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35474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该课程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桥梁墩台与基础的一般设计方法,使其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如何综合考虑上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一般墩台基础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能力,以期能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二、课程设计题目某简支梁桩柱式墩、台设计三、课程设计容和要求 (一)课程设计容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级,人群荷载3.5KN/m2。公路级,人群荷载3.0KN/m2。 2、桥面净空 5梁式:净7+21.0m。 6梁式:净9+21.0m。3、上部构造该桥上部构造

2、尺寸及永久荷载见下表1和2: 表1编号跨径(m)主梁间距(cm)计算跨径(m)梁长(m)支座尺寸(cm)肋宽(cm)每片主梁自重(kN/m)5梁式(6梁式)1、5号(1、6号)2、4号(2、5号)3号(3、4号)11316012.612.9616*25*2.81815.65513.62513.62521616015.515.9618*25*2.81817.7718.0917.9032016019.519.9618*25*2.81819.37719.42518.45142516024.324.9620*35*4.23623.97520.122.6153016029.1629.9620*35*4.

3、24027.02223.23927.732 表2编号跨径(m)上部一孔恒载(kN)每一个支座恒载反力(kN)5梁式(6梁式)5梁式6梁式1、5号(1、6号)2、4号(2、5号)3号(3、4号)113935.521110.8010144882988292161430.341716.021418014436142843201917.262285.541933819386184144252764.573328.922992125085282175303842.494673.34404793481241543注:冲击系数为1+=1.34、水文地质资料(a)(1)地质资料 表3土层天然容重(kN /m3

4、)桩侧摩阻力(kPa)液性指数孔隙比中砂20.560粘性土19.5650.40.8中砂厚度如下: 表4中砂厚度(m)(1)(2)(3)(4)(5)(6)3.04.04.55.05.56.0(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246m,常水位:242.5m,河床标高:240.5m,一般冲刷线:238.5m,局部冲刷线:235.2m。水文地质资料(b)(1)地质资料 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g =18.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L=22.7%,塑限w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

5、容重g =19.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L=22.7%,塑限wp=16.3%。(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127m,常水位:125m,河床标高:122.00m,一般冲刷线:120.00m,局部冲刷线:118.00m。5、主要材料(1)盖梁和墩身均采用C30混凝土;(2)承台与桩基采用C25混凝土;(3)主筋采用级钢筋;箍筋采用级钢筋。(二)课程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2)墩台基础结构构造图,图纸一律用铅笔绘制,幅面采用3号图纸(A3)(3)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碳素笔书写。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1、盖梁及桩柱尺寸拟定

6、; (用时0.5天) 2、盖梁力计算; (用时1.5天) 3、墩柱力计算; (用时1天) 4、桩的力计算; (用时1天) 5、绘制墩柱与桩的构造图(用A3纸画); (用时0.5天)6、答辩及资料整理 。 (用时0.5天)五、参考文献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2、墩台设计手册;3、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4、桥梁工程。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一部分 盖梁及桩柱尺寸拟定 盖梁是柱式桥墩的墩帽,一般用20-30号的钢筋混凝土就地浇筑,也有用预制安装或预应力混凝土的。盖梁的横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或者T形。盖梁宽度 B根据上部构造形式、支座间距和尺寸确定。盖梁高度H一般为梁宽的0.8-1.2倍

7、。盖梁的长度应大于上部构造两边梁间的距离,并应满足上部构造安装时的要求。设置橡胶支座的的桥墩应预留更换支座所需的位置,即支座垫石的高度以端横隔板底与墩顶面之间的距离以能安置千斤顶来确定,盖梁悬臂高度h不小于30cm.各截面尺寸与配筋需通过计算确定。 墩柱一般用直径0.6-1.5m的圆柱或方形、六角形柱。墩柱配筋由计算确定。有关构造的具体要求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采用。 为使墩柱与盖梁或承台有较好的整体性,桩柱顶一般应嵌入盖梁或承台15-20cm。当墩身桩的高度大于1.5倍桩距时,通常就在桩柱之间布置横系梁。横系梁的高度可取为桩径的0.8-1.0倍,宽度可为桩径的0.6-

