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报告}147医药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04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35475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92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分析报告}147医药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04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行业分析报告}147医药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04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行业分析报告}147医药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04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行业分析报告}147医药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04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行业分析报告}147医药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04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分析报告}147医药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分析报告}147医药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04(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分析报告147 医药 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 04 行业分析报告147 医药 行业分析报告某某某 04 目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 I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指标数量同比增减% 化学原料药561807.60 吨7.80 2002 年 中成药594578.90 吨24.20 化学原料药803461.20 吨16.47 生 产 能力 2003 年 中成药601963.40 吨18.48 化学原料药241653.6 吨 2003 年比 2002 年 新增生产能力中成药7384.5 吨 2003 年 111 月份医药品进口量28151 吨17.4 供给 2003 年 111 月份医药出口量2705

2、10 吨15.4 趋势预测本期市场供求特点分析 2003 年 111 月,医药工业平 均产销率 94.2%,比上年同期提高 0.55 个百分点,产销衔接状况好于 上年。但多年来低于全国工业平均 产销率水平 45 个百分点的状况 仍没有根本扭转,且产成品资金占 用较上年同期增长 7.74%,产成品 库存可供销售天数居高不下,年末 剧增达 50%以上。 1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 2003 年 111 月份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单位如无 特殊说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数据来源均为国家统计局。 下期市场供求趋势分析 【主要影响因素】医药贸易国际一体 化进程加速、生物技术新药物品种不 断出现、资产重组

3、。 【结论】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回升, 商业效益下滑,两极分化加剧;民营 经济发挥更重要作用。 简要结论行业生产能力没有过剩,建议进入。 企业参考指标 净资产(千元)利润(千元) 较好值33308.002845.00 中间值9794.00383.00自然排序法 较差值2601.000.00 较好值196529.1532561.15 中间值46008.195442.22算术平均法 较差值9590.21-206.45 注:企业指标参考为该项指标根据统计局 2002 年末全国 18 万家工业企业统计数据 计算整理而得,单位为千元,仅供参考。自然排序法三个值分别为序列中分别处 1/4、2/4、 3/4 位

4、置企业数值;算术平均法分别为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上所有企业平均水平、 平均线下所有企业水平。 II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 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平均利润率与全行业比较与 top10 比较与全部工业行业比较 行业5.391.000.831.22 top106.491.201.001.47 全部工业行业4.400.820.681.00 二、行业规模分析 (一)本行业与整个工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规模指标本行业 A全部工业行业 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 A/B(%) 总资产4.20687.602.57 利润.309.803.14 销售收入5.80800.801.96 从业人数.001.002.00

5、(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与整个行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规模指标总资产利润销售收入从业人数 全行业4.2.306 Top10.1334803.1083792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Top10(%) 销售集中度15.56 资产集中度12.21 利润集中度14.69 四、行业效率分析 单位:元 本行业 a全部工业行业 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 a/b(%) 每万元资产利润539.01440.02122.50 每万元固定资产利润2025.221126.77179.74 人均利润20199.7412829.30157.45 五、盈利能力分析 本行业 A全部工业行业 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 a/b(%) 净资产收益

6、率(%)7.857.24108.55 总资产报酬率(%)6.535.55117.56 销售利润率(%)35.457.05502.89 成本费用利润率(%)10.276.28163.60 六、营运能力分析 本行业 A全部工业行业 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 a/b(%) 总资产周转率(次)0.580.7676.35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1.191.7468.11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3.996.5760.64 七、偿债能力分析 本行业 A全部工业行业 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 a/b(%) 资产负债率(%)54.0259.2591.16 已获利息倍数5.734.81119.06 八、发展能力分析 本行业

7、A全部工业行业 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 a/b(%) 资本积累率14.7313.49109.16 销售增长率18.5927.6967.14 总资产增长率15.2814.60104.67 九、成本结构分析 (一)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二)去年同期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三)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 2003 年 111 月1.00.90.10481679.106.10 去年同期3.11.01.66441785.844.63 同比增长(%)18.2717.5119.539.0318.06 (四)本期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分析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目标利润的实现是由

8、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 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等指标来保证的。通过对以 上因素的变动分析,可以发掘出该行业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明了该行业的市 场竞争、抵御风险能力,据以拟定出下阶段的目标方案。 1.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较 2003 年 111 月去年同期同比增减(%) 成本费用6.104.6318.06 其中:销售成本1.003.1118.27 销售费用.90.0117.51 管理费用.10.6619.53 财务费用481679.10441785.849.03 销售收入5.806.0718.59 利润.30.8028.70 2.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 本行业 A全部工业企业

