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中考历史仿真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6142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中考历史仿真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中考历史仿真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中考历史仿真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中考历史仿真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东台市中考历史仿真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中考历史仿真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中考历史仿真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东台市2012年中考仿真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选出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表格内)1、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B尝试着培育野生稻、野生狗尾巴草,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稻和粟C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D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2、右图反映的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明朝时期 D清朝时期 3、小李同学想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为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那么他能用到的材料是 造纸术的传播 印刷术与文艺复兴 指南

2、针与新航路开辟 佛教传入中国 ABCD4、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的作者是A南朝的祖冲之 B北朝的郦道元 C东晋的王羲之 D东晋的顾恺之5、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隋唐时期,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战场立功杀敌 B积极垦荒耕作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7、 2012

3、年是郑和下西洋607周年,在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中国明朝皇帝朱棣数次下诏,让郑和率领由近三百艘船和三万水兵组成的船队远下西洋。郑和带领船队前后共进行了七次大探险,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下西洋的目的是 A. 为了掠夺财富 B. 为了提高航海技术 C. 为了收集奇珍异宝 D.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8、右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 A中英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9、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的“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

4、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B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0、“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11、“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挺进大别山12、“我们亲爱的战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员,去抗日救国。”

5、(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试问:“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13、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邮票,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开国大典中共诞生抗战胜利五四运动A B C D14、右图是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一幅图片。根 据图片内容判断,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课题是A一五计划的伟大成就 B“大跃进”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改革开放15、握手是一种礼节,甚至能改变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20 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领导人跨越太平洋,实现了历史

6、性的握手。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美国领导人是 A尼克松 B克林顿 C布什 D基辛格16、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因为该年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的开放局面17、2012年“”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距今的 时间,正确的是 A91年 B52年 C58年 D63年18、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一 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港澳的回归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A B

7、 C D19、伯里克利时代的公民巴斯塔和妻女居住在雅典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巴斯塔 A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津贴 B妻子参与国家议事期间,在家照顾女儿C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D与妻子一起参与国家议事时,把女儿托付他人20、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一个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将相互隔绝和孤立的欧、亚、非、美四大洲连成“One World”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启蒙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21、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的年代尺反映了哪国的历史? 1868年1937年1945年(无条件投降)1931年1894年A美国

8、B俄国 C. 英国 D. 日本2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23、2011年1月21日是列宁逝世87周年的纪念日,在此前夕,列宁的遗体是否移出红场引发了重大的争议,支持者认为列宁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所以不应该移出,那么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十月革命 D新经济政策24、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一个声音说话,金砖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9、这一现象表明A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C经济发展日趋全球化 D国际格局基本形成25、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下列美术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共25分,其中26题10分,27题7分,28题8分)26、(10分)2009年建国60周年庆典,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到国旗升起的地方,整个过程一共169步,寓意169年来中华民族的不平凡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溯屈辱岁月】 材料一: ;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追求民族独立】材料二

10、: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实现民族复兴】材料三: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复兴之路解说词(1)请将材料一中的内容补充完整。(1分)材料一中的条约,被清朝一些官员称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2分)(2)与材料二中提到

11、的“第一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2分)(3)根据材料三,简述1953-1956年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重要史实。(至少三点,3分)(4)回首169年中华民族的不平凡历程,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分)27、(7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材料二 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法令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

12、件?同一时期的美国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什么(提示:该方案触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3分)(2)依据材料二法律文件的内容判断颁布此文件的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1分)(3)材料三图中从A到B的曲线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有关?(举一例即可)从F到G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1分)28、(8分)世界博览会是综合反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它以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国家争相举办世博会。1893年美国纽约争得了世博会主办权。 贝尔发明的电话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