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5353037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101 大小:88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力分析调研报告(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 力分析调研报告 品牌管理我国品牌竞争 力分析调研报告 中国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 特劳特品牌战略咨询公司北京、上海、长沙、广州报告会 特劳特品牌战略咨询公司北京、上海、长沙、广州报告会 中国第一次系统发布有关中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分析 报告。报告阐述了中国一流企业在品牌战略上面临的深重 危机,同时提出了中国品牌如何走向世界的三条路径。 主讲: 主讲: 特劳特(中国)品牌战略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德隆 时间: 时间: 2002年10月28日上午(北京) 2002年11月1日上午(上海) 2002年11月4日上午(长沙) 2002年11月6日上午(广州) 录音整理:录音整理:蒋宇琳

2、 王伟 刘东华: 刘东华: 各位朋友,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和我们的联合主 办单位特劳特品牌战略咨询有限公司, 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 中国企业家杂志做这样的活动,应该是第一次。我说“这样的活动” 是什么意思呢?因为 中国企业家 杂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企业的决策者、 董事长、总经理,所以最早德隆跟我说这个事的时候,我一开始也不太感兴 趣。 为什么呢?我觉得一把手考虑的可能主要不见得是营销。 后来和德隆吃 了一次饭,应该说折服了我。我发现世界级的大企业、大品牌之所以陷入大 麻烦,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CEO没有负责营销的主要工作,而这正是我 们中国企业在向国际公司学习

3、时要吸取的教训, 也是特劳特此行来访讲学的 主要内容。 特劳特是世界级的营销大师, 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已经让美国的企业界享 受了几十年的恩惠, 今天中国的市场, 中国的企业界已经到了真正需要的时 候,到了隆而重之地要把定位理论推荐给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时候。我 自己收获就很大。 我就先说这么几句开场白。 最后呢, 祝愿大家成为特劳特定位理论在中 国的第一批受益者,也希望大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主持人: 下面我们有请今天上午的主讲人邓德隆先生。 一、基本的营销观念假设一、基本的营销观念假设 大家好!正如刘社长刚才所提到的,中国的竞争环境到了企业家必须要亲自负 责营销才能

4、赢得竞争优势的时候了。杜拉克在他的管理务实 一书中曾指出 : “任 何企业体都有且只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那就是营销与创新。 ”可见营销在管理中地 位有多么重要。 特劳特最近推出了一本著作,引起了强烈反响,书中分析了一些500强企业大 品牌出现的大麻烦,教会我们从它们的失败中学习大企业的惨痛教训。其中主要的 教训之一,就是CEO没有负责营销。例如,当特劳特为AT&T 制订出一个强而有力 的大战略后,营销副总吃惊地发现,居然有另一个部门把支持公司大战略的核心技 术卖给了竞争对手,使得AT&T丧失了巨大的翻身机会。原因很简单,CEO没有负责 营销,所以公司不能从全局的统筹中实现战略资源的集中配置。

5、美国广告时代把1985年到1994年的“美国年度企业人物”作了一个分析, 发现这些年度企业人物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基本上是从营销出身的,或者本身即是 营销专家。以拯救蓝色巨人而名扬世界的IBM前总裁郭士纳,在谈到微软和比尔盖 茨时说:“我从事营销二十年,我认为在电脑软件方面,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并非 技术突出,而是营销功力高人一等。 ”郭士纳此言并非谦虚。在操作系统的产品评比 中,IBM开发的OS/2战胜了微软的Windows95 ,从而获得电脑世界给予的“年 度最佳产品”称号。但结果大家已经知道了,微软的Windows95 畅销全球,主导了 整个操作系统市场,而OS/2却很失败。这里的关键源自一

6、个观念,也是特劳特一 再倡导的:营销是一场认知之战,而不是产品之战。CEO必须要掌管营销,即必须 掌管消费者心智中的认知,换言之,即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建立品牌。 我们的挑战在于,中国企业界仍然普遍停留在制造或者产品经营的思维层面, 而鲜有用品牌经营思维来统筹企业的,即便一流的中国企业也不例外。我们认为中 国还没有真正的大品牌,但是却有了大麻烦。为什么如此多即使优秀的企业也会陷 入此中呢?彼得圣吉解释说缘于“水煮青蛙”原理。当我们把青蛙放进开水中时,青 蛙因剧痛而能奋力跳出,如果把青蛙放在常温的水中然后慢慢加温,青蛙就会被活 活煮死。也就是当外部的市场环境、消费者心理逐渐变迁之后,企业不能够感知到

