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5644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历史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2 掌握“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和影响3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重点:“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和影响难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探究一:说出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及其特征学生活动: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而后归纳概括2奴隶社会: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的特征:一切土地属于 。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 ,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和 在贵族封地上集体耕种,遭

2、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那时的耕地阡陌纵横,形同“ ”字。探究二:井田制始于夏商时期,盛行于西周,为何于春秋时期退出历史舞台?学生活动: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归纳概括,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理解A由于 ,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 。井田制度下,仅有公田,无私田,私田勿需纳税B频繁的兼并战争导致 进一步发展。井田制度下,土地不得买卖与转让C频繁的兼并战争导致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被抛荒。井田制下,平民和奴隶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体耕种井田制的逐步瓦解动摇了各诸侯国原有的税收制度,各诸侯国为增加财政收入,纷纷进行税制改革,逐步确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3 封建社会: 探究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过程?学生

3、活动: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概括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过程春秋时期,鲁国首先规定:不论 、 ,都要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秦国的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探究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存在何问题?面对此问题,封建政府又是如何解决的?学生活动:学生阅读第4、5自然段,找出封建土地所有制存在的问题和政府的解决措施。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由于土地可以买卖和转让, 现象贯穿封建社会始终,成为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二重农抑商 探究一:封建统治者为何奉行

4、重农抑商政策?学生活动:学生阅读P17第二自然段,并结合前面所学分析封建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1原因:商业的发展与农业争夺 、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地主经济。探究二:“重农抑商”政策是否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如果是,试举例说明。2实施概况(1)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 在秦国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厚本抑末” 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材料一:秦国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2)西汉武帝时,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

5、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3)明清时期,依然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影响到 探究三:“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社会始终,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学生活动:学生结合相关史实,讨论评价3评价(1)积极作用: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了保护 和 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确保了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了 。 (2)消极影响: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阻碍了 ,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三“海禁”与“闭关锁国”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

6、通发达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远超过以往各代。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全一册)材料二: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一:明清时期为什么要改变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政策呢?学生活动:学生阅读P18倒数

7、第二自然段,归纳、概括1 背景:明初,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实行“海禁”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实行 政策。探究二:明清两代均出于政治目的,即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这是明清两代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学生活动:思考古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和其特征。根本原因: 探究三:结合前面所学,分析“海禁”和“闭关锁国”的含义?2 含义: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不仅限制对外贸易,还限制中外文化技术的交流探究四:深入分析“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学生活动:结合已有知识,并阅读P18最后一个自然段,综合归纳3 评价: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巩固了腐朽的封建统治消极影响:清朝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防碍了 的开拓,抑制了 ,阻碍了 ;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失去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机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