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复习试题参考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35739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工程》复习试题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基础工程》复习试题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基础工程》复习试题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基础工程》复习试题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基础工程》复习试题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复习试题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复习试题参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基础工程复习资料一、 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浅基础的基础型式是( d )。 A柱下条形基础 B筏板基础 C柱下独立基础 D沉井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d )A沉降量; B沉降差; C倾斜; D局部倾斜。3、柱下独立基础发生冲切破坏是由于( a )。 A柱周边处基础高度不足; B地基承载力不足; C基底面积过小; D基础材料抗压强度不足。4、 以下不受宽高比限制的基础型式是( d )。 A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B墙下条形砖基础 C墙下毛石条形基础 D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的承载力修正特征值公式中的基础埋深

2、d的确定,下列说确的是:( a )。A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B在填方整平地区,只能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 C一般自室地面标高算起; D对于地下室基础为条形基础的情况,应从室外地面标高算起。6、当新建筑物基础深于旧建筑物基础时,新、旧建筑物相邻基础之间应保持的距离不宜小于两相邻基础地面高差的( b )。A0.51倍; B12倍; C23倍; D34倍。7.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使桩的竖向承载力(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8.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分布的特点之一是( a )。 A桩顶轴力最大; B桩顶轴力最小; C桩端轴力最大; D桩身轴力为一常

3、数。9、某中心受压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传至设计标高处竖向轴压荷载,基础埋深d , 地基土重度。地基净反力是( c )。A; B; C; D。10、扩展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b) 。A. C15; B. C20; C. C25; D. C30。11.一矩形基础短边B ,长边L ,在长边方向作用的偏心荷载为F+G ,试问当基底最小压应力等于零时,最大压应力等于 ( b )A. B. C. D. 12、设置于深厚的软弱土层中,无较硬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或桩端持力层虽然较坚硬但桩的长径比很大的桩,可视为( a )。 A摩擦桩; B端承桩; C摩擦端承桩; D端承摩擦桩。13、关于建筑物基础埋

4、置深度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当地基中存在承压水时,可不考虑其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B.靠近原有建筑物基础修建的新建筑物,其基础埋置深度宜小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C.当存在地下水时,基础应尽量埋在水位以下;D.如果在基础影响围有管道或坑沟等地下设施时,基础应放在它们的上面。14、桩身中性点处的摩擦力为( c )A正; B负; C0。1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GBJ112-87)规定,当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大于( c )时,应判定为膨胀土。 A20%; B30%; C40%; D50%。16、在水泥土搅拌桩法中,形成水泥加固土体,水泥在其中应作为( b )。A拌合剂; B主固化剂; C

5、添加剂; D溶剂;17、黄土地基湿陷等级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 c )A 湿陷性系数和总湿陷量; B 湿陷性系数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C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D 湿陷性系数。18.膨胀土的特性指标之一膨胀率是( b )。 A人工制备的烘干土,在水中增加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 B在一定压力下,浸水膨胀稳定后,试样增加的高度与原高度之比; C原状土在直线收缩阶段,含水量减少 1 的竖向线缩率; D在一定压力下,烘干后减少高度与原有高度之比。 19、可以认为,一般端承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与各单桩的竖向承载力之和的比值(c)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2;20.( a )不存在冻

6、胀问题A粗粒土; B细粒土; C粘性土; D粉土。21、对无筋扩展基础要求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是因为( d )。 A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 B限制基础底面宽度要求; C地基承载力低; D材料的抗弯抗拉强度较低。22、群桩基础中的单桩称为( d ) 。 A单桩基础; B桩基; C复合桩基; D基桩。23、在进行扩展基础基底面积的计算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应该采用( b )。 A基本组合; B标准组合; C准永久组合; D短期效应组合。24、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土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c )。A混凝土柱下独立基

