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复习卷 北师大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5698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复习卷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市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复习卷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市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复习卷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市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复习卷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常州市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复习卷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复习卷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二学期复习卷 北师大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历史九下复习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相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从“l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2右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A俄国农奴制废除B斯大林模式推动C新经济政策实施 D战

2、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3.斯大林说:“一战后的战胜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来。下列关于这一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建立了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新秩序C巴黎和会上中国等弱国处于无权地位 D以法德坚实联盟为基础4“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取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控5右图“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显示,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引发这一结果的

3、事件是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D美苏争霸6.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和主要因素是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美苏争霸 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宗教纷争7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是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说:“那时,俄国军队是我们抗击同一不共戴天敌人的盟军帮助我们赢得了胜利”,苏联与英国缔结反法西斯同盟,最终打败了法西斯。这说明英国牺牲他国利益保全自己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胜利的基础 只有战争期间苏英才能和平相处 不同社会制

4、度的国家可以结成联盟A B CD9下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关于战役的卡片信息1: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信息2:苏德战场信息3:苏军胜利信息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A珍珠港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役 D柏林战役10运用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项目名称参战国(个)卷入人口(亿)参战人员(亿)伤亡人员(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150.70.31805第二次世界大战60多20201.740000A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两次世界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

5、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11.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这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下列关于杜鲁门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 B美国谋求世界霸权C美苏在希腊和土耳其发生战争 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2某同学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参考文章是“冷战”的缘起北约与华约的对抗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据此判断研究报告的主题应该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 中东局势的动荡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世界格局的演变 D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13下列四幅图片,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是 A B

6、 C D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下列人物中,对两极格局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的是A. 华盛顿 B.杜鲁门 C.罗斯福 D林肯15北约轰炸利比亚的行动正在进行,其理由是所谓的“保护利比亚平民”。事实上当年北约成立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建立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对抗苏联 对抗华约 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16根据图片信息,下列各项最符合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特征的是A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B经济持续、高速增长C经济持续、缓慢增长 D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17.右图中,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马

7、歇尔计划的推行B朝鲜战争的刺激C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D形成经济共同体18.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说明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A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B对外战争获胜,综合国力增强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重视科技教育,成为经济大国19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A欧洲联盟的建立 B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C世贸组织的成立 D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0.右图漫画“中东乱局”中哪一问题属于中东问题焦点A伊拉克 B以

8、巴 C伊朗 D黎巴嫩21.2000年3月28日人民日报指出:“在过去3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这表明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A加剧了全球贫富分化 B推动了全球商品贸易C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D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22近年来,肯德基、麦当劳等一些世界跨国企业陆续登陆莱芜,莱芜的“三辣”等农产品也纷纷走出国门。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这种现象说明A莱芜已经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B莱芜逐渐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C莱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阵地 D莱芜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23.胡锦涛说:“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

9、手合作、共同努力”“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A.政治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 区域集团化24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A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25.2010年中国的国防指出,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形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这段材料反映了A多极化趋势 B华盛顿体系 C两极格局 D凡尔赛体系二、非选择题

10、:26.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曾在经济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就。但建国七十余年后,在没有内战和外敌入侵的情况下自行解体,令世人震惊与沉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1921l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年份192119231925粮食产量(亿普特)23.1334.5544.24材料二: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三: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

11、乔夫把苏联改垮了。”(1)导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具有什么显著特点?(4分)(2)材料二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哪一突出问题?(2分)(3)请你列出“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历史依据。(2分)(4)从苏联的发展和解体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分)27.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像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事实上,丘吉尔在1943年德黑兰

12、会议期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做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材料二: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一些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2007年欧盟拥有27个成员国。请回答:(1)完成下表: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及其后果(8分)两大敌对集团分裂后果战争性质第一次分裂三国同盟和 世界性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分裂轴心国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 据材料一,推动“日不落帝国”在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地位的主要动力是什么?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言语,意味着战后国际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4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的区域影响和国际影响。(2分)28.20世纪以来,大国历史发展呈现出道路选择、严重对峙与相互合作等多种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道路选择(依据下列表述,写出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描述一: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事件一:_(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