7、 这种变化,往往还在沿用甚至陶醉于以往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彼得圣吉在他极力倡导的五项修炼中,一项核心的修炼就是要改善心智模式, 不断探寻与质疑我们在既往经验中对环境所做出的假设。不改善这些心智模式,就 不可能应对未来,因为正是这些不合时宜的假设指引着我们应对新环境的决策。杜 拉克九十岁高龄的时候,也曾讲到过这些基本假设。他说在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基 本假设,其实比自然科学领域一些最基本的假设还要根本。在自然科学中,如果爱 因斯坦和牛顿对宇宙做了一个错误的假设,比如“太阳绕着地球转”,那本质上改变 不了宇宙。但是社会学不一样,我们如果假设了一个人,比方说“不值得信任”,那 很麻烦,这个人对于你而言

8、就会变得象你假设的那样不可信任,尽管对别人而言他 是值得信任的。 我们在营销过程当中,会有哪些最基本的观念指引着我们营销呢?我在这里大 概把指引着当今中国营销的最根本假设, 对于品牌的最根本假设, 列出了这么几条。 大家可以对照着发现,正是这些最根本的假设,指引着我们大量的企业往前推进。 假设一: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假设一: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 营销就是通过交换过程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 这源自菲力普科特勒教授对营销 所下的基本定义。实际上这样的一个观念,在今天的中国和在1980年代的美国一 样,很难行得通。 我们不妨看一个例子。海王药业在康泰克的PPA事件以后,做了

9、全国性的大规 模市场研究,发现大家对感冒药最大的需求在于疗效快。既然消费者对于治疗感冒 最大的需求就是快,海王就去满足这个需求,银得菲这个品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 台了。品牌的承诺直接而明显:治疗感冒,快!在推广上的投入量,大家是能够切 身感觉得到的。那么这几个亿的投入会有效吗? 接下来我们会详加分析这个品牌很难成功的原因, 现在我们不妨再看一些案例。 大家都知道,在洗发水行业,原来中国赖以自豪的是奥妮,居然能在宝洁的饭 碗中抢下一个第三位,的确了不起。可惜后来奥妮不行了,武汉丝宝前赴后继,推 出舒蕾和风影两个品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之后丝宝在世界杯期间请了女明星 舒淇作代言人,买断世界杯电视

10、广告最黄金时段,隆重推出新品牌:顺爽。从顺爽 的命名与诉求主题可以看出,这个品牌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头发“柔顺爽滑”的需求而 设计的。也就是说,丝宝同样也是假设营销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才会推出 顺爽。问题是,如果营销的行动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上,一旦这个假设过时或不成 立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是盖不起房子的。 假设二:更好的产品、更佳的团队、更大的投入,必将胜出!假设二:更好的产品、更佳的团队、更大的投入,必将胜出! 联通新时空就是这样的思考模式。更好的产品是CDMA,品牌诉求是更清晰、 更健康、更绿色。大家知道现在媒体上联通是看得比较多了,但市场上跟它竞争对 手中国移动的差距还是相当远的。联通

11、似乎相信,产品更好、投入更大,最终就一 定能胜出。 抱着这一信念的还有个有名的例子,那就是联想。当杨元庆总裁回答记者“进入 手机市场的优势”的时候,他谈到了三大优势:第一是联想的品牌优势,第二就是 联想的团队,管理优势,第三个优势是资本上的实力。这样的话,有钱有人又有品 牌,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好。其实不然,因为决策所基于的假设不能成立。联想 手机的前景很难如愿。 假设三: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是促进销售的核心力量。假设三: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是促进销售的核心力量。 现在大家都在谈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源自在发展中 市场、新兴市场学习到的经验,良好形象可以带来一种品质上的保证感,

