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33793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洮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洮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洮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洮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洮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洮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洮州文化的保护和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洮州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发展一、基本情况临潭,古称洮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千百年来一直是陇右“汉藏聚合、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联北往”的重要门户,曾为古“唐蕃古道”、四大茶马互市之一。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磨沟齐家文化遗址被评为2008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是全国最大的齐家文化遗址;西晋吐谷浑筑建的牛头城;洮州明代卫城墙垣,新城维埃旧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极具考古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众多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寺庙古建筑以不同的神韵风姿丰富着临潭的文化。尤其是明代洮州卫城墙垣,

2、是西北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垣;由于历史的演变和汉、回、藏等多民族的长期融合发展,塑造了独特的地方民族风情。明初江淮移民遗风犹存的汉族妇女头饰、服装,富有中原风格和江南情调。堪称世界之最的元宵节旧城万人拔河(俗称扯绳)。充分体现了临潭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凝聚力量、开拓进取的精神,是目前世界扯绳史上绳之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人数最多和象征民族大团结的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该活动于2001年被载入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2006年被列入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在积极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潭县于200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授予“全国拔河之乡”称号;新城端午节十八位龙神

3、赛会和遍及全县的民间庙会既展现了民族文化,又促进了商贸的繁荣,独具一格的民间工艺根雕、剪纸、刺秀、民族工艺品加工等。民间艺术的奇葩洮州“花儿”,是这方热土孕育的文化珍品,每年一度的六月六莲花山“花儿会”,更是“花儿”的盛典,歌的海洋。二、洮州文化的文化涵与文化构成临潭古称洮州,地处汉藏文化结合部,历史上为著名的“茶马互市”,自古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有汉族、回族、藏族、满族、土族等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养育着不同的民族,塑造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滋生出绚丽多彩的不同民族文化风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在屯兵戍边和人口迁徙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本地土著民族藏族、以及元代流入的回族

4、文化,在长期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下,面对相同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共同创造同一种文化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洮州文化。洮州文化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开放性文化,其特点有二:一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无论是反映洮州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还是反映各民族情感、思想、意志的抽想文化,都深深烙印着现实的印迹。二是质朴粗放、开放包容。长年生活在长天上的各民族具有宽广博大的胸怀,也有从未被扭曲异化的感受力与表现力,这样的自然气质必然在文化中有同等反映。三、洮州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现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发展目标,紧紧围

5、绕省、州文化工作会议,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加强了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力度,洮州文化也因此日益繁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呈现出欣欣向荣发展之势。(一)加大了非物质文化挖掘和保护工作力度。近年来,为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我县积极组织人员、集中力量,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深入乡镇基层,开展 洮州文化挖掘、宣传保护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积极申报洮州刺绣、洮砚雕刻技艺、洮州花儿、万人拔河(扯绳)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人拔河被载入吉尼斯纪录。我县因悠久的拔河历史,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拔河之乡

6、”称号。同时,洮州花儿同河州花儿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我县又公布了14小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县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6项(其中:世界级1项、省级4项、县级41项)。二是深入基层,走村串户,搜集和整理民间文化遗产有关资料,逐步建立健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建立了46项非遗资料库,整理搜集了音频、图片、视频资料,健全了档案。三是积极申报非遗传承人,并收集了大批洮州民族服饰、洮州刺绣作品,我县先后整理出版了花儿荟萃、洮州花儿散论、临潭史话、等有关洮州文化书籍,同时创办了洮州文学,桃源花树等民间学期刊,有利的促进了洮州文化的挖掘保护

7、和繁荣发展。四是加大了保护宣传力度,我县在积极搜集、整理,挖掘洮州文化的同时,加大了保护宣传力度,先后拍摄录制了长川打切刀,牛氏金属加工技艺,洮砚雕刻技艺,洮州刺绣等民间传统加工技艺,并在人民网、腾讯网视频栏目,电视台等媒介进行了播放宣传,同时制作了大量精美宣传画册和折页,并结合全国非遗日等宣传活动,扩大宣传,使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走进千家万户,发挥了积极的宣传作用。五是积极举办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洮州万人拔河活动已连续举办至621届,成功举办了三次拔河公开赛和洮州拔河节;先后成功举办了六届洮州民俗文化节和十三届洮州花儿大奖赛活动,地方节会更是不胜枚举,每年

