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计划-最新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534830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计划-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计划-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计划-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计划-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计划-最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是第三学段的起始年级。把握新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课标在三个维度上的变化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细心研读课标的习作部分,比较两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可以发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习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明确了习作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将兴趣转化、提升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习作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热情。 2、习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第二学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第三

2、学段提出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3、在“观察和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4、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二学年段为了降低习作难度,培养自信心,在表达上除了“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冒号、引号”之外,没有提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另外,在习作速度

3、上提出要求: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二、本学期具体教学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与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三、具体措施: 1、学段目标适度提升、循序渐进。进入第三学段,教师首先要把握课标在目标上的变化和提高,以免使教学停滞不前,制约学生的发展。但是也应

4、认识到,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需要两年时间逐步达成的,作为起始年级不能一下将目标提得太高,使学生望而却步,削减对习作的兴趣。应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其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稳定成良好的习惯是重点,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是关键,保持学生对习作的恒久兴趣是核心。此外应结合“习惯篇”的教材内容,教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常抓不懈,养成良好习惯。 2、用好教材,体现编者意图;用教材教,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同时又不能囿于教材,要将教材作为一种凭借,作为自己设计教学的思路,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扩展延伸甚至适度的改编。应该看到教材

5、不仅为学生的学、也为教师的教拓展了较大的空间,这为教师发挥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可能。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应在习作教学中加以体现。 3、将自主合作探究用于习作教学中。应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习作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之自觉积极的进入习作状态,活跃思维,诱发情感,调动积累完成取材。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例文,合作讨论,探究“好在哪里?哪里写得具体?是怎样写的?”通过切身体验,发现总结出习作的方法,建构起自己的思路。完成初稿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在比较鉴别中进一步落实习作要求。作文的修改也要体现合作互助,将自改、他改、互改有机结合起来,在修

6、改中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 还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超越学科和校园的范围,让学生去发现全新的、未知的世界;让他们从注重师生、同学间的合作,到关注更广泛的人际交往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调查“高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和老师”、“小学生看电视情况调查与分析”、“金鱼尾巴的作用和再生能力的实验记录”、“学校电视台收视情况与改进办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申培养习作能力。四、教学进度:周次题 目教学要求课前准备31、写写读书启示。2、写采访记录。3、写一次辩论会。1、从三个作文选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来写。2、事件的过程要清楚,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做

7、到语言通顺,脉络清晰,内容具体。1、读课外书。2、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3、开展一次辩论会。5二十年后回故乡1、充分发挥想象,把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寄于叙事、写景之中,2、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回忆本组课文中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7写说明性文章1、介绍一种物品。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3、抓住物品的特点。4、运用学过的一些说明方法。选择物品仔细观察。9看图作文1、从口语交际的三个话题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写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2、做到有感而发,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出真实感受。开展口语交际13和父母说心理话1、选择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2、表达出真情实敢。3、写好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开展口

8、语交际16写读后感1、抓重点立意,在读的基础上谈感受。2、感情真挚,表达的观点要鲜明。3、语言通顺,注意内容记述和感情抒发的有机结合。读文章,和同学交流。181、写一个场景。2、写梗概。1、从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确定写作内容。2、场景描写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顺序写具体。3、写梗概要从最近读过的文章或看过的影视作品中选择一个来写,做到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开展口语交际五年级上册 作文 教学计划2011-08-27 19:20:23|分类: 五年级上册教案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五年级是第三学段的起始年级。把握新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课标在三个维

9、度上的变化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细心研读课标的习作部分,比较两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可以发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习作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明确了习作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将兴趣转化、提升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习作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热情。(2)、习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变化。第二学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简单的书信和便条。第三学段提出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3)、在“观察和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

10、求。在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4)、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二学年段为了降低习作难度,培养自信心,在表达上除了“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冒号、引号”之外,没有提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另外,在习作速度上提出要求: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二、总体目标: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

11、错乱的句子。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三、具体内容与要求:第一篇写作内容:写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目的要求:在教过自己的老师中选择一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写他在某些方面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自己的一两件事。导评要点:选择恰当的事例。第二篇写作内容:描写一种动物目的要求:观察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和动作写出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题目自己定。导评要点:按照顺序,抓住特点细致描写。第三篇写作内容:秋

12、天的树叶目的要求:搜集各种落叶,或参考课本上的照片,认真观察后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分别写出几种树叶的形状、颜色等不同的特点。导评要点:按照顺序,抓住特点。第四篇写作内容: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目的要求:把心里话写下来。导评要点: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五篇写作内容: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写作要求:由课文图中神情各异的画面引起回忆,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导评要点:真实、有感情。第六篇看图作文目的要求:认真观察两幅图,根据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把这件事写下来。要围绕中心写得前后连贯,有血有肉。导评要点:仔细观察,合理想象。第七篇写作内容:写写自己的体验感受目的要求:从“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有趣的一次实验”“冬天”“盼春节”等题目中任选一个或另外命题,写出自己的体验感受。导评要点:感受真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