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5348467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236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36页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36页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36页
亲,该文档总共2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克、千克、吨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过程与方法目标 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点: 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掌握。课时安排:(共9课时)1、认识克1课时2、认识千克1课时3、认识吨1课时4、整理与提高1课时5、综合与实践 称体重1课时6、考试与讲评4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克编者 甘利娟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

2、1克质量的概念,知道用字母 g表示克。2. 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天平秤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估量意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概念。教学难点了解用天平称称量物体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多媒体播放课件教师:请大家看老师收集的这些场景,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1:张阿姨用电子秤称出500克茄子,1千克白菜。学生2:王叔叔用磅秤称出一筐鱼重45千克。学生3:张大妈在菜市场买了2斤西红柿,1斤3两黄瓜。2、小结:同学们现在已知道称量物品质量的工具和物品质量的常用单位,其中公斤、斤、两种都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克、千克、吨都

3、是国际通用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克。(板书:认识克)二、探究新知1.认识称物品质量的工具秤。教师:想要知道物品有多重,怎么办呢?(用秤称)教师: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就要用到计量物品轻重的工具秤,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课件出示),你们认识这些不同的秤吗?谁来介绍一下?学生1:依次介绍课件上秤的名称(磅秤、台秤、盘秤,天平秤、电子秤)。学生2:介绍各种秤的使用方法。教师补充2、认识克(1)称一称教师:我们认识了各种秤,请同学们用天秤称一称,物品有多重,下面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从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白砂糖中,分别秤出1g、2g、3g、4g糖,看哪个小组操作有序。动作快?按

4、要求称出糖后,观察各份糖的多少学生操作称糖,教师巡视指导。活动小结:大家观察了称出的1g、2g、3g、4g糖,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1g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2)掂一掂教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这枚硬币(呈现1角硬币,介绍1角硬币重1g),让学生用手掂一掂自己手中的1角硬币的质量和1克糖的质量谈谈感受,(物品放在手中很轻)。活动小结:计得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3)议一议教师: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1:一个纽扣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学生2:一颗草莓,一支铅笔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学生3:一个

5、苹果,一袋薯条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克作单位的实物图片(如:一个纽扣、一个乒乓球、一枚回形针、一个粉笔头)。教师:你见到的哪些物品 包装上用到了“克”。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2页“填一填”完成后汇报。教师:你是怎样确实读数和读数单位的小结:秤上的标注是g,读数就以克作单位,指针指着多少就是多少克。2、填空题(1)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 )作单位,克用字母( )表示。(2)1枚1角硬币大约重( ),1个鸡蛋约重( ),1个梨约重150(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判断对()错()(1)100g糖比100 g方面重。( )。(2)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工具来秤(

6、)。(3)数量多的物品就比少的重( )。学生独立完成师点拨。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克是计量物品较轻的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设计认识克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教后记课题认识千克编者甘利娟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2. 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3. 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量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感知1千克与1克的质量概念。教学难点1.能根据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能根据具体的物品

7、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来表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并记录下来,现在谁来告诉老师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学生发言:(30千克、32千克、35千克、43千克)。教师: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在说自己的体重的时候所用的单位都是千克,那么质量单位千克与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千克(教师板书:认识千克)。二、探究新知1.认识盘秤。(1)谈话:同学们认识它吗?(盘秤)上面的盘子叫托盘,把要称量的物体都在放在托盘里,下面的圆盘叫做刻度盘,上面的刻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质量,仔细观察刻度盘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回答:有10个数字,一根指针,字母kg

8、。(2)讲解:称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叫公斤,称物品的时候,指针指到1就是1千克,指到2就是2千克,指到几就是几千克。2.建立千克的概念。(1)称一称教师:1袋盐重多少?2袋盐呢?学生观察后知道1袋盐理500g,2袋盐是500g500g=1000g。教师:请大家把2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告诉老师2袋盐有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观察后发现指针指着1。2袋盐重1kg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1 kg和1000 g都同样表示2袋盐的轻重,因此1kg和1000g一样重,1kg等于1000g(板书:1000g =1kg)(2)掂一掂教师:请大家把重1kg的盐放在手里掂一

9、掂,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操作并交流感受。教师:先掂一掂1kg的盐,再掂一掂1枚1角的硬币,有什么感受?并在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千克作单位?小结: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板书:千克1kg)。(3)估一估。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梨重1kg吗?引导学生用手掂一掂一个梨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样的感受,然后估计几个梨重1kg,组内先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盘秤验证估算结果(4个梨大约重1kg)。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鸡蛋重1kg吗?教师用盘秤称出1kg鸡蛋,验证学生的估算结果(18个鸡蛋大约重1kg)。(4)称一称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1kg大豆。让

10、学生先将大豆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称出1kg大豆。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让学生再掂一掂。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2kg大米,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让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组再分别称出8个苹果和3个萝卜有多重,教师巡视(5)完成教第2页“填一填”(1)学生独立完成,并填空(2)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教师强调1千克=1000克。教师小结:千克与克的进率是1000,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用单位的数,末尾要去掉3个0;把千克作单位的数换成克作单位的数,末尾要加上3个0。三、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比一比看谁拿得准?学生分组完成后相互着交流。

11、2.教科羽第4页练习一第1题投影仪展示学生完成情况,师生共同评析3.拓展练习在里填上“”“”或“”2千克2000克 5千克4900克800克1千克 100千克1000克(1)学生独立完成(2)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教师强调,左右两边的单位要化成相同。四、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克和千克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用克作单们,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以及1kg=1000g板书设计认识千克1千克=1000克千克用kg表示计量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教后记课题认识吨编者甘利娟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

12、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概念。2. 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与计算。教学重点建立“吨”的概念,明确“吨”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1.能根据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能根据具体的物品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来表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导语: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或较重物品的质量,当计量很重物品的质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吨”。(板书:认识吨)。二、初步了解“吨”(1)师:(出示教材例3前两幅情境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举手回答。(一辆大卡车准载25吨,一节集装箱可

13、以装载60吨货物)。(2)你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用“吨”作单位的标志吗?学生畅所欲言:卡车上、地磅上、轮船上、一节火车车厢上2.认识千克与吨的关系(1)推算吨与千克的进率。课件出示1袋100kg玉米的图片教师:100 kg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能抱(背)得动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100 kg比较重,就算很用力也是抱不动(背不起)的课件出示10 袋玉米的图片。教师:10袋玉米我重呢?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10袋玉米也就是10个100 kg,10个100 kg也就是1000 kg,揭示1000 kg就是1吨。(板书:1吨=1000 kg)(2)借助学生体重、体验、推想吨有多重。教师: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班上多数人的体重在25 kg),让学生相互抱一抱,背一背,体会25 kg有多重,再说说感受。教师:40个同学在一起大约重多少?学生计算得出40个同学大约重1000 kg,也就是大约重1吨。教师: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