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编号2012新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12课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34264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1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8编号2012新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12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98编号2012新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12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98编号2012新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12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98编号2012新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12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98编号2012新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12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8编号2012新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12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8编号2012新湘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6-12课(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六六 课课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蒙古小夜曲蒙古小夜曲 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地参与演唱与演奏表现活动,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 .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蒙古小夜曲 。 3 .能用碰铃、舞板、串铃三种打击乐器结合简单的舞蹈韵律动作为歌曲进行伴奏 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舞蹈韵律动作为歌曲进行节奏乐器的伴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些乐器好朋友吗? 师:今天,我们将和这些好朋友一起来进行音乐表演。 二.听赏、律动“美丽的夜曲” 师:首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首美丽的“夜曲”,并且请你们随着音 乐和老师动一动。 1.听赏乐曲、律动,加入碰铃的演奏 师

2、:听到这么美的音乐,舞板和串铃也呆不住了,它们也想参与表演。其实老师 也为它们设计了动作,请同学们在学习动作的同时,想想这个动作适合哪个来演 奏? 2.听赏乐曲、律动,请同学为串铃、舞板选择合适动作进行演奏 三.学唱歌曲蒙古小夜曲 师:同学们刚才带着我们的好朋友们参与了表现,那你能不能根据我们刚才做的 舞蹈动作和听到的音乐,猜出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渗透相关文化揭示课题蒙古小夜曲 ) 师:蒙古小夜曲是首优美的民歌,老师想把这首歌曲送给大家。 1.教师范唱 学生简单地说出歌曲的内容。 2.朗读歌词 3.加词演唱 用模唱法和听唱法带唱 12 遍 4.学生整体演唱 四.综合表现“唱起来、跳起来、奏

3、起来” 1.练习 将学生分成三组,先请碰铃组的同学担任小乐手为歌曲伴奏,其他两组 的学生担当小歌手进行歌曲演唱;然后进行交换练习。 2.综合表现 三组学生一起合作为歌曲伴奏 边演唱边进行带身体韵律表现的 演奏。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望月亮望月亮 教学目的: 1) 、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 2) 、能够配合歌词、歌曲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 4)、能够运用线条记录声音或音乐。 教学重点: 1) 、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 、能够配合歌词、歌曲用身体做动作。 教学难点:能随三拍子的音乐节奏,用动作或拍击物体做出比较正确的反应。 教

4、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设疑激趣: 老师今天要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啊? 1、猜一猜,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圈) (月亮、太阳、月饼、电灯、妈妈的笑脸) 2、 模仿说话 : 孩子们的想象真丰富, 你能根据这幅图, 照老师的样子说一句话吗? 师: | | | | 天 上的 月 亮 像 盏 灯 妈 妈的 笑 脸 像 明 月 学生根据图展开想像,说出几句类似的话。 3、听音画线: 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要亮出第三把宝刀了:刚才我说的话,有的声音长,有的 声音短,你能把这些长长短短的声音用线条画出来吗? (老师慢慢念,同学们用手在空中画,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画。 ) | | | | 天 上的

5、 月 亮 像 盏 灯 妈 妈的 笑 脸 像 明 月 师生一起读一遍,边读边画。 注意,现在我把说变成唱了!你也会画吗?咱们试试!(老师唱,学生用手在空 中画) l 3 5 5 | 3 2 | 1 2 3 | 6 | 天 上的 月 亮 像 盏 灯, l 6 5 | 3 2 3 | 1 |1 | 地 上 亮 堂 堂。 谁能够把这条曲子唱出来?我们用线来指挥他唱。还有谁想唱一唱? 进一步提高要求:能不能边唱边画? 三、学唱新歌: 1、初听歌曲,体验音乐意境: 孩子们唱得真好,我真替你们高兴,今天老师就把一个最漂亮的月亮送给你们, 好不好?(出示月亮图)播放歌曲。 2、学歌词: 刚才我们不但看到了美丽

6、的月亮,还听到了一首非常优美的歌,这首歌就叫望 月亮 。 (1)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歌词吧!孩子轻声读歌词,找出不认识的字。谁能告 诉他这个字怎么读?同桌一起练习,并加入适当的动作。 全班一起表演:边读边做动作。 (2) 、数一数,这首歌每小节有几拍?(三拍)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探索音响:怎样表示出音的强弱呢? 学生自寻音源:拍手、拍肩、拍腿、拍胸、拍桌子、跺脚、摇摆身子等等。 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吧!(放录音) A、随伴奏用“啦”轻声齐唱。 B、跟录音轻声齐唱。 C、跟录音伴奏轻声唱。 四、拓展: 1、表演。 喜欢唱的同学请站起来演唱,喜欢跳舞的同学请站起来跳

7、舞,其他同学就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伴奏。 (播放录音,学生表演) 2、欣赏有关月亮的歌: 如 : 小小的船 、 望月 、 弯弯的月亮 、 月亮走,我也走 、 天涯望月 、 月 之故乡 、 十五的月亮等等。 五、小结。 第第 七七 课课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交城山交城山 教学目标: 学唱山西民歌交城山 ,感受歌曲的结构、速度、情绪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河北民歌回娘家 ,感受不同地方的民歌风格。 听回娘家 ,了解河北民歌的特点。 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 简单介绍河北的风土人情,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结构、速度、情绪。 二、学唱两首民歌。 1、 学唱甘肃民歌刮

