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53390 上传时间:2017-06-2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起源的条件(1)基本前提:_的发展,_的出现。(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_的分工以及_的出现。(3)_的出现。,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3)主要标志:_的比重。(4)主要动力:_的发展。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_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_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共同特点?(3)二战后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读图,完成有关城市起源的知识网络。,(1)将代

2、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方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有了剩余B货物的集散和商品交换的场地C优越的自然条件,河流中下游平原D集市E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兴起,手工业产品丰富(2)由联系图可归纳出:人类曾经在_条件优越的地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但某些古代城市为什么不能延续到今天?,解析: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能够从事非农业活动,这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二是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答案:(1)如下图所示:(2)自然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恶化导致了城市

3、的消失。,1从城市出现的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促进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人口的增长ABC D,解析: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能够从事非农业劳动,这是城市起源的基本前提;二是社会分工促进了城市出现。答案:A,城市化特点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问题。,(1)在这个过程中城镇的变化特征是什么?(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此过程被称为什么?(4)简述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是

4、什么?,(2011昆明高一检测)读甲、乙、丙三幅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据甲图信息,说明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及其原因:一是_效应,其成因是_;二是_效应,其成因是_。(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请从乙图中找出其中的两条:一是_;二是_。,(3)据丙图分析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_,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解析:由图中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上海市比周围地区气温高,降水多,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的热岛和雨岛效应,产生原因是城市人为排放的余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强

5、烈,且生产、生活活动使城市尘埃增多,降水增多。其成因与治理措施如下所示:,答案:(1)热岛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过度集中使城市区域气温高于周围地区雨岛生产、生活活动使城市尘埃增多,尘埃作为水汽凝结核,加上城市的上升气流使城市上空多云、雨(2)建设卫星城开发城市新区(3)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更多老年人,家庭负担加重;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费用增加,加重社会经济负担关心照顾老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服务制度等,2(2011杭州高一检测)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从1920年到2000年,总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2)1980年以

6、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有哪些差异?(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相同原因是_。,解析:首先观察图中图例所占的比重,192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共10亿左右,2000年增长到45亿左右,总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192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共2亿左右,而2000年增长到近20亿,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也是发展中国家。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答案:(1)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2)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已大大变慢,甚至停滞,有的还出现城市中心区的人

7、口向郊区移动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一、对城市化的理解1城市化是个动态发展过程,对其理解可从表现、过程、动力和结果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成因、表现及联系,二、图表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三、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1城市以非农产业为主,城市的起源与农业无关该说法错误。城市出

8、现以前,人类农业生产才起步,耕作方式落后,属迁移式农业,当时聚落的形式,只能是半固定的原始棚舍。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能够从事非农业活动,这是城市产生的前提。,2所有的城市一旦形成,其规模都会不断扩大该说法错误。并非所有的城市都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尤其是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曾经使大多数古代城市文明沦于衰亡。人类曾经在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可是人类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毁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使自然条件不断恶化,同时也使古代文明在这些地区消失。,3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孤立的该

9、说法错误。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4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该观点错误。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和水平均已超过发达国家该观点错误。发展中国家目前已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发达国家少该说法错误。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低,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发达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约集中了全世界城市人口的66%。,7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化趋势不如发达国家突

10、出该说法错误。从特大城市数量看,发展中国家由1960年的52个增至2000年的279个,而发达国家由1960年的62个增至2000年的129个;从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看,发展中国家由1960年的28.4%增至2000年的44.2%,而发达国家由1960年的30.4%增至2000年的34.0%。以上两组数字都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化趋势更突出。,8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衰败的表现该说法错误。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接近形成一体化基础上的。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不断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居城市中心面对混浊空气

11、、噪音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和城镇居住或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9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是合理的该说法错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没有随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农业提供不出足够的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也吸收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所以造成许多社会问题。,10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而否定城市化的积极作用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分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至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过度膨胀等原因造成的。,一、选择题(2011泰安质检)在我国黑、吉、内

12、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回答13题。,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2从上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各省区中,只有湖北省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经济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D总体来看,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大,3有关各省区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

13、乡镇企业发展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C江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解析:第1题,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2题,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第3题,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基础上的,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推动下,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答案:1.A2.D3.B,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下题。,4图中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开发历史悠久B经济发展水平高C农业机械化水平

14、高 D社会福利优越解析:乙国(美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答案:B,二、综合题5山东省淄博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测量周村区城区和郊区以及附近农村的三个不同地区的气温,用来研究三个区域之间的气温差异并探讨造成该种差异的原因。下图是该兴趣小组测得的周村区城区及其郊区、附近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分布示意图。,(1)图中的四条曲线,能表示周村区城区及其郊区、附近农村三地气温分布的是_。在这种气温分布情况作用下,市区与郊区之间的近地面风向应该是_。(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写出主题词,限46字):_。,(3)此城市根据“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的主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一学生提出,可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