7、础; B灰土基础; C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D砖基础。25、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不属于建筑措施的是( d )。 A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 B控制建筑物长高比; C设置沉降缝; D设置圈梁。26、对三桩的三角形独立承台配筋说法错误的是( b )。A钢筋均通常配置; B当尺寸超过2.5m的时候,钢筋交错布置;C三桩承台最里面的三根钢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围之; D钢筋应按三角形承台三向板带方向均匀布置。27、采用砂石桩处理地基,砂石桩孔位宜采用的布置形式为( d )。A长方形; B等腰梯形; C梅花形; D等边三角形;28、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的作用是( a )。 A预压荷载下的排水通道; B

8、提供复合模量; C起竖向增强体的作用; D形成复合地基。二、多选题1、关于倒梁法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A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B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均匀;C基础梁接近于刚性梁(梁的高度大于柱距的16);D地基土较均匀。2、下列桩型中,哪些是属于非挤土桩?( BE )A沉管灌注桩 B钻孔灌注桩 C木桩 D钢管桩 E挖孔桩3、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ABC )。A桩身刚度和强度; B桩侧土质条件; C桩顶约束条件; D桩的施工方法。4、红粘土的工程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CD )。A高塑性;B低孔隙比;C土层的不均匀性;D土体结构的裂隙性;E高压缩

9、性;F湿陷性。5、下列属于深基础的是 ( BC )。 A片筏基础; B地下连续墙; C沉井基础; D无筋基础。三、判断题1、地基承载力验算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的计算常采用角点法。 ( )2、 计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修正特征值时,仅需作深度修正。 ( )3、 地下水位下降有可能对端承型桩产生负摩阻力。 ( ) 4、土粒中蒙脱石含量越多,土的湿陷性越强。 ( )四、简答题1、 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答: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面到天然地面的垂直距离。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条件和场地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基土冻融条件等,应综合考虑以

10、上因素后加以确定。2、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包括哪些容?(1)选择基础的材料、类型、进行基础平面布置;(2)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 (3)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4)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5)必要时进行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验算; (6)进行基础结构设计;(7)绘制基础施工图,提出施工说明。3、 简要介绍土岩组合地基的工程特性。答:土岩组合地基的工程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2)石芽密布并有出露地基;(3)大块孤石地基。4、 什么是复合桩基?什么是复合地基?二者有什么不同?答:桩基在荷载作用下,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就是复合桩基。复合地基是指由竖向增强体和其周围

11、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复合桩基属于基础畴,而复合地基属于地基畴。5、 简要介绍软土的工程特性。答: 高压缩性; 强度低; 渗透性小; 具有显著的结构性,许多软土属高灵敏度土; 具有明显的流变性6、 什么是复合桩基?什么是复合地基?二者有什么不同?答:桩基在荷载作用下,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就是复合桩基。复合地基是指由竖向增强体和其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复合桩基属于基础畴,而复合地基属于地基畴7、高层建筑经常有主楼和裙房,主楼往往比较高、荷载也大,如从沉降考虑,应先施工哪一部分比较合理?为什么?答:先施工主楼,为主楼荷载大,使地基土产生较

12、大沉降,这种沉降一般在两个月后能完成80%左右。等主楼沉降基本完成后,再施工荷载较小的裙房,则可减小与主楼的不均匀沉降。五、计算题1某厂房柱断面600mm400mm。基础受竖向荷载标准值FK=780kN,力矩标准值120kNm,水平荷载标准值H=40kN,作用点位置在0.000处。地基土层剖面如图3-3所示。基础埋置深度1.8 m,试设计柱下无筋扩展基础。 0.00人工填土 =17.0kN/m3 1.80m粉质粘土 ds=2.72,=19.1kN/m3 w=24% wL=30%wp=22% fak =210kPa 图3-3 例3-1图1解:1、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IL=0.33e=-1=0.775查表2-6得知b=0.3 、 d=1.6,先考虑深度修正fa= fak+dm(d-0.5) =210+1.617(1.8-0.5) =245kPa2.先按中心荷载作用计算基础底面积A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