8、全县大大小小的会场就达到300多场次,有力的促进了本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六是加强了文物管理机构建设,新建了冶力关洮州民俗博物馆和肋巴佛纪念馆;新建了文博综合办公业务楼,加强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县文化系统有干部职工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5人,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35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有古籍善本350多本,洮州民俗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列室和展厅,洮州民俗博物馆正积极申请成为国家免费开放博物馆。这些举措,为保护好我县本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促进了我县文博事业走向科学化、规化的道路。(二)加强了物质文化保护宣传工作。一是长期利用宣

9、传橱窗宣传文物法及相关文物知识,组织开展5.18世界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并在全县围通过发放宣传册,加强了物质文化的保护宣传工作,成了良形好的保护氛围。二是积极开展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积极申报洮州卫城、维埃旧址、家坟墓群、磨沟齐家文化遗址、牛头城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积极申报洮州卫城、磨沟遗址、西道堂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资料已报至国家文化部待批;申报红堡子、侯显墓、尕路田大房子等八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我县又公布了27处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截至目前,我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其中:省级5处、县级31处);成功申报新城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

10、名镇和省历史文化名镇。三是强化了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划定了保护围和监控地带、成立了文物保护机构,配备了专职保护人员和配齐了保护设备、落实了看护经费,形成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四是抢抓国家政策和发展机遇,积极向上级部门编报申请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经费,经我县积极编报的洮州卫城冶力关文化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已下达,明年初即可开工建设,项目的实施,必将大力改善洮州卫城的保护现状。(三)在洮州文化保护与挖掘工作上已取得的成绩。近年来,我县文物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全面开展。一是积极征集流散民间的珍贵文物,加强了对馆藏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二是

11、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54项新发现和132项复查工作,顺利完成了文物普查田野实地调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临潭花儿”同河州花儿、岷县花儿等一道被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是完成了第二批6大项14小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工作。五是四辈女等9人为临潭花儿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六是完成了第二批六大项14小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工作,并申报长川打切刀等4项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材料已送至省非遗中心审查。七是积极申报洮州卫城、西道堂、磨沟齐家文化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通过省文物局初审并上报至国家文物局待批。八是对城关镇寺禾村发现的宋金时期的古

12、墓葬和发掘的文物进行了抢救性保护,追回部分被盗文物7件、对原墓葬进行了封存。九是积极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磨沟齐家文化遗址进行了发掘,截止目前,共清理墓葬562处,其中,齐家文化墓葬542座,寺洼文化墓葬20座,出土文物4520多件,在“200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上,磨沟齐家文化遗址被评选为2008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十是成功申报新城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十一是完成了2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工作,并将申报侯家寺、红堡子、庙台子遗址、岐山王氏古名居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保护洮州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缺乏有关法律法规,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行政要求不够明确。

13、我县虽然出台了一些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规章条款,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等整体实施缺乏依据,法律规、法律责任、法律义务不清,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古今珍贵、散落民间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缺少针对性管理,同时,对文字、照片、音像等各类资料的管理缺乏科学性、规性和统一性。(二)洮州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临潭是国家级贫困县,对于民族文化抢救、保护与建设都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性的民族文化建设与保护存在着较严重的缺失,特别是对古老建筑、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的维护与修缮,缺少投入资金;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民族文化的抢救与整理存在着较严重

14、的缺失,对于流传于民间的传说、谚语、洮州花儿等的抢救、整理及传承的抢救措施与建设机制缺乏,任凭其自生自灭,使得流传数百年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有可能会失传。建设投入不足,是当前洮州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三)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的问题有待解决。对于濒危程度较高的品类,从传承人和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的保护措施还不到位。由于目前的传承处于自觉自愿状态,以及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特有的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等,致使参与者不多,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鲜有问津者,造成一些艺术形式得不到发展。(四)市场意识和规模化生产有待提高。近年来,临潭县积极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在将其产品投入市场方

15、面,做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就整个洮州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来说,缺少规模性和影响力,还没有进入大市场良性循环领域,仍然满足不了大批量需求的要求。五、今后在保护与挖掘洮州文化方面要做的工作(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传统文化保护的总体规划。加强传统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地位。根据濒危程度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级保护、合理开发。组织专门力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全局出发,对临潭洮州文化资源充分研究,深入挖掘,有效保护,增强洮州文化保护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二)进一步改革洮州文化管理体制,建立一套保护、

16、传承的有效机制。做到保护与管理相结合,在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上下工夫。逐步实现“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要加大对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努力形成科学规的管理体制和良好高效的运营机制。要加强分类、分级管理。对消费性的民间文化艺术,政府应遵照市场规律要求,依法管理,规运营,使其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三) 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洮州文化的优秀项目、技艺、和名作,挖掘培养传承人。如对确立了师徒传承关系的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对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通过资金扶持或交通扶持,使一些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