9、 B与全部工业企业比较 a/b(%) 成本费用/利润9.7315.9261.13 成本费用/销售收入0.910.9398.08 利润/销售收入0.090.06160.45 十、贷款建议 行业资金流向流入 利润水平可接受度较高 区域上海、北京、广州等 产品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 建议开发热点 企业 1.西安杨森制药公司 2.天津史克制药公司 3.阿斯利康制药公司 4.上海罗氏制药公司 5.上海施贵宝制药公司 主要风险政策风险 2003 年 10 月份国务院发布了从 2004 年 1 月 1 日开始,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 3 个 百分点的决定,其中涉及到西药原料和

10、医用敷料, 品种面较广:这次调整后退税率拉开了档次,分为 17%、13%、11%、8%和 5%五档,即不同的出口商品 会面临不同的调减退税幅度。受该政策影响,2004 年中国医药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将比今年有所下 降。 市场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国内医药市场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竞争市场 已勿庸质疑。国内企业将面对大型跨国企业而不仅 仅是国内其它企业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改革并加速 国际化进程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几年后庞大 的中国医药市场将吸引外国大公司巨资的不断投 入,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 地,药品进出口贸易将急剧增长,药品价格悬殊的 现象将荡然无

11、存,医药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 经营风险 目前,由于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和相互攀比的 “顽症”复发,医药行业正面临新的重复建设和过 度竞争。2004 年,医药企业之间的兼并行动将进一 步升温。兼并的结果是医药生产经营集中度进一步 提高,企业通过转换机制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同 时,企业间的竞争将愈趋激烈。 III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 一、风险揭示 一是企业规模问题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且布局分散。 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新产品,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三是是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企业改革和战略 重组的任务还很艰巨。四是产品质量、性

12、能有待提高;五是外贸产品结构不合 理。 二、政策分析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除了推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认证之外,近期还将采取四方面措施,加强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这些措施包括: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加强合理用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 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监督法规体系;完善和落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建立 预防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的应对机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 GMP 认证时限不延期,标准不降低。1998 年我 国只有 87 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 GMP 认证,到 2003 年 11 月底,全国 4979 家药 品生产企业中,有 2230 家通过了认证。目前我国的血液制品和

13、注射剂已全部在 符合 GMP 的条件下生产。GMP 是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标准。卫生部 1988 年公布了这一规范,1993 年对其进行修订,并开始实施 GMP 认证工作。实 施 GMP 不但加强了药品生产的监督管理,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乱办药厂造成的低 水平重复现象。 药品不良反应同样是日益引起公众关注的话题。到 2002 年底,全国所有省、 自治区、直辖市均组建了 ADR(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全国 ADR 监测网络已经形 成。据统计,2000 年,国家药监局收到的 ADR 报告为 1868 份,2002 年的报告 数量上升至 17000 份,报告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边振甲透露说,目前国家

14、正 在研究并建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的损害求助机制,探索设立赔偿或补偿基金会。 三、负面信息 一是我国的传统中草药具有优势,但在生物制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着相 当的差距。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对药品制造企业实施 GMP 管理,要求按照国际 规则实施 GMP 认证,但我国的医药制造企业尚欠竞争能力;二是研制开发的力 量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急功近利的无序竞争使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内 耗严重。一方面,医疗药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如 PCR 诊断试剂的成本只有 10 多元,而售价在 100 元以上;另一方面,仿制新药的时间和费用远远低于独立 开发新药项目。这就必然诱导众多医药企业、甚至是一些非制药企业纷纷投

15、资 生物医药项目,造成了同一产品多家生产的重负现象;四是企业规模小,缺乏 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的销售额都在几百万元至一千万元 左右,企业规模小,规模经济效应无法与国外的大公司抗衡,这已经成为我国 医药制造行业发展的瓶颈。再加上进入 WTO 后,制剂药品的关税将在 10 年内逐 步减到 6.5%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的药品将丧失关税政策保护下的市场价格 优势;五是知识产权的禁锢。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国内生产的大部分新药物 都是模仿而来的,这势必潜伏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一方面这些产品不可能出口, 只能内部销售;另一方面仿制的做法也越来越受到诸多的限制,甚至引起知识 产权的纠纷。 I

16、V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 一、行业运行情况 运行特点1.主要经济指标一路走高。2.新的结构性矛盾有所显现。 主要产品变动 2003 年 111 月,我国医药生产企业共完成化学原料药 73.2 万吨,比 上年同期增长 15.7%;完成中成药产量 54.5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19.93%。预计全年化学原料药产量有可能突破 80 万吨大关,创历史最高水 平;预计中成药产量将超过 60 万吨,也创近年高水平。 存在问题 1.制药企业多、规模小。2.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形成“多、小、散、 低、乱的局面,许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3.科研资金投入少,产品创新 能力不足。4.企业整体质量不高:多数企业未通过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但在上市公司中,此情况相对较 好。 上下游变动 1.市场竞争主体迅速增加,打破了原医药站、医院分别对医药批发、零 售市场的垄断。2.当前药品流通市场是多种流通模式并存,并正呈现“少流 通环节”的趋势。3.药品零售市场的区域垄断在形式上被打破,药品零售企 业可以在全国跨省连锁。4.上游生产企业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