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衔接作文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58295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升高衔接作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初升高衔接作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初升高衔接作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初升高衔接作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初升高衔接作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升高衔接作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升高衔接作文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升高中作文衔接讲座,作文我先行,初中、高中作文能力的不同要求,写作要求包括对题材、体裁、表达方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等内在要求,也包括字数限制等外在的要求。,首先,写作题材范围的要求不同。初中写作要求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高中语文则是“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高中作文不仅要求同学们写出“是什么”“怎么样”,更进一步要求同学们能理性地分析出“为什么”和“怎么办”。初中作文侧重的是学生个人成长及家庭、校园生活的真切体验,而高中作文涉及面要广得多,举凡社会、人文、历史、自然,都应在高中生写作视野的范畴之内。可以说,能否“以负责

2、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是高中生心理成熟与否在课程学习尤其是作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作文体裁与表达方式要求不同。高中阶段要求“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初中对文体的要求主要是记叙文(能写“简单议论文” ),高中要求除了写好记叙文外,还应熟练掌握议论文的写作,同时强化“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避免表达上的单一性和平面性,力求做到思维的深刻性和情感的丰富性。,第三,字数差别。初中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而高中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这不仅

3、是增加内容,还要求大家注意把握时间和速度。,总结: 初中阶段是量的积累过程 高中阶段是质的飞跃过程,高中作文命题特点: 作文随时代,笔墨随社会 生活是源头,做人即作文 命题方式: 1.全命题:11.7这也是一种美丽 2.半命题:假如再给我一次_ (机会失败尝试) 3.话题作文:以“支撑”为话题 特点:“三不限”: 题材不限(命题角度开放)、 主题不限(立意开放) 、 体裁不限(文体开放), 4.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

4、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总结 高中作文涉及的话题: 感情与体验, 生命与自然, 人际关系与人生智慧, 生存与生活态度 健康问题价值取向 生活信仰与处世态度 社会责任感与法律意识 回顾与前瞻,所谓审题准确,就是审题应该符合题意,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它们的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 主要是理解试题所要求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方法:,A 准审题,1抓关键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

5、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例1. 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从鸟的传说方面可这样立意: 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 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 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 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爱。,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2: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

6、?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呀!”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3辩证关系法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例3: 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

7、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 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4联系实际法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因此,我们需要联系实际,由物及人(社会)。 例4 :抓住 “全面发展”、“成功的90%来自汗水”、“发展特长”、“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等关键点。 材料分析:动物管理局的初衷是好的,要让小动物得到全面发展,但兔子和松鼠学不会游泳的原因并不是它们不努力,而是因为这是它们的弱点。野鸭的说法具有片面性,青蛙“发展特长”的观点看起来比较符合兔子的实际。然而

8、,当狼把兔子追到河边时,兔子再会跑也跑不到河对岸去。那么,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仙鹤认为,“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的确,兔子不会游泳,但可以打洞,松鼠不会游泳,但可以爬树。据此得出观点:我们既要注重全面发展,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发展的方向,不能搞“一刀切”。,二、命题作文的审题,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审明概念。题目或题干中的文字是命题者给你设置的限制,题目中的概念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如果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明,常常会失之千里。 如:我所见到的另一种真实生活。“我”限制了人物,“所见到的”限制了方式,“另一种”“真实”限制了取材范围。 2审明主旨。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的

9、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题眼不明,就会造成文章中心不明。 “北京的符号”题眼就是“符号”两字,据此挖掘它深层的含义,再找到与之匹配的代表性事物。,3审明关系。许多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或事理、事物并存,这时,就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理解题意,才能保证文章结构详略得当。 如:“书籍阅读阳光”这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层层深入,阳光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4审明题材。为了防止“移花接木”,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脱离限制,就会有“不符合题意”之失。命题对取材范围的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5审明体裁。作文考题都会对文

10、章体裁做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按理说,仅以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感性认识,辨明文体当是不成问题的,但几乎每年都有因“文体不符”而严重失分的考生。“文体不符”的出现,恐怕主要还是缺乏审题过程中审清体裁的意识。 6审明其他要求。作文考题除了题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还有一个要求部分。要求部分常以“要求”“注意”“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等形式出现。,小结: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对题目“咬文嚼字”,特别要注意词语包含的意义范围。,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1结构词性分析法找题眼 分析题目的短语结构和词性特点,明确思考的重点和方向。 (1)偏正短语的题目: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

