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社会福利思想第七章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社会福利思想第七章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福利思想,第七章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福利思想,第一节 全球化:现代的产物,19世纪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展。,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全球化在不同时期的体现,“漫长的19世纪”(The Long 19th Century) 17891914,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自由贸易、殖民地体系、成熟的现代商业机制),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
2、界性的了。(马克思),世界事务和国际法律的出现,,国际组织的出现,续,“加长的20世纪”(The Prolonged 20th Century)1870年代21世纪初,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战争,国际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世界范围的社会变革(工业化、城市化、社会革命、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殖民体系的瓦解、技术进步、核战争、环境问题),续,现代性为全球化奠定的基础:,A、标准化的生产方式,B、跨国企业及类似的社会组织,C、远程交通和通讯技术,D、文化交织与融合促成某些共同观念的形成。,全球化的社会后果,1、“社会”逐步超越地方的限制,全球社会成为可能。,2、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走向趋同的时代。,3
3、、国家间关系影响到国家内部的制度实践。,全球化对于福利国家的影响,1、金融全球化动摇凯恩斯主义的基础。,相对封闭的经济体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运作环境,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束使凯恩斯主义丧失其金融基础。,美国1974年、英国1979年先后取消资本控制,实行开放性的国际金融流动,续,凯恩斯主义所谋求的国家管理经济和就业的主张在全球化时代难以为继。,理由:金融的国际流动实际上使一国的经济调控不只是国内的事务,而成为国际性的。,全球经济的整合使强调市场调控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主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转向市场调节。,2、全球时代的福利国家政治运作,福利制度立基于一个国家的公民社会权益之上,福利经济思想的
4、生命在于从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层面共同维系和巩固民族和国家的社区利益,国家(公共权力),雇主(资本),雇员(劳动者),续,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国家边界的模糊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福利国家的基本运作结构。,资本的高度流动性使资本与国家之间的结合变得松散。,劳工组织的谈判能力下降危及福利的兑现。,单一国家主导的经济和社会体系在全球化过程中部分损失自治能力。,全球化对社会福利的双重作用,积极的影响,福利思想和制度的跨国传播增加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受惠人群。,国际经济政治联系的紧密有助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国际比较和对接,间接增进弱势人群的福利水平。,社会福利领域的国际竞争为保障人的权益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能促进
5、各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事业上的革新。,续,消极影响,全球化对自由市场经济有天然的亲和力,而对自由市场的鼓励重新激起社会公正的问题。,普通人生活状态在全球化的时代可能面临更多的不利因素,导致福利的损失。 (例如日益复杂的产业链条增加剥削的可能、跨国公司组织的威胁、国际关系的介入),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思潮,一、新保守主义,撒切尔政府的实践,力图通过在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两个领域坚决实行私营化来达到恢复市场規律的目的,1980年代,英国经济在市场化改革下恢复了国际竞争力。,失败的案例,密特朗时期的法国实行新凯恩斯主义导致资本外逃,再次说明能适应全球化的战略将成功,反之则失败。,保守主义的现代转变,1、源
6、于法国革命时期的保守主义(埃德蒙伯克)强调:,个人在国家面前是渺小的,只有成为社会成员,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摆脱野蛮状态;,抽象的、脱离法律、伦理和个人尊严的自由只能蜕化为少数人的特权,引起社会的动荡和混乱。,一国的政治制度是其社会的特定产物,是若干带人审慎选择的结果,习惯和传统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随意创造新的制度。,续,2、保守主义的基本特征,守旧拒新的心理。反对剧烈的社会变革,尤其是乌托邦理想,主张循序渐进的“节制政治”,主张社会机体论,强调国家对个人的重要性。要求个人承担起社会责任。,坚持贤人治国原则,由优秀的人物掌握国家的领导权。确保政治的连续和稳定。,续,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新保守主义转
7、向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正是资本主义的传统、在此与自由主义形成共识。,自由市场,个人权利,财产私有,社会秩序,国家作用,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二、社群主义,社群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立足于社群的人际互助和共同利益,腾尼斯的共同体理想,共同体与社会认为传统的共同体在现代条件下逐步被社会所取代,共同体的优点:强烈的认同感,注重感情和传统,续,社群主义是对于现代状态下人际关系淡漠和认同感缺失的思想回应。,丹尼尔贝尔的主张,强调社群结构存在的合理性(社群并不等于专制与压迫),社群共识是支持社会运作的感情基础。,绝对自由带来的社会失序需要用社群观念来矫正,续,社群主义的基本立场,1、社群才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
