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word)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353139 上传时间:2020-09-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安区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静安区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静安区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静安区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静安区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安区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安区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word)(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静安区中小学课堂提问调查报告提要:本报告通过对静安区部分中小学十八堂语文、数学课的课堂提问常态调查,旨在把握当前中、小学师生课堂提问的现状,并由此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一、调查的缘由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模式。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场所,所以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课堂这一点不容置疑。近几年,教学问题聚焦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中,即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教学中,师生对话构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师生问答成了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问答这一互动性行为,它能诱

2、发学生参与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某些线索,使学生注意到教材中的某些特定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在教育界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观点达成基本共识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情况。关于课堂提问,顾泠沅先生曾就一堂数学课作过细致而又全面的分析与研究。那么,我们区中小学课堂提问的情况到底怎样,为了真实反映我区师生课堂提问的现有水平与质量,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静安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组织力量做了这一次调查。二、调查容与方法1调查容:(1)提问的次数。分教师提问次数和学生提问次数。(2)问题的类型。分成认知与组织

3、两大类。认知类问题又分为事实性、理解性、应用性、综合性四个层次的问题。以下分别对这四个层次的问题给以界定:事实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概念、方法、过程、理论等。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析、比较、归纳所学的知识,从而把握知识的意义、本质和规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含义。应用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把已经习得的知识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充实、丰富和检验,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种新的

4、或有创造性的方法组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模式、结构或是一种新的整体。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3)无效性提问的次数。指教师自问自答及含糊不清造成的重复次数。(4)学生回答的形式。分齐答、举手指定回答、未举手指定回答、抢答、无人答五项。(5)教师对待学生回答态度。分鼓励、判断、启发三类。2调查方法:(1)随机抽取三所小学、二所中学和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调查一至九年级语文、数学课各九节,共十八堂课。(2)听课采用客观描述与行为观察法。三、调查结果1师生提问次数对比表一 语文学科各年级师生认知类提问次数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平均提问次数教师3725

5、3042313043269840.2学生0000000000表二 数学学科各年级师生认知类提问次数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平均提问次数教师36364229504613232833.7学生0000000000结果分析:(1)不论语文,还是数学学科,每堂课的教师提问次数平均都在30次以上,一改以往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取而代之是边讲边问的授课方式,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2)除了九年级的一堂语文课外,初中的课堂提问数较小学来得少。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问题的难度也在增加,学生所需要的思考时间亦增加,自然一堂课的问题数要减少。(3)观察了十八

6、堂课,都是教师问学生。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地位稳固,教师完全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节奏,形成较良好的课堂纪律,这符合班级教学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教师提问的地位,缺乏师生“对话式”的问答行为。(4)整整十八堂课,只有一个学生(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向老师提出一个想尝试表演的要求。无学生提问这一现象在目前的课堂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无学生提问,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反映了学生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现状。(5)反观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行,没有一堂课教师能留有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自由提问,也没有向学生提出“今天的课还有问题吗?”这类征询性语言,可见教师没有创设鼓励学生提出自身见解的机会、

7、氛围。“一言堂”的教学理念在许多教师思想中根深蒂固。(6)大量的问题固然能带动学生积极的思考,但问题数量过多,以一堂课45分钟计算,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个问题,有些课在短短四十五分钟竟问了四五十个问题,最多的一堂课问了九十八个问题,每个问题平均问答时间半分钟都不到,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无暇思考,这样的提问学生又能有多少收获。以八年级语文滹沱河和我一课为例,教师关于个别生词的解释问了二十多个问题,第一个词在哪儿,念什么?第二个词在哪里?念什么?你们还有没有不识的字?还有没有?能看懂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占了整堂课的问题总数的1/3以上。2教师提问类型的分析表三 语文学科一至五年级教师提问类型分类表一年

8、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小计比例教师提问次数3725304231165问题类型认识事实5141618217444.8%理解0115472716.4%应用0020130.18%综合0000000组织22072025130.9%表四 语文学科六至九年级教师提问类型分类表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计比例教师提问次数30432698197问题类型认识事实242757513166.5%理解31113154221.3%应用000000综合000000组织35882412.2%表五 数学学科一至五年级教师提问类型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小计比例教师提问次数3636424231165问题类型认识事实

9、1316338209046.6%理解139413216031.1%应用01064115.7%综合0000000组织10105253216.6%表六 数学学科六至九年级提问类型分类表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计比例教师提问次数46132328110问题类型认识事实2775145348.2%理解11616134641.8%应用302165.4%综合500054.5%组织0000012.2%结果分析:(1)从问题的类型看,事实记忆理解类问题占80%左右,概念、定律、公式等的确需要记忆,用提问的手段进行复习检查是必要的,但相对而言忽略应用、综合层次的问题。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要求学生能达到记忆、理解

10、层次是完全应该的,但长期停留于这样的层次,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不利的,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培养。(2)教师提问的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所提的问题几乎都只有一个答案,其实在学生学习的许多领域中,问题的答案有对错之分,更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教师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前者,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后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引导。(3)提问语言单调,一个一个问题较独立,无问题转换,问题缺乏应有的层次感。以四年级语文蝴蝶王国为例,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这些蝴蝶各有什么特点?再看看书,记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蛇头碟的特点是什么?皇蛾阴阳碟的特点是什么?黄裙凤碟的特点是什么?教师能做到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确保了问题的清晰度

11、。但问题之间缺乏联系,缺乏变化,教师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变换与组合,如等价变换、问题分合转换、强弱问题转换、问题的逆向转换和逆否转换,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又如蝴蝶王国一课,关于蝴蝶的特点完全可以以一个表格的形式填入,这样更利于对比、记忆。(4)低年级课堂组织性问题多,这与低年级学生特点相适应,也与低年级的知识特点相适应,需要学生反复操练。组织性问题在高年级中较少,这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在授课过程中,相当部分教师存在口头禅式语言,诸如“还有吗?懂了吗?会做吗?”这类没有实质性的问题。教师走上讲台应尽可能减少带有个人色彩的口头语言,使课堂用语规化。(5)在语言学科中有较明显的

12、讲述容与提问容分不清现象,该讲不讲,不该问却问了。以八年级语文课滹沱河和我为例,教师共提了98个问题,教师几乎以问题贯穿整堂课,大量的问题肯定削弱了教师的讲授,这类问题价值太低,起不到积极作用。3.教师无效性提问分析表七 语文学科教师无效性提问次数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计自问自答000002432130含糊不清造成重复250024575277表八 数学学科教师无效性提问次数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计自问自答0010110104含糊不清造成重复0001000001结果分析:从上述两表可明显看出数学教师无效性提问次数明显少于语文教师,这表明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较语文课要好。从总体来看,除个别教师外,无效性提问次数较少,表明大多数教师的提问清晰这一基本素质过关。4学生回答方式分析表九 语文学科学生回答方式分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结所占比例回答方式齐答67503142305820.9%举手指定答322612333027263219170%未举手指定答1300300514269.4%抢答00000000220.7%无人答00000000000学生总回答次数00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