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353260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清华大学美术双学位游戏动画制作数字娱乐设计史课程论文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吴奕博汽车系94班2009010822Tel Dom ZJ6#321A2010-10-15新媒体艺术表演的发展与案例分析摘要:新媒体艺术的产生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当我们拥有了新媒体之后,艺术家们便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愿望寄托在新媒体技术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这种探索不会有终点,因为人类将会不断发现新的视听载体,以丰富我们的感官。新媒体的艺术形式正广泛介入表演展示领域。本文正是想通过对新媒体表演展示的案例介绍,分析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并对新媒体艺术形式进行一定的分类,以便以后资料参考的便利。

2、一、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以下文字来自西祠胡同贴吧浮世绘馆08年11月9日发表的文章节选,作者真实情况不可靠。但通过与所查资料对比分析,感觉这是我以现有搜索条件能得到的最好解读,故意用如下:“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我们一般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个以硅晶与电子为基础的媒体,目前正与生物学系

3、统,以及源自于分子科学与基因学的概念相融合。最新颖的新媒体艺术将是“干性”硅晶计算机科学和“湿性”生物学的结合。这种刚刚崛起的新媒体艺术被罗伊阿斯科特称之为“湿媒体”(MOIST MEDIA)。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其它更复杂精密、甚至是看不见的“板机”,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连结性乃是超越时空的藩篱,将全球各地的人连系在一起。在这些网络空间中,使用者可以随时扮演

4、各种不同的身份,搜寻远方的数据库、信息档案、了解异国文化、产生新的社群。”“就艺术本身而言,新媒体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观念艺术,以及由早期未来主义宣言、达达式行为和70年的代表演艺术等。沟通与合作,成为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关注的焦点,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行为模式与新的媒材,企图发掘创造新思维、新的人类经验,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许多艺术家对于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深感兴趣,而艺术作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实体形式,更多在于它的形成过程。总之,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可以看到,在上文中我用下划线着重

5、强调的实质容在于:新媒体艺术就是借助高科技手段,通过录像,投影,电脑图形图像制作(computer graph, 即CG)等手段,通过与观众的直接的、有意识的互动,表达艺术家思考的一种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所完成的,是借助科技丰富人类感官和心灵体验。在这里,为了分析的方便,笔者将按创作媒介分别从试验摄影、录像艺术和多媒体及网络艺术分析。这样的分类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但基本是按照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顺序来分析,以便下文讨论。可以看到,前两种类别的艺术形式中互动部分较少,不完全契合新媒体艺术表演的特点,在下面的讨论中,只一笔带过。二、 新媒体艺术表演案例试验摄影作品最早、最有名的试验摄影艺术家当属菲利普哈

6、尔斯曼(Philippe Halsman,19061979),其著名作品原子的达利被认为是试验摄影的经典名作。这幅作品并没有使用很多的拍摄和冲洗技术,仅依靠助手对道具进行抛掷而达到漂浮的效果。相比之下,他的另一些作品更强的体现了他在摄影技术上的试验,更接近我们讨论新媒体艺术。但哈尔斯曼人为的利用技术改变艺术语言,创造新体验的过程可以说是新媒体的起步。哈尔斯曼的试验摄影作品著名的原子的达利最新一点的试验摄影作品有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布尔特曼(Robert Buelteman)的“电光花朵”系列,用高压电造成花卉通电产生美妙色彩。其意义并没有超出最早试验作品。之后,由于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全息摄

7、影技术,拓展了摄影的艺术表现。录像艺术录像艺术(VIDEO ART)作为一个外来的艺术门类,它的艺术实践产生于早期的“游击录像”和反商业化的艺术电视。纯粹以录像做为艺术表现媒材的历史则可追溯于到1965年,当白南准把他的便携式摄像机对准罗马教皇的时候,他或许只是在想完成他的某种艺术理念,并没有想到此举最终会催生导致一个新的艺术类型的产生。早在60年代初期之时,白南准就开始在画廊展出他改装的电视机,这也是最早出现的录像装置作品。像丹格雷厄姆、布鲁斯瑙曼、维托阿孔奇等其它艺术家也创作了一大批的值得关注的录像装置作品,比尔维奥拉和加里希尔也开始从单频道录像转向录像装置的创作,并在画廊体系获得了巨大的

8、成功。然而,单频道录像作品主要还是在电视机上播放,观众只能站在远处观看,直到1995年左右,一些画商开始将录像作品引入来自摄影和版画的版本限制的概念。由于投影机的展出效果远远胜于电视屏幕,一些画廊开始将作品投射到墙上或者其它介质上。通过将单频道或者多频道录像作品以大屏幕投影的方式展出,并制定相应的限制版本,录像艺术开始彻底洗心革面,并重新在各个画廊流行起来。这里放置两个他的录像艺术作品。白南准最广为人知的VIDEO装置作品莫过于1971年与女音乐家夏洛特.穆曼合作的电子大提琴,他的另一件作品电视佛他在一尊佛像的对面架设一台电视机,屏幕中播放着摄像机拍摄的佛像同步录像。这件作品所展现的不只是由白

9、南准重新设定的时间概念,象征西方文明的电视影像佛和象征文明雕像佛包含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对峙和对话的隐喻。这两件作品中心为艺术的成分较弱而具备一定的表演性质。白南准最初是从事的是音乐创作,但是他的兴趣和实践非常广泛,运用过很多媒体形式。在电子大提琴这个作品中,他将音乐表演与多媒体艺术试验摄影和录像已经给与艺术家很多的创意灵感和表现语言。拓宽了视野的艺术家们又将目光投伸到更广阔的媒体领域。多媒体艺术更结合了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感受。而社会也看到了新艺术的价值,不仅仅是艺术价值,仅限于艺术展览和收藏,它有很大的商业潜力。以下的案例集中在新媒体艺术表演上,我将这些表演形式大致分为这几类1. 新媒