11、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人生的通行证”,写作对象是通行证,然而这三个字表面实而意义深,限制词是“人生的”,它就引导你去思考,在你眼中,必须具备怎样一些品质,才能让我们的人生通行无阻,闯过道道难关?,(2)动宾短语的题目: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北京卷“说安”、高考湖南卷“谈意气”、江苏卷“怀想星空”就是这样的典型题目。 (3)主谓短语目:谓语部分是题眼。 如“听,花开有声”:“开”“有声”就是题眼,“开”意味着“绽放”,花开的常态是无声音的,而谓语“开”的结果是“有声”,这就要求你审清楚“有声”的内涵。

12、“听”是文脉,行文要时时扣题、紧紧扣题。文章表面写花,其实要关乎人情、事理、志趣。,2词语比较法 与别的近义词或话题比较,准确把握话题的中心概念。 如,天津卷的“留给明天”,把它与“展望明天”、“创造明天”等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展望”是一种构想,“创造”是一种奋斗,而“留给”是一种远见卓识的表现,它是把资源、财富、好的环境、美好传统、民族精神等想方设法保留给“明天”的人。,3语素分析法 分析话题的每个语素,然后整合理解题目的意义。 如辽宁卷“跑的体验”,对“跑”“体验”三个语素的意义进行分析:“跑”即“奔跑”,狭隘意义的跑指具体的“跑”的动作,挖掘潜力有限;宽泛意义的“奔跑”,是一种实践活

13、动,鸟儿学飞是“跑”,去了某地可以说“跑一趟”,读一本书可以说目光“奔跑”,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说思想的野马在“奔跑”等等,挖掘潜力很大。“体”即“亲身经验”“体察”,“验”即“检查”“查看”,两者整合指“亲身实践”或“通过实践认识事物”。综合起来可理解“跑的体验”就是指“亲身实践的体验或认识”。,(2009年北京卷)作文【审题点拨】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深入理解材料,“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句中的关键词语是“隐形的翅膀”,它比喻的是人生的希望、志向、信念、毅力等。写作时,可首先确定这“隐形的翅膀”是什么,然后写出这“隐形的翅膀”对“我”的影响等。写作时尤其不能忘了“我”

14、,文章只能写“我”有怎样的“隐形的翅膀”,而不能写他人。具体构思,可写以下内容: 一、“我”有怎样的“隐形的翅膀”; 二、这“隐形的翅膀”对“我”的作用; 三、“我”怎样对待这“隐形的翅膀”。,三、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往往是“材料话题”式,给一个材料。话题作文审题,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1材料中的人或事映射到生活中的人或事。 2材料的主题。 3材料的思想倾向: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4话题与材料的关系。 5话题涉及的内容,涉及的关系。 6在生活中、学习中、历史中有无类似的事例。,(一)单概念类审题 1名词类 例题分析: 此题看似开放,如可写: 什么是压力; 压力有什么作用; 如何对待压力;

15、 一个人有了压力将非常可怕; 人们需要压力,没有压力是可怕的”。 但结合材料,抓住失去压力的小白鼠最后的结果,就可以知道只有第五个审题才是准确的。,2动词类 例题分析: 喝彩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据此材料,应写要为别人喝彩。至于喝彩的原因,不外是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思想上有好的品质、生活上有好的习惯等,各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尽量朝人无我有的方面努力,方能写出佳作。 3形容词类 例题分析: 此题审题在话题说明中很清楚,基本主旨应是“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公平”。,(二)双概念类审题 1判断型例题分析: 注意不能片面写高三生活的“痛”或“快乐”,既要写“痛”,更

16、要写“快乐”。 2矛盾型例题分析: “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杂草比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他的心灵”等。,3条件型例题分析: 此题只要把握住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即可。可写生命离不开环境,一旦环境改变了,生命也将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命的品质等。生命的内容可以是动植物生理层面上的生命,也可以是人类个体精神世界上的生命,还可以是人类群体意识的生命;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心理环境或社会环境等。 4主客型例题分析: 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主客关系,“我”为主,“奥运”为客。写作中要以“我”为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