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编号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难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358133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76编号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76编号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76编号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776编号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776编号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76编号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76编号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高一物理力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 160 分 一、本题共一、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 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 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 1%2%。 已知子 弹飞行速度约为 500m/s,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10-3s B10-6s C10-9s D10-12s 2如图所示,在高为 H 的台阶上,以初速度抛出一质量为的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当小

2、石子落到 0 vm 距抛出点的垂直高度为 h 的台阶上时,小石子动能的增量为 mgh 2 2 1 mvmgh mghmgH 2 2 1 mv 3. 有四名运动员在标准的田径场进行 800 米跑步竞赛,图中插小 旗 处 是 他 们各自的起跑位置,他们都顺利地按规则要求完成了比赛,下列说法正 确 的是 A他们跑完的路程相同 B他们跑完的位移相同 C他们跑完的圈数相同 D他们到达的终点可以相同 4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 记 录了他行走中 9 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大致反 映 该同学运动情况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5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 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

3、低点 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6如图所示,物体 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 F 作用下,A、B 保持静止。物体 B 的受力个数 为: A2 B3 C4 D5 7 如图所示, 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 圆周轨道, 圆心 O 在 S 的正上方。 在 O 1 4 和 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a 和 b,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a 比 b 先到达 S,它们在 S 点的动能相等 Ba、b 同时到达 S,它们在 S 点的速度不同 P Q S O Ca 比 b 先到达 S,它们在 S 点的速度相同 Db

4、比 a 先到达 S,它们在 S 点的动能相等 8如图所示,光滑轨道 MO 和 ON 底端对接且 ON=2MO,M、N 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 M 点从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 球经过 O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vsa k E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 M 点到 N 点运动过程的是 9 一辆汽车 以恒定的功 率,由静止出 发沿平直的 公路行驶。经4min的时间行驶了1800m,则能描述汽车运动的v-t 图象是图中的 10 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 命名为 “格利斯 581c” 。 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 5 倍,直径是

5、地球的 1.5 倍。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在地球表面附 k1 E 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则为 k2 E k1 k2 E E A0.13 B0.3 C3.33 D7.5 1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 运动的 vt 图中(如图) ,直线 a、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 020 s 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和位移关 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010 s 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 1020 s 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 5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 t10 s 时

6、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12 如 图 所 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 (a) 、(b) (c) 、 (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 F 与 mg 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 已知此物体在 t=0 时速度为零,若用 v1、v2 、v3 、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 3 秒末的速率,则这 0510 10 1520 5 t/s v/(m/s) b(乙) a(甲) 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 Av1 Bv2 Cv3 Dv4 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四个木 块 , 其 中 两个质量为

7、 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 最 大 静 摩 擦力是mg。现用水平拉力 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2 m 的木块 , 使 四 个 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 m 的最大拉力为 A B C 5 mg3 4 mg3 2 mg3 Dmg3 1410 个同样的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 m=0.4kg,长 L=0.5m,它们与地面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均为2=0.1,在左方第一个木块的左端放一质量 M=1.0kg 的铅块,它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系 数1=0.2,如图,现突然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 v0=5.0m/s,使其在木块上滑行,则铅块开始带动木块 运动时铅块的速度为(铅块

8、可看成质点): Am/s Bm/s 1110 C3.0m/s Dm/s7 15如图所示, 用相同材料做成的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 物体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相同 的拉力 F 均作用在 m1上,使 m1、m2作加速运动: 拉力水平,m1、m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拉 力水平,m1、m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拉力 平行于倾角为 的斜面,m1、m2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拉力平行于倾角为 的斜面,m1、m2沿粗 糙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以l1、l2、l3、l4依次表示弹簧在四种情况下的伸长量,则有 Al2l1 Bl4l3C.l1l3 Dl2l4 二填空题(每题二填空题(每

9、题 8 分共分共 16 分)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17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 A 图线, 另一位同学实验测出了如图丙中的 B 图线试分析 A 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 A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 B 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 三、计算与论证。本题共 6 小题,共 84 分。按题目要求做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三、计算与论证。本题共 6 小题,共 84 分。按题目要求做答。解答题应

10、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 (8 分)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 F 作用下向上 运动,推力 F 和小环速度 v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1)小环的质量 m;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 。 F/N v/ms 1 5.5 1 F 5 0 2 4 6 t/s 0 2 4 6 t/s v0 m M 2 m 1 m F 2 m 1 m F 2 m 1 m F 2 m 1 m F 19 (15 分)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

11、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 B 点前后 速度大小不变) , 最后停在C点。 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 体的瞬时速度, 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 g10m/s2) 求: (1)斜面的倾角;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t0.6s 时的瞬时速度 v。 20(12 分) 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 悬挂着 m=500kg 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 a=1.5 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2。 如果空气阻力大小不变, 且忽略悬索的质量, 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 (

12、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 sin=0.242 ; cos =0.970) 21 (15 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 轨道的半径为 R。 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然后沿圆形轨 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 5mg(g 为重力加速度) 。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 形轨道底部的高度 h 的取值范围。 22 (16 分)倾斜雪道的长为 25 m,顶端高为 15 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 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

13、速度 v08 m/s 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 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 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 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 g10 m/s2)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题共一、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 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分,选不全的得 2 分,

14、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AADCBDCAACCCCBCD A B C t(s)0.00.20.41.21.4 v(m/s) 0.01.02.01.1 0.7 15 m 25 m h m R 二填空题(每题二填空题(每题 8 分共分共 16 分)分) 16 解答:解答: (1)由,用逐差法: 2 aTs 2 2 2 m/s97 . 4 02 . 0 9 10)12 . 1 32 . 1 48 . 1 73. 190 . 1 08 . 2 ( a 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所以, (有效数字位数不对的给 1 分) 3 分 2

15、 m/s0 . 5a (2)从 b 段纸带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0.02s)内的位移,直到 D4D5段还在增加(之前一直 加速) ,而从 D5D6段开始减小(之后开始减速)所以,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 D4D5段。 2 分 (3)当小车的加速度是 2.5 m/s2时,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1 )(sinamMfgmgM 车重车重 当小车的加速度是-5 m/s2时,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数据联立解出: 3 分 2 sinamfgm 车车 1:1 车 重 m M 点评: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有效数字的认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数字运算、实验误差的处理,考查推理能力和实验 探究能力。 17 解答:解答: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答对一点也给 2 分) 2 分 未满足拉车的钩码质量 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M; 3 分 在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使尚未对小车施加拉力时,小 车已有加速度 (答对平衡摩擦力过度的也给 3 分) 3 分 点评:点评:本题的难点是第问,这是一个连接体的问题,令钩码对小车的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