10、体音乐舞蹈表演新媒体音乐1948年,法国巴黎电台工程师皮埃尔舍费尔利用录音机收录了地铁列车进站鸣笛、出站行驶、机械摩擦碰撞等声音,通过录音设备进行剪接、拼贴,创作了第一部电子音乐作品地铁练习曲,音乐表演的工具发生了巨大突破,电子设备成为新型乐器,音乐表演模式也发生了巨变,传统音乐的三度创作关系重新组合。电子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新纪元。由于数字技术对音乐艺术领域的影响和参与越来越深入,音乐作品的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与高速互联网络的远程传输结合起来,形成新媒体环境中音乐艺术的重要个性特征。下面的案例,主要介绍两个表演性质较强的新媒体音乐作品。当然由于论文是书面形式,这里指能

11、对表演方式进行简述。在“2006国际电子音乐节开幕式多媒体电子音乐会”上,杰弗里斯托莱特教授(Pr. Jeffrey Stolet)的电子音乐作品东京速度(Tokyo Lick)使用了红外线控制器,一个用计算机MAX/MSP语言定制的环境互动程序,以及数字音源,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感受演奏者双手的动作,通过计算机互动程序控制音源进行表演,集中体现了基于新媒体平台音乐表演的无限魅力,是一个计算机作为新兴乐器被使用的经典例。斯托莱特教授在进行音乐表演波兰电子音乐协会主席马莱克科罗涅夫斯基自1989年开始所从事电子音乐创作及探索工作,他对模拟和数字时期的电子音乐均有博深的见解,同时也着力于互动艺术创作环

12、境的研究。他认为通过视频与音频变化的相互作用来拓展电子音乐的创作途径,是一种成功和可行的探索。他的电子音乐作品光影区域使用了新的材料人的脸,作品中视频画面成为音乐的一部分,光影组成的绘画与音乐有密切关系,图像上的动作变化有相对应的音乐语言,是一部光影与音乐互动概念创作的成功之举。“作品通过光和影,用采集脸部动作的变化控制音乐,已经超越了听觉围,需要视觉和听觉共同诠释作品。在光影区域中,脸即是乐器,各种表情的演奏,通过光感应后控制音响。”光影区域表演新媒体舞蹈在舞蹈和新媒体的合作中,“互动是某种轻松随和的暗示,是个亲昵的字眼。电脑系统感应舞者的动作,舞者影响着电脑系统做出图形投射反应,两者共同塑

13、造出一个虚拟、立体和充满变数的幻景。每一场舞蹈和影像的互动因为实时反应、彼此的配合,即时的影像不可能完全的相同,互动表演变得唯一和不可完全复现。纽约的“三驾车农场”(Troika Ranch)被纽约时报称为当代舞蹈互动表演的先驱,作曲家马克肯尼罗(Mark Coniglio)和编舞家道恩斯塔皮罗(Dawn Stoppiello)自创团以来在高科技的奇门遁甲中孜孜不倦,开发了受舞蹈多媒体业推崇的实时影像,音乐、灯光互动操控特效软件“伊莎多拉”(Isadora),动作感应设备系统“迷笛舞者”(MiniDancer)。 在记忆的未来 (Future of Memory,2003)中,舞者面对摄像机动

14、作,摄像机采集的影像实时地反应到投影中,然后不断地重复采集片断,定格、消解,仿佛电脑智能化了,能够思考,不断学习人的音容,储存人的记忆,机器的“人性”和人的机器化成为有趣而又惊悚的一幕。2. 结合新媒体技术的试验戏剧实验戏剧有很多类型,传统上在服饰上,道具上,场景布置上等方面都可以进行试验。应该说实验戏剧中的新媒体表演与新媒体舞蹈、音乐形式基本相同,但在归类时单独列出,是因为笔者发现时下可以找到的新媒体戏剧基本上全部是基于已有的经典剧本,加入新媒体表达元素。而新媒体音乐舞蹈都已经根据自己的表达方式,创作了结合新媒体表演形式的新作品。也就是说,新媒体戏剧基本上只是停留在将新媒体应用到传统戏剧中,

15、而非基于新媒体的表演创作,故单独列出,对相关作品进行赏析。Surveillance-state Hamlet这部剧应该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题目的意思直译为“监控状态的哈姆雷特”,应该是表示剧作在多媒体上的运用。戏剧带有浓厚的后现代风格,道具的使用更是因为多媒体的介入而大幅简化。哈姆雷特在墓地预见父亲穿戴甲胄的鬼魂哈姆雷特放弃杀死祈祷中的国王可能是哈姆雷特拿着骷髅的那段经典独白哈姆雷特拉着母亲,指着父亲的遗像指责母后的不忠这部戏剧,实际上是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戏剧道具场景布置上。新媒体仅仅作为增加视觉表现力的工具,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表达。更多的例子,如国外有新媒体介入的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马洛的浮士德博士,国的有新媒体卡通剧三毛从军记、京剧电影廉吏于成龙等。但是这些戏剧表演都没有跳出之前所说的“利用新媒体丰富表现力”的畴,格式基本上都是“经典戏剧形式+新媒体装饰”,故不赘述各自特色。3. 新媒体展示(产品发布会、时装表演、城市规划案例展示等)产品发布中的新媒体展示新产品发布会一向受人瞩目,商家对发布会一贯看中,新奇、有趣、绚丽的发布会往往能在产品上市前奠定良好的舆论宣传基础。而新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