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报告}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35577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147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分析报告}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行业分析报告}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行业分析报告}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行业分析报告}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行业分析报告}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分析报告}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分析报告}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分析报告数 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数 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 摘要摘要 数字电视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 传输、存储,实时发送、广播,供观众接收、播放的视听系统。即从节目的 采集、制作、节目传输,以及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的系统。包括 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 我国目前有 3.6 亿电视用户,1.3 亿有线电视用户,三分之二的电视家 庭仍然是无线电视广播的用户,电视机拥有量为 4 亿台。在我国,无论是有 线、地面、卫星数字电视还是 IPTV,都是政策导向型产业, “十一五规划” 中指出要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等信息产业群,

2、 加强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 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发展数字电视自 2003 年开始已经历 4 年多的时间,数字电视用户 初具规模,数字电视产业链基本形成,在宏观经济向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长的前提下,2008 年必将是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良机。 一、数字电视行业发展概况一、数字电视行业发展概况 (一)有线数字电视 2007 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市场得到全面启动和快速发展,用户规模 达到 2796 万户,较上年增长 116%,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达到 24%。 数据来源:中国数字广电产业新闻电子周刊 2002-2007 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及增速2002-2007 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及增速

3、 (二)地面数字电视 2007 年,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终端市场规模达到 30 万台,较上年增长 27.7%,增速放缓。 数据来源:中国数字广电产业新闻电子周刊 2003-2007 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发展2003-2007 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发展 (三)卫星数字电视 2007 年,中国卫星数字电视产业用户规模已达到 32.3 万户,较 2006 年增长 44.8%。 数据来源:中国数字广电产业新闻电子周刊 2003-2007 年中国卫星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发展2003-2007 年中国卫星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发展 (四)网络数字电视 2007 年,中国 IPTV 用户规模达到 120 万户

4、,较 2006 年增长 1.6 倍。 数据来源:中国数字广电产业新闻电子周刊 2003-2007 年中国 IPTV 用户规模发展2003-2007 年中国 IPTV 用户规模发展 二、数字电视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二、数字电视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 (一)数字电视行业投资分析 伴随着 2008 年奥运会带来的投资商机,我国迎来数字电视投资高潮。 同时, 一大批省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真正启动也将对这场投资热潮起到推 波助澜的作用。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我国数字电视发展规划,预计到 2008 年全面 推广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并在 2015 年关闭模拟电视广播,也就是说在未来 的几年内, 数字电视机将要对上

5、亿台的模拟电视机进行全部更新换代。 按照 这个计划,在奥运会开办之前的这段时间,我国数字电视将迅速推进。 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所需的资本支出巨大,根据电广传媒 2006 年 12 月 12 日发布的有关湖南省有线电视数字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披露的信 息,完成 430 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的总投资为 488721.6 万元,折合 1136 元/户。以此测算,完全完成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可能需要至少 花费 1400 亿元,数倍于整个广电行业的收入。因此,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 必须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 (二)数字电视行业效益分析 1、广电行业收入状况 2007 年我国广电行业收入为 1314

6、 亿元, 连续多年保持 10%以上的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 1998-2007 年广电行业总收入及增速1998-2007 年广电行业总收入及增速 (三)数字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 数字电视收视费的分层收费模式 : 一方面明确提出在增加服务内容和项 目, 并为用户免费配置一台数字机顶盒的前提下, 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可以价 格听证会方式提高收视费用 ; 另一方面要求实施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有线电视 网络, 首先要保留至少 6 套模拟电视节目供没有机顶盒的用户免费收看, 其 次要为缴纳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的用户提供基础服务而不能再 另外单独收费,此外,要在满足公共服务和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开发

7、付 费电视、语音、宽带、视频点播和电视商务等增值服务。 三、子行业对比分析及预测三、子行业对比分析及预测 (一)内容供应商 数字电视内容供应商主要制作数字节目与频道, 通过运营商对用户播出。 内容供应商还处在摸索期,短期内还很难从数字电视产业化热潮中受益。 (二)数字电视机顶盒生产 随着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形成,机顶盒需求旺盛,2007 年中国数字 电视机顶盒产量达到 7030 万台,与 2006 年相比增长 30%。 来源:CCID,200801 中国数字机顶盒产量中国数字机顶盒产量 (三)数字电视一体机 目前数字电视一体机市场尚未正式启动, 虽然长虹、 康佳、 创维、 厦华、 TCL 等企

8、业已经开始生产一体机产品,但这些基本都是符合国外标准的出口 产品。 鉴于信息产业部 UTIUTI 机卡分离电子行业标准的发布以及北京奥运会的 举办,2008 年将是数字电视一体机的发展机遇年,首要市场为城市广播高 端用户,据预测 2008 年中国一体机市场终端将达 20 万。 四、数字电视行业各地区发展状况四、数字电视行业各地区发展状况 数字电视用户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南、 华东和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数字电 视用户较少。 数据来源:中国数字广电产业新闻电子周刊 2006 年各地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占比2006 年各地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占比 华南沿海-用户渗透率最高;华东沿海-用户渗透率其次;西南地区

