

9、社会发展中其中一个或多个任务,并有主有次,初步设计报告应根据本小流域的特点与需求,复核这些建设任务,比如原来确定的是涵养水源和保护耕地资源,后来经进一步调查本小流域有泥石流发生的一些条件,需要进行治理,任务就修改为治理涵养水源、保护耕地资源、预防泥石流等,这对将来的措施布置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2.2 建设任务、目标和规模,2 项目背景与设计依据,2)建设目标 提出设计水平年达到的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等方面的目标。包括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量、林草植被覆盖率、人均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率、平均粮食单产、农民人均纯收入等。 3)建设规模 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

10、调绘量测结果,复核并明确工程建设规模。,2.2 建设任务、目标和规模,2 项目背景与设计依据,1)设计依据 :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 2)设计说明: (1)简要说明数据来源设计采用的基础数据的来源,以及相应校核方法。 (2)调查勘测的技术方法和内业设计主要方法,如是否采用遥感调查技术、测量方法、洪水调查方法等。 (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说明选定工程布置、树种草种、施工技术等工程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考虑的限制因素及采取处置方法,如干旱地区造林的限制因素是水,如何解决水的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业产业规模化,因此,选择某一种可能形成产业的经济林。,2.3 工程设

11、计依据与说明,2 项目背景与设计依据,3 基本情况,1)概述工程区的地理位置及经纬度、流域面积、流域形状,所属地貌类型区,海拔高程,相对高差等。 2)地质和地貌 (1)说明工程区地质构造、地表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情况,重要单项工程的基础地质情况等。 地质条件是水土流失形成的大背景或者说是控制性因子。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震、新构造运动、地下水活动等。地质条件对于地貌形成、母质及土壤特性形成有着十分重要;也是区域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主要控制因素。,3.1 自然概况,3 基本情况,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初步设计,地质情况应简单说明: 区域是否有地质活动构造带,对沟系统形成、沟沿线(与构造线

12、有关)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产生有何影响。特别是西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带也是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与节理发育、岩石风化与破碎、母质及土壤形成有关的地层的地质年代、产状和岩性:一般老地层成岩作用好、质底坚硬,不易风化,但在多次构造运动过程易形成发育的节理;反之,则成岩作用差,质底疏松、易风化。岩性与风化关系更为密切;花岗岩地区,易形成崩岗;砂页岩区易形成泻溜。,3.1 自然概况,3 基本情况,(2)说明工程区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小流域的特征与形态,主要包括小流域的面积、流域平均长度、流域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沟道比降、沟谷裂度、沟壑密度、地面坡度组成等。 大中尺度地貌:主要是地面高程(海拔高度)和

13、相对高差、大中地貌形态。高山、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石质山区、黄土区、土石山区等不同的在中地貌形态,在气候和植被区带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如黄土高原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南方石灰岩地区,则水冲土跑,石漠化严重;青藏高原冻融侵蚀严重。同样在黄土高原,中地貌尺度的丘陵沟壑区与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差别也很大。地貌类型划分指标见表31。,3.1 自然概况,3 基本情况,表31 地貌类型划分指标表,3 基本情况,小尺度地貌:与大尺度地貌相比,小尺度地貌与水土流失关系更为直接。主要包括:小地貌形态,如塬面、梁峁顶、坡塬、沟坡、沟道、山脊、山坡、冲洪积扇、阶地、水域、坡麓等。 地形包

14、括坡型、坡度、坡长、坡向、坡位等,是影响水土流失的直接因素,常作为水土流失预测预报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来考虑。常规调查时采用的坡度分级、坡向分级见表3-2和表3-3。,3.1 自然概况,3 基本情况,表3-2 坡度分级表,表3-3 坡向分级表,3 基本情况,小流域(沟谷)特征与形态:是地貌与地形综合构成的一种外在表现。主要包括:流域面积、流域平均长度、流域平均宽度、流域形状系数和均匀系数、沟道比降、沟谷裂度(沟占地面积)、沟壑密度(或开析度)、坡度组成等。 小流域形状系数(K)是小流域平均宽度(B)与平均长度的比值。 流域长度(L)是以沟口为圆心,以不同长度为半径作同心圆与流域两边分水线相割,各弧

15、线中点及流域最远点间连成的折线长度。 小流域宽度是用小流域面积(F)除以小流域长度:B=FL,3.1 自然概况,3 基本情况,流域面积可以用求积仪或CAD上直接量算,若知道K、L则可用下列公式估算(不是精确值)F=KL2。 沟道比降是某一长度的沟道的总高差与长度的比值,与布设谷坊、塘坝、淤地坝等工程措施有很大关系。沟谷裂度是指沟占地面积的比例;沟壑密度是黄土高原地区、黑土区等土质地区的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具有沟壑的总长度(km),土石山和石质山区称为开析度,概念是相同的。 地面坡度组成是按一定地面坡度分级调查统计不同坡度级的土地组成比例。,3.1 自然概况,3 基本情况,3)气象水文 (1) 说

16、明工程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风速,主害风风向,大风日数。 工程区有关降水指标均叙述,北方干旱、半旱、亚湿润地区应对降水量、蒸发量、植物需水量分析,说明其水分亏缺情况,气温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北方地区还应分析10年活动积温,极端最高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等情况,北方风沙区等风蚀地区最好画出风频玫瑰图,说明主害风风向、大风日数、沙尘日数等,有干热风危害的地区还应说明干热风日数。,3.1 自然概况,3 基本情况,3)气象水文 特别应注意降水量与植被生长有很大关系,400mm以上地区以森林分布为主,400mm以下则为森林草原区或草原区。而植被生长越好,流失量越小。降水与植被共同影响着水土流失。即使在风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