8、1.0倍。横系梁一般不直接承受外力,可不作力计算,按横截面的0.10%配置构造钢筋即可。墩柱的间距应保证盖梁的正负弯矩绝对值相等为最经济。第二部分 盖梁力计算与配筋(一)盖梁的力计算当盖梁与墩柱的线刚度()之比大于5时,可将盖梁简化成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1、恒载力计算(1)上部构造恒载每个支座反力已给出为kN,详见基本资料。(2)盖梁自重引起的力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盖梁自重及产生的弯矩、剪力计算表截面编号自重(kN)弯矩(kNm)剪 力(kN)Q左Q右1-12-22、活载力计算(找横桥向最不利位置用车辆荷载,顺桥向用车道荷载)(1)活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对称布置用杠杆法,非对称布置用偏心压力

9、法。横桥向: a 对称单列 b 对称双列 c 非对称单列 d非对称双列 顺桥向: a 双孔布载 b 单孔布载人群荷载: a 双孔布载 b 单孔布载单列汽车对称布置: 多列汽车同理横桥向非对称布置车列(举例)由1=1/n+eai/(a) 已知n=5,e=2.65,a=2(2.6+5.2)67.6则1=1/5+2.655.2/67.6=0.404 2=1/5+2.652.6/67.6=0.302 3=0.2 4=1/5-2.652.6/67.6=0.098 5=1/5-2.655.2/67.6=-0.004(2)按顺桥向活载移动情况,求得支座活载反力的最大值。(车道荷载) 分别按照双孔双列、三列加

10、载,单孔双列、三列加载求得最大支座反力B。(3)活载横向分布后各梁支点反力的计算公式为:Ri=Bi 按照双孔双列、三列对称布置,双孔双列、三列非对称布置求得各梁支座反力,进而得到盖梁的最大弯矩、墩柱底截面的最大轴向力。按照单孔双列、三列对称加载,单孔双列、三列非对称加载求得各梁支座反力,进而得到墩柱底截面的最大弯矩、盖梁的最大扭矩。活载横向分配后各梁支点反力(5梁式)为例梁号12345对称单列分布系数支座反力对称双列分布系数支座反力非对称单列分布系数支座反力非对称双列分布系数支座反力人群双孔布载分布系数支座反力单孔布载分布系数支座反力3、各梁恒载与活载反力组合荷载情况1号梁R1(kN)2号梁R

11、2(kN)3号梁R3(kN)4号梁R4(kN)5号梁R5(kN)上部恒载汽-(双孔双列对称)*(1+)汽-(单孔双列非对称)*(1+)4、双柱反力计算各梁的恒载、活载支反力求出后,按照简支梁或连续梁求得各种组合下的墩柱的支反力。5、恒载、活载作用下盖梁各截面的力计算按照简支梁或连续梁求得盖梁最大弯矩、及对应的剪力:最大弯矩值,支点负弯矩取用非对称布置时数值,跨中弯矩取用对称布置时数值。墩柱反力计算表荷载情况计算公式G1(kN)上部恒载汽-(双孔双列对称)汽-(单孔双列非对称)弯矩计算表荷载 情况墩柱反力G(kN)梁的反力各截面的弯矩 (kNm)R1(kN)R2(kN)1-12-23-34-45-5上部恒载汽-20对称非对称人群对称非对称相应最大弯矩时剪力的计算 荷载 情况墩柱反力G(kN)梁的反力各截面的弯矩 (kNm)1-12-23-34-45-5R1(kN)R2(kN)R2(kN)Q左Q右Q左Q右Q左Q右Q左Q右Q左Q右上部恒载汽20对称非对称人群对称非对称截面力组合a 弯矩组合截面号力组合1-12-23-34-45-51上部恒载2盖梁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