8、地风 。 了解甘肃的风土人情和其民歌。 学唱歌曲。 2、 学唱山西民歌交城山 ,了解地方,学唱歌曲。 三、分别演唱两首民歌,作比较,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 1、 作对比。 2、 表演唱。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跳竹竿跳竹竿 教学内容:集体舞跳竹竿 教学目标: 一、学会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跳竹竿 ,并能主动地参与集体舞表演。 二、在柯达伊手势的帮助下能较为准确地视唱曲谱。 三、在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感受四分音符节拍动律。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 2、集体舞教学 教学难点: 竹竿舞基本舞步 教学准备: 花皮筋若干、堂鼓 教学过程: 一、“击鼓”游戏 1、教师敲击鼓面和鼓边,学生用声势动和模仿

9、敲击鼓边 拍腿 敲击鼓皮 击掌 2、有节奏有规律地演奏鼓和声势动作表现。 3、在音乐跳竹竿中有节奏有规律地演奏鼓和声势动作表现。 (可以集体也可以分组) 二、游戏“跳皮筋” 1、学生自由展示跳皮筋的方法。 2、教师随乐跳皮筋 3、师生合作跳皮筋 1) 、学生学习拉皮筋的动作: 动作要求:两位同学面对面拉好两根皮筋(皮筋两头绑上串铃) ,动作和刚才的 击鼓、声势动作相似,随着节奏进行“开”与“合”。 开 合 节奏要求如下: 2、老师和学生来进行互动跳皮筋 1) 、一位老师和两位学生 2) 、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 3) 、四位学生和四位学生合作跳 3、在音乐中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进行跳皮筋的游戏。 1

10、) 、一位老师和四位学生合作跳皮筋 思考一:老师在音乐中往返了几次?(四次) 参与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在最后两步时击掌。X X 2) 、四位学生和四位学生合作跳皮筋 思考二:音乐结束时有几位同学跳过了皮筋(四位) 参与二:请同学和老师一起在最后两步时吆喝起来!“哟 哟” 3)、互换位置互换角色玩 4) 、思考三:有谁能告诉大家,这首欢快的乐曲分为了几个乐句? (四个乐句) 三、曲谱教学 1、“猜猜看” 听句尾音 教师演唱曲谱,句尾音用柯达伊手势代替,请同学们根据手势猜音符。 第一步:听教师演唱曲谱,看教师手势,学生心里跟唱句尾音。 第二步:学生听教师演唱曲谱,轻声跟唱句尾音(并能同时用柯达伊

11、手势表现) 2) 、“找找看”听相同乐句 教师演唱曲谱(边唱边将小节标序) ,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相同的小节(给相同的 小节贴上相同的标志) 第一步:听一听 思考:请你边听边用小耳朵找一找有没有相同的小节? 第二步:找一找 请你将图标贴到你认为相同的小节里面。 第三步:唱一唱 (出示曲谱校正答案)请你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这些相同的地方。 3、视唱全曲 四、歌曲教学 1、听歌词 1) 、第一遍 思考:歌曲中到了海南的两年最有名的景点你听出来了吗?(五指山、万泉河) 2) 、第二遍 思考:海南人是怎样称呼男孩和女孩的? (阿哥、阿妹) ) 、第三遍 思考:阿哥阿妹跳呀唱呀心情怎么样? (乐开怀) 、跟

12、唱全曲 、难点解决 A:对唱得不好的乐句进行辅导与纠正。 B:对学生的演唱方法进行指导:如轻声演唱等 、歌唱提升 在句尾加入吆喝声,掌声 五、集体舞表演 、X搭配演示 、自由练习 、分组展示 六、相关知识拓展 、海南的地理位置 、海南的竹竿舞 第第 八八 课课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锣鼓歌锣鼓歌 教学目标: 1、会唱锣鼓歌 。 2、正确理解锣鼓歌的音乐形象,感受其情绪。 3、让学生通过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来进行创编音响,使其加深对打击乐器的认识。 教学重点 : 感受锣鼓歌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使用自制打出乐器创编音响。 教学难点:会唱锣鼓歌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锣鼓歌 1、 师:

13、欣赏后谈谈你在欣赏时仿佛看到、或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感受音乐 形象) 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个名字吗? 欣赏后老师启发学生发言的要点: A、表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 B、 启发学生谈欣赏音乐的感受时:当学生谈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时,要启 发学生联想与之情绪有关的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当学生谈出了具体 的音乐形象时,要启发学生谈出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力,使 音乐的情绪与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联系学生实际,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启 发学生联想,积极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四、利用自制打击乐器进行创编音响: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 学生创编,排练。 分组表演: 教师对创

14、编进行评价:(根据课堂实际,抓住团结协作、创新思维、演奏能力及 整体效果等内容加以评价和鼓励。 ) 五、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学生简单地说出歌曲的内容。 2.朗读歌词 3.加词演唱 用模唱法和听唱法带唱 12 遍 4.学生整体演唱 六、小结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 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教学内容: 1、 表演两只老虎 2、 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重难点: 1、 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2、 注意双声部的

15、唱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两只老虎 1、导入: 师:“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你们希望今天请哪位小动物来到我们 音乐教室呢? 生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今天请我们的“百兽之王”老虎来和我们一起玩,大 大欢迎吗? 生自由回答 2、初听乐曲,轻声跟着唱 提问:指出这首歌曲与我们以往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答 导学、操练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随钢琴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5、歌曲处理:有趣地 6、以小组为单位,完整地分两个声部演唱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1、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 导入 :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 (放音效 : 狮子吼声)呀! 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 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之王的音调是怎样 的。并说出狮子吼叫的次数。 2、复听乐曲 请学生随音乐表演。 师生评价 反馈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 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老虎磨牙老虎磨牙 教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音乐美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