9、-用 户渗透率较高;长江中游-用户渗透率最底。 数据来源:中国数字广电产业新闻电子周刊 2006 年全国各地区数字电视用户渗透率2006 年全国各地区数字电视用户渗透率 五、行业风险分析及预测五、行业风险分析及预测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是主要依靠国家政策发展的产业, 最大的风险就是国 家政策走向。目前广电系统经营机制没有转换,系统内呈区块分割状,隶属 于各地政府行业, 政府的支持力度也直接干涉到数字电视的推广, 政府干预 是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随着 IPTV 技术的成熟,数字电视和 IPTV 是竞争还是走向融合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同时广电还面临着中国电信和中 国网通等市场巨头的竞争压力,

10、数字电视和 IPTV 的技术和市场竞争结果都 会左右政策的最终走向。 另外行业发展仍在起步阶段, 还存在较大的技术风 险、内容缺乏风险以及财务运营风险。 六、行业授信建议六、行业授信建议 2007 年,随着数字电视用户规模的逐步扩大,行业标准的确立,鼓励 政策的出台,数字电视行业整体景气呈现上升趋势。2008 年我国将开播数 字信号电视节目,在政府推动“整体转换” 模式和其他市场需求推动下,预 计 2008 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有望达到 3600 万用户。 从长期来看, 推进数字 电视行业发展代替模拟电视将是必然, 因此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 数字 电视行业未来发展值得期待。对于银行业来说,可

11、适当放宽授信额度,增加 授信同比增长幅度。 目录目录 第一章 数字电视行业的范围和产业链 1第一章 数字电视行业的范围和产业链 1 第一节 数字电视行业 1 一、数字电视行业的范围 1 二、数字电视行业产业链分析 4 第二节 数字电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 一、广电行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 5 二、数字电视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 5 第二章 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测 9第二章 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测 9 第一节 有线数字电视分析及预测 9 一、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9 二、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影响因素 10 三、有线数字电视未来预测 12 第二节 地面数字电视分析及

12、预测 14 一、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14 二、地面数字电视产业优劣势 15 三、地面数字电视未来预测 16 第三节 卫星数字电视分析及预测 17 一、卫星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17 二、卫星数字电视产业优劣势 17 三、卫星数字电视发展的影响因素 18 四、卫星数字电视未来预测 19 第四节 网络数字电视(IPTV)分析及预测 20 一、网络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20 二、IPTV 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三、IPTV 用户未来预测 22 第三章 数字电视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及预测 24第三章 数字电视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及预测 24 第一节 数字电视行业投资分析及预测 24 一、数字电视行业投资需求旺盛

13、 24 二、网络运营商可选择的资本运作方式 24 第二节 数字电视行业盈利分析及预测 26 一、广播电视行业收入分析 26 二、数字电视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27 三、盈利模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9 四、数字电视行业未来盈利预测 30 第四章 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32第四章 数字电视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32 第一节 数字电视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 32 一、数字电视传输竞争 32 二、有线电视网络服务竞争 32 三、数字电视内容竞争 32 第二节 运营商竞争格局分析 33 一、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之间的竞争 33 二、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34 第三节 数字电视行业竞争趋

14、势分析及预测 35 一、 “三网融合”加速数字电视产业化进程 35 二、打破资本进入壁垒,网络跨区域整合渐行渐近 35 第四节 企业资产重组分析及预测 37 一、数字电视行业整合的必要性 37 二、数字电视行业整合的方式 37 三、近几年数字电视行业的整合案例 38 第五章 数字电视行业子行业(或子产品)分析 39第五章 数字电视行业子行业(或子产品)分析 39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内容行业 39 一、内容供应商 39 二、数字电视行业的节目集成商 40 第二节 数字电视的终端制造行业 42 一、数字电视机顶盒产销量分析 42 二、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细分 43 三、数字电视一体机分析 46 四、

15、平板电视机增长分析 47 五、高清电视机增长分析 49 第六章 数字电视行业细分地区分析 50第六章 数字电视行业细分地区分析 50 第一节 数字电视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 50 一、全国各地区数字电视用户渗透率 50 二、全国各地区广电收入 51 三、我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模式 51 第二节 北京市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53 一、北京数字电视发展环境分析 53 二、北京市数字电视运营主体 53 三、北京市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54 四、有线网络现状 54 五、北京市数字电视运营情况 54 第三节 上海市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55 一、上海数字电视发展环境分析 55 二、上海市数字

16、电视运营主体 55 三、上海市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56 四、上海市 PTV 业务发展状况 56 第四节 青岛市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58 一、青岛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情况 58 二、“青岛模式”的核心及产生背景 58 三、青岛工作的创新点 59 四、青岛有线数字电视的未来预测 61 第七章 企业分析 62第七章 企业分析 62 第一节 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对比分析 62 一、总体排名分析 62 二、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63 三、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63 四、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64 五、发展能力对比分析 64 第二节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66 一、企业基本状况 66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6 四、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67 五、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 68 六、2007 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 70 第三节 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 一、企业基本状况 72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2 三、公司技术及研发水平 72 四、企业财务数据分析 73 五、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 74 六、2007 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 74 第四节 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