12、品牌的信 誉感。 在这个假设之下,TCL集团推出了一个耗资巨大的形象广告片马语者 。大家 或许还有点印象吧,画面是一匹马在飞奔,广告语是“成就天地间”。这个广告我们 曾在一篇文章中详实分析过,文章的题目叫为中央电视台十大广告打分 。以我 们的分析TCL这个形象广告, 80的广告费是浪费掉了, 只得了20分。 当市场环境、 竞争环境、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了改变时,我们的企业很难及时地感知这种 变化,最后就容易造成 “水煮青蛙”的现象。 “第五季”也是一个试图用形象法打造品牌的案例。健力宝这一曾经被誉为“中国 魔水”的品牌,今天很可惜地陷入了魔掌之中,这个魔掌就是第五季的品牌形象。 在浙江国投

13、入主健力宝以后,为了给健力宝注入活力,企业推出了新品牌第五季。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塑造品牌形象与个性来建立品牌的例子,其投入之大、视觉冲击 力之强令人震撼,可惜的是运用品牌形象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是打造不出品牌的。第 五季甫一推出,我们曾就这个案例写过一篇分析文章中国企业的第五季陷阱 , 希望能给该企业一些提醒,可惜文章没有引起健力宝足够的警觉。 假设四:品牌延伸可以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在新领域获得竞争力。假设四:品牌延伸可以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在新领域获得竞争力。 这几乎是中国犯得最多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错误。比如说娃哈哈,看起来似乎 很成功,我们会给大家分析,其娃娃哈的品牌竞争力实非常的脆弱,只是一个

14、泡沫 品牌而已。大家可以看到,娃哈哈利用现有的品牌在饮用水、酸奶、钙奶、童装、 八宝粥、营养液、感冒液、绿茶、冰红茶、牛奶、纯牛奶、果汁如此众多领域中发 展。所幸,它的可乐起用了新品牌而逃此一劫。 还有就是茅台啤酒、茅台红酒、茅台威士忌,等等。当然例子太多了,举不胜 举。比方说格兰仕微波炉成功了,推出格兰仕空调;小天鹅洗衣机成功了,推出了 小天鹅空调。 假设五:做大规模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假设五:做大规模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这几乎是一个天经地义的道理,壮大规模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特别是加入 WTO之后 ,中国企业将和巨无霸级的世界企业同台较量。要想与狼共舞,首先自 己必须变化狼,于是我们就纷

15、纷地扩张,希望能藉此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壮大规模 真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吗?长虹与海尔的多领域扩张是成功的模式吗? 假设六:追求日韩成长模式,或用标杆法定点赶超。假设六:追求日韩成长模式,或用标杆法定点赶超。 春兰是一个典型的模式,它看起来就象一个小三菱,或小三星。当然还有TCL 集团。 在中日建交三十周年的两国企业家对话论坛上,李东生总裁对索尼总裁出井伸 之讲到,TCL企业就是以Sony做一个标杆,努力赶超。实际上远不止TCL采用标杆 法, 通常大多数企业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这样做, 把所处行业的国际领导者细加解剖, 然后量化出各种指标作为自己企业的标杆,以此制定缩短距离的计划。 我在这儿特意拿了两个

16、图形给大家看,这个女孩怎么练也练不成施瓦辛格这样 的体形,他们的基因不一样。当然,后面我们还会为大家逐一的详加分析其中的问 题所在。 假设七: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走向融合。假设七: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走向融合。 其中3C融合已被中国企业界公认为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驾驭这一趋势, 各大企业之间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大串联。TCL作为家电生产商,毅然先后进入电脑 与移动通讯领域,康佳、海信、海尔等莫不如此,联想则作为电脑制造商进入移动 通讯领域,等等。看来这股潮流目前并没有要终止的迹象。 然而产业发展的方向真的是走向融合吗?3C会走向融合吗? 好了,以上所提出的七个假设,正指引着我们无数企业的营销。要详细分析它 们为什么行不通,对品牌建设有什么危害,还得回到品牌战略这个专业角度来谈。 下面我们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营销史上关于品牌战略方法的三次演变,从商业环 境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明了上述假设的错漏之处。 二、品牌战略方法的演变二、品牌战略方法的演变 产品时代的独特销售主张(USP)理论产品时代的独特销售主张(USP)理论 美国在亨利福特以前,也不需要品牌战略。因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