8、,2、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3、强调共同体(家庭、社区、国家)的价值,鼓励公民的政治参与。,4、在社群关系的平台上才能实现个人权利。,两种权利之辩,自由主义的偏好:消极的权利个人的基本人权,社群主义的偏好:积极的权利消极权利的扩展,强调个人的自决能力和独立性,防止国家侵害个人权利,强调自我的社会构成性,成员资格是个人权利实现的条件。,续,自由主义强调权利的主体只能是个人,离开个人权利就没有集体权利。,社群主义认为集体权利和个人权利平行,社群类似于一个有机体,社群如果没有自己的权利就不能满足成员的各种需要。,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社群具有道德义务,而道德标准来自社会形成的共同的善。,续,共同的善之
9、物化形式:,产品形式的公共利益,各种社会福利和公共物品,非产品形式的公共利益,某些管理规则、道德化行为,续,社群主义认识的国家的作用,国家不可能在社会事务中保持中立,必须在共同之善的立场上实现公共利益,,公民应该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共同推进社会走向合理和正义。,注意事项:离开西方发达国家情景的社群主义主张很可能走向反面。,如何实现公正的社会福利,分配正义原则:,自由交换自愿达成的交换,社会物品的给予应该与获得者的诸多社会属性相一致,尽管很难有衡定的标准,按需分配按照社会共同体形成的需要标准来分配社会财富。,续,社会正义原则:,团结性社群(依靠非物质纽带运作的群体),按需分配原则(优先满足处境最差
10、者的需求,以差别性分配避免平均主义。),工具性联合体(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群体),应得原则(根据业绩、成员之间的结构性依赖分配社会物品。),续,公民社群(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群),以平等原则进行分配(包括对结果不平等和过程不平等的修正),全球化时代导致原有社群边界的崩溃,而社群主义是对这种现象的回应,其主旨在于重建身份认同,以拱固人的社会属性。,社群主义实际上是以社群置换国家的概念,在此基点上与自由主义展开论战、,三、第三条道路,折中主义,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谁能使社会走向解放?),政府与市场之争(按照谁的逻辑来开展社会事务?),国家与社会之争(谁支配谁?),个体与群体之争
11、(谁的利益优先?),作为第三条道路背景的全球化,全球时代模糊了传统的国家边界,人们生活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认同需要重建。,碎片化的另外一个面向是:出现一种构建世界民族的可能,最终还会出现全球国家、全球秩序。,第三条道路的着眼点:哪里有社会,哪里就有法律寻找新的秩序结构。,吉登斯对诸多二元争论的阐释,对新个人主义的解读,新个人主义是制度化的个人主义。一样有道德关怀和价值取向。,新个人主义与全球化相关连,而不仅仅是市场化的结果。福利国家仍然在发挥其作用,仍然是人们的一种解放。,需求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之间的平衡是今天思想的任务。,续,左与右之争的新趋向,作为一种政治和经济理论的社会主义消亡之后,左右
12、的分界线已经模糊甚至会消释,更多转向讨论如何规治和管理资本主义。,出现很多与左右无关的问题,例如:文化认同、生态问题、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即生活政治的问题将取代解放政治的问题。,左右之间的对立已经不是那么尖锐,思想的斗争将有更多非意识形态的考虑,续,政治行为主体的变化地位、作用和态度,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各种不同利益的体现提供途径;提供一个对这些利益的竞争性要求进行协调的场所,创设和保护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使关于政策问题的论争能够不受限制地持续开展下去; 提供包括集体安全和福利的各种形式在内的多种多样的公共产品; 对市场进行规治,并在存在垄断威胁的情况下培育市场竞争;,续,通过对暴力手段的控制和
13、使用来培育社会安定; 开发人力资源 维持有效的法律制度; 通过教育制度进行社会教化,市场不能取代政府,其他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运动也不能,因为它们缺乏意识形态架构。正规政治组织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但是政府要重构自己才能应对新的形势。,关于福利国家,自上而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不民主的。其主要动机是保护和照顾,但是没有给个人自由留下足够的空间。,福利系统带来不好的循环,即福利依赖,人们会理性地利用福利制度带来的机会,甚至导致“道德公害”。,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国家应该为公民提供社会福利,但是面临两难处境,社会福利越多,发生道德公害的可能就越大。越来越多的人会申请救济而不是去主动寻找工作。,续,福利制度
14、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使福利制度改革面临困难。福利制度成为风险的交汇点。,所以社会福利的目标将是转向风险的管理,不仅是减少风险,还要利用风险创造收益,这种风险的承担对于更大范围的社会来说是有利的。,福利在本质上不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关乎到人的幸福。因此,福利制度必须在关注经济利益的同时关注心理利益的培育。,续,以福利社会替代福利国家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把福利供给的重组与积极发展公民社会结合起来,积极福利社会的特征,福利开支将不再是完全由政府来创造和分配,而是由政府与其他机构(包括企业)一起通过合作来提供,同时扩大个人责任,个人也积极投入到福利的创造中来。,社会福利从来不只是政府之事,公民投身于社会事务才能实现充分的社会福利。,制度模式,社会投资型国家,由政府和社会机构共同提供社会福利项目,废除固定养老金制度(老年不应当被看成是一个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责任的阶段),把失业救济转向人力资源投资的方向。不是要让人依赖无条件的福利,而是要鼓励储蓄。利用教育资源以及其他个人投资机会。,更多的工作时间,更高的工作效率,续,家庭式的工作环境以达成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吉登斯的目标:,更多的行为主体参与社会事务。,更多样化的风险分散渠道。,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用社区建设来代替传统的扶贫,用复合的社会支持网络代替传统社会福利的“安